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当年的二簧戏又唱起来

2013/8/7 9:41:49 点击数: 【字体:

    “我母亲80多岁了,腿脚还不好,但最爱看村里的二簧戏。听说多年不演的二簧戏今天又要演出了,老人家非要来看,我就把她背来了,也算是尽一点孝心。”庞庄村村民李根廷说。

  2月11日上午,在郏县茨芭镇庞庄村斌英学校的礼堂里,许多村民挤在舞台下等着看戏。一幅写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庞庄二簧戏展演”的巨大幕布挂在舞台的中央,穿红着绿的演员们在幕后画妆。正式开演前,舞台一侧的鼓乐手敲打着锣鼓,琴师调试着手中的弦子,孩子们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大人们热情地聊着有关唱戏的闲话,整个礼堂热闹喧天。

  上午10:30,传统戏剧《辕门斩子》正式开演。台上的演员们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台下的村民看得津津有味,礼堂里不时爆发出笑声。郏县电视台还对整个戏剧的展演进行了全程录制。

  庞庄二簧戏在2011年12月被省政府列入《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这次展演既是对该剧种进入名录的庆贺,同时也是对该村剧团演出能力的一次检验。为了搞好这次展演,村剧团的演员们连续排演了20多天。当天共演出了三场戏,下午演出的是传统戏《四郎探母》和《采桑》。

  据了解,庞庄二簧戏是汉剧的一种,于清朝末年流传至当地,民国年间逐渐发展起来。上世纪30年代,庞庄村的两个绅士捐资购买道具,并聘请著名艺人“大头黑”作为剧团教师授戏,至今已传承了五代。二簧戏在传承中多次进行较大的改革和创新,加入了本地的方言及其他内容,使其唱腔、念白、动作等更具鲜明的当地特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庞庄二簧戏剧团能够演出《讨荆州》、《黄鹤楼》、《过巴州》、《破洛阳》、《四郎探母》、《打焦赞》、《辕门斩子》等大型古装折子戏近50部,演职人员一度达到40余人,并多次在全县、全市文艺汇演中获奖,剧团逐渐成为以庞庄村为中心的郏县、汝州、禹州、宝丰诸县、市农村中影响最大的二簧戏剧团。

  “庞庄二簧戏历史悠久、世代传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演出活动,可以促进广大群众对传统历史的认同,这对于弘扬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前来观看二簧戏展演的县文化局副局长邢文辉说。

  “今年春节期间村里一直都在整理二簧戏的有关资料。村里的老演员对这个戏剧的传承都很关心,一直在排练。二簧戏是稀有剧种,决不能让这个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我们手里失传。下一步,我们还要在上级的支持和帮助下,做好保护和传承,让二簧戏走出郏县,走向全省乃至全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价值。”庞庄村支部书记李遂听说。李世旭【原标题:当年的二簧戏又唱起来】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12年02月16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庞庄二簧戏今昔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土特产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