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偶
袁有恩老人为村里的老人和孩子表演扁担偶戏
表演扁担偶戏时含在口中的哨子
扁担偶传承人袁有恩在表演扁担偶戏《刘金定下南唐》
一个人一台戏,一个人一个剧种,一个人一门艺术。一根小扁担,人生大舞台。日前,笔者走进内黄县八里庄扁担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袁有恩老先生的家中,再次领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黄扁担偶的艺术魅力。
袁有恩是内黄县唯一能够演出扁担偶的老艺人。当我们跟袁有恩老人说明来意后,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虽然他腿脚有些不方便,但还是坚持要给我们表演几曲扁担偶,一听说要表演扁担偶,老人、孩子都来看热闹了,不一会儿院子里坐满了人。只见老人的手藏于布筒内,双手端着木偶,手指指挥动作,双脚指挥锣鼓,嘴里伴唱。
扁担偶也称扁担戏。为了区别人物的唱腔,除了用嗓子变音外,嘴里还要含上一个哨子,既伴唱、又伴奏。扁担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剧情紧凑、技法严密,敲锣击鼓、说唱吹全由一人担当,能在短则三五分钟、长则半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使现场观众看得目瞪口呆、津津有味、流连忘返。
内黄扁担偶,是古代木偶戏的一种,宋元时期称傀儡戏。据《旧唐书·音乐志》载:“魁磊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发展到唐代,木偶戏开始表演历史故事。宋代是木偶戏的全盛时期,当时民间的演出,木偶戏占很重要的一项,而以木偶戏技艺谋生的艺人有很多。他们日常演出,每逢节日,组成庞大的傀儡舞队,在大街上表演,非常受欢迎。
据《文献通考》记载,木偶戏除在宫廷宴会上进行表演外,还在民间用来祭神。观众的欢迎和频繁的演出,促进了木偶戏种类的发展。元代木偶戏仍然盛行,而且演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代以后,木偶戏失去了它在城市中固定的落脚之地,退位为城乡市集上走街串巷、聚众围观的杂耍表演。又因戏曲艺术的极大繁荣,木偶戏退缩为食戏曲余唾的小道杂艺。生存条件的恶化,使木偶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逐步由城市向乡村发展。民间在操办丧葬的时候,仍然习惯用木偶戏来冲丧。明代以后基本以服务红白喜事祭奠演出为主。到了清代,河北吴桥扁担偶异军突起,演出极盛。18世纪末,内黄蒋新张村蒋某因生活所迫,逃荒到河北吴桥,为了生计,他开始学习表演扁担偶。学成后,他回到内黄老家,将表演扁担偶的技艺传授给亲朋好友。后来,在内黄八里庄村发展到6班(6台戏)。1949年初,以内黄八里庄袁有忠、袁有恩为代表的6班扁担偶戏同时外出演出,足迹遍布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交界的方圆千里之地。
内黄扁担戏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第四代传人、现年81岁的袁有恩老人自幼随堂哥学习五指木偶戏。20岁开始表演,至今已有60余年。多年来,袁有恩在传承前辈演技的基础上,大胆融入自己的创作,创作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曲目。如今,用扁担一头挑着木箱(舞台),一头挑着道具,走村串巷靠表演扁担戏为生的老艺人已难寻觅。目前袁有恩老人是八里庄村唯一健在的扁担戏艺人。
“在表演时演员嗓子眼里有个哨子,弄不好就咽了,哨子时常不离腮。”袁有恩老人边说边比画着。表演扁担戏,无论是配乐还是口技,全靠表演者一个人。扁担戏集戏曲、坠子书、鼓词、口技、民间工艺泥塑、彩绘于一体,一人口噙哨子说唱,五个手指控制各种人物的动作,脚踏锣鼓,手脚并用,一个人便是一台戏。道具一箱便可装满,小小的舞台可以拆合,一根扁担挑着全部家当,所以人们叫它扁担戏。
扁担戏题材较广,曲调多以戏曲、说唱艺术为主,唱腔、念白随着人物角色变化而变,表演者要有多变的声腔和协调的动作等高超的技艺。扁担戏的剧目多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及戏曲,这些故事都是以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积极向上、乐于助人为内容。他们表演的节目主要有:《刘金定下南唐》、《五鬼捉刘氏》、《猪八戒背媳妇》、《哭头》、《打老虎》、《小秃卖豆腐》、《铡美案》、《刘文彩》、《刘庸私访》、《下高平》、《小秃闹房》等20多个。这些内容融入扁担戏轻便、灵活的表演形式之中,使百姓喜闻乐见,深受教育。
2009 年5月,内黄袁有恩的扁担偶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谈到民间艺术的传承,袁有恩老先生表示,一定会传承保护好这一民间文化艺术,不让它在自己手中失传。同时,他希望民间艺术爱好者能共同担负起传承保护的责任,也希望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共同传承保护这一濒危的民间文化艺术。【原标题:内黄扁担偶——扁担上的布筒木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