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民间“奇葩”锣鼓曲

2014/7/30 16:01:03 点击数: 【字体:

  民间“奇葩”锣鼓曲
 
图为兴高采烈的农民在元宵佳节表演自编自唱的锣鼓曲的情景。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民间流传至今的锣鼓曲已有大约三百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流传于民间的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化遗产锣鼓曲,由于受到当今电视、歌曲、舞蹈等的冲击,部分曲牌失传或近于流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亟待挖掘和抢救。  
 
    锣鼓曲是由短小的四句一段的分节歌和能加垛、加白说唱的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组成的叙事体结构,常用曲牌是由《四六句带垛》一气呵成的。在民间流行的锣鼓曲不仅曲牌繁多、唱腔优美,而且曲词内容十分广泛,它易唱、易懂、易记,生活气息浓厚,无论是哪家婚丧嫁娶、起梁盖屋、老人祝寿、小孩过生还是群众集会、庆典活动等,都要进行演唱。特别是每年的元宵佳节,锣鼓曲与彩船、高跷、竹马、狮子、五女乐等民间舞蹈相配相伴,不用扯棚搭台,不受场地限制,平时只要有锣、鼓、镲三大件即可演出。这种锣鼓曲,主要流行于内乡、淅川、西峡一带。1963年淅川县文化系统对全县民间文化艺术普查时,就收集大小曲牌80余个,而且每个曲牌都十分动听,诸如湖南的花鼓、陕西的秦腔、陕北的秧歌、河北的梆子、湖北的民歌等唱调的优点,在不同程度上极大地影响着在农村广为流传的锣鼓曲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可惜的是,会唱锣鼓曲的老人大都一一逝世,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学,有些好听优美的锣鼓曲已慢慢消逝在人们的记忆里。但值得庆贺的是,淅川县原文化馆工作者张自亮在晚年退休后,不顾80多岁体弱多病的身体,拄着拐杖,在民间四处收集各种资料250万字、曲调200余首,并自费于2005年编辑出版了《淅川锣鼓曲》一书,终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保存下来。
 
    特别是近年来,淅川锣鼓曲传统曲目《大拜年》、《石榴烧火》、《蜜蜂采花》、《卖翠花》等在央视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之后,便蜚声海内外,就像东北“二人转”一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华夏经纬网(2013-02-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