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豫剧六大花旦之菊花——崔兰田

2014/7/23 10:13:16 点击数: 【字体:

    豫剧六大花旦之菊花——崔兰田
 
    菊花——崔兰田
    
    (1926 -2003)
    
    豫剧表演艺术家,山东曹县人。 她5岁随父母逃荒到河南郑州,11岁人豫西名须生周海水的大乙班并拜其为师学须生,先后演出了《申包胥挂帅》、《斩白士其》、《胡迪罗阎》、《刘全进瓜》等。后又师承豫西名旦贾琐、张庆官为师改演旦角。
    
    16岁出科,加入洛阳豫声剧社,主演了《凌云志》、《克敌荣归》、《霄壤恨》、《桃花庵》、《秦雪梅》等剧,在豫西一带极受赞誉。崔兰田自组班社后以一出《秦香莲》名振西安。在此期间,崔兰田通过与常香玉、陈素同台演戏,从多方面学习了两位名家的长处,还广泛吸取了京剧、秦腔、评剧、曲剧等剧种演唱方法和表演技巧,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使她的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崔兰田的演唱以豫西调为主,兼用豫东调,是豫西流派的代表演员之一,在“豫剧十八兰”当中,其成就和影响为最大。她擅长塑造古代妇女中的悲剧人物形象。久演不辍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誉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
    
    崔派唱腔深沉浑厚,含蓄蕴藉,韵味悠长。尤其是特有的鼻腔音和高低腔对比的演唱方法,幽咽低回,生动鲜明,富有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她的表演,庄重大气,做而不过,含而不露,以静显动,朴实无华。崔兰田所扮演的悲剧人物,其唱其表,无不渗透着她对妇女命运的观察和体悟、理解和同情,给人一种凝重的历史苍桑感。
    
    苦海艺舟
    
    1938年春末夏初,崔兰田同40多个少男少女一起,考入了豫西调名须生周海水先生的太乙班,迈出了从艺生涯的第一步。周海水被誉为“豫剧须生泰斗”,他一面演戏,一面致力于组织科班,广招学员以求人才。崔兰田投考的太乙班,是他主办的最后一个科班,适逢乱世,这个班最为艰难,但也是最出人才的。同崔兰田一块考入太乙班,有一个穿着蓝色粗布大襟衣裳,一对水汪汪的丹凤眼像是会说话的少女,她就是曾与崔兰田一齐享誉豫剧舞台,后来在台湾空军大鹏豫剧团任团长兼导演的毛兰花。为了维持剧社和戏班的开销,周海水忙于演出,他治学极严,学员们凌晨即起,练功吊嗓,稍有不周,便遭斥责。兰田是学员中最苦的,每日练的精疲力尽,但发到手里的高梁面或黄面馍,虽难填充肌肠,但还要省下一个半个揣在怀里,一溜小跑往家赶,沿途再讨乞一些饭食,好做母亲及弟妹的救命粮。
    
    由于崔兰田勤学发奋,加上她扮相好,噪声洪亮,又敢放胆唱,进入科班月余后,周海水在郑州“长发剧院”演出时,就让兰田在大戏前的垫戏中演角。周海水亲自为她排戏,排的第一出折子戏,就是《杀庙》中韩琦的戏。当时,周海水的嗓子已经坏了,有的戏只好改用“偷油”的嗓音唱,听来也十分有味,有一次,兰田就学着在台上唱了“申包胥在城楼我泪交流,我的吴大哥……”下台后,周海水大怒:戏不能这样学,他是没嗓子才这样唱,你这样唱就是不卖力气。这件事对兰田的艺术生涯影响是很大的,原来同一出戏,却能由于自身的条件,形成不同的唱腔风格,而紧要的前提,就是要吐字清楚,唱出韵味,吐字不清则犹如钝刀子杀人。兰田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了她对艺术的苦苦追求。
    
    兰馨中原
    
    崔兰田同志是豫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她所开创的“崔派艺术”是中国豫剧六大旦角艺术流派之一。她和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闫立品、桑振君同志一样,同样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她的嫡传弟子、豫剧名家张宝英得其真传,两次赴台,走红祖国宝岛台湾。还将老师指导拍摄的电影豫剧艺术片《包青天》唱响祖国明珠香港。崔兰田同志1926年9月生于山东省曹县城关,四、五岁时随父母逃荒辗转流落到河南郑州。
 
    由于她自幼酷爱戏曲艺术,1937年4月考入豫西名须生周海水的科班,专攻须生。3个月后崔即能登台演出。1942年4月崔应邀加入洛阳楚公民班。当时青衣演员张庆官因年过花甲改演老旦,正在青黄不接后续无人之际便由崔兰田担起这一重担,崔克服原扮须生改为青衣的困难,刚刚16岁的黄毛丫头就成了班子里的挑梁主演。往往形成满台造诣很深的老艺人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主演唱配角的局面。在此期间,她接触了陈素真、常香玉、王秀兰等名演员。经过不断学习提高,她成为洛阳广大观众公认的“三绝”之一。即:姚素芳的嘴(嘴快,利索),田岫玲的腿(身段好,跑得扭得好看),崔兰田的唱(吐字清,嗓音亮,唱腔甜美)。1944年冬崔兰田离开洛阳到西安高成玉戏班领衔主演。1949年西安解放,崔兰田自组“兰光剧社”,建立了自己的班子。从1944年到1949年期间,崔兰田在西安的艺坛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是她解放前艺术生涯中最旺盛的时期,不但她本人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那时剧团的底包十分坚实齐全,是她的配角演员最全最硬的几年,因此也是“崔派”艺术在解放前的鼎盛时代。1951年崔兰田同志回到河南安阳继续从事她的艺术活动,后被任为安阳市人民豫剧团团长。1956年和1959年崔兰田曾两度参加河南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和优秀演员奖。1979年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主演田汉改编的《对花枪》获荣誉奖。同年在香港金马影业公司和河南影业公司合拍的豫剧艺术片《包青天》中担任艺术顾问。1989年参加河南省豫剧流派会演,演出整理改编后的《桃花庵》获极高评价。崔兰田同志所创崔派艺术,艺术功底颇为深厚,艺术造诣亦达较高境界。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华网河南频道(2014-05-30)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周海水三进开封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