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鼓声铿锵,钢板清脆,伴着悠扬的坠胡,民间艺人牛会玲绘声绘色地唱说着长篇河洛大鼓书《金钱记》;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明嘉靖年间书生薛银灯和奸臣严嵩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他们的心底荡起层层的波浪……
河洛大鼓老艺人陆四辈向我们讲述了河洛大鼓的百年传奇。
大鼓书儿出河洛
河洛大鼓就是洛阳俗称的“说书”,必不可少的乐器有书鼓、鼓槌、钢板、坠胡,此外还有折扇、手帕、醒木等道具。表演时,说书者站在鼓前,一手执钢板叮叮咣咣,一手执鼓槌咚咚通通,嘴里说唱着或长或短的历史或现代故事,伴奏的坐在旁边拉着坠胡,随着说唱者口中故事情节的变换,旋律时而欢快,时而低徊。说到精彩处,真真做到催人泪下、荡人魂魄。
河洛大鼓形成于1905年前后的偃师,刚开始时,它叫“鼓碰弦”、“钢板书”、“大鼓书”等,直到上世纪50年代,它才由高人定下现在的名字。百余年时间里,前后至少有7代艺人为河洛大鼓的发展和繁荣呕心沥血。
薪火相传佳话多
前3代艺人中,除了开山祖师段炎、胡南方、吕禄、李富路等,佼佼者中还有张天倍和程文和。
张天倍是河洛大鼓第二代艺人中的翘楚,偃师李村人,生于1894年,卒于1970年。《偃师曲艺志》称其“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对河洛大鼓的表演作了很大的改进”,“饮誉豫西,声震伊洛”。他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数“认刘墉做干儿”和“伊川说书遭绑票”最为精彩。
《刘墉下南京》是张天倍的看家书目,常说不衰。久而久之,他就戏称剧中主角是自己的干儿子,为啥呢?啥时候他缺钱花了,一说这个书目,钱就来了。
“被绑票”是发生在伊川白沙的事儿。张天倍在当地说书献艺,冷不防就被一伙人绑架到了登封,到了登封,绑他的人却对他恭敬有加。原来,当地的老百姓想听他说书,但就是请不到他人来,没办法,有人出了这个虽然很馊但很管用的主意,将他“请”到了登封。张天倍了解情况后感动不已,便留下来说书多天。
程文和是张天倍的高足,他和以他为代表的第三代鼓书艺人主要活动在1950年至1965年,这一时期是河洛大鼓的发展和繁荣期。
程文和,偃师府店人,在鼓书界有“压塌洛阳”之称,传说只要他到洛阳城演出,其他说书的便没了生意。民间更有“程文和鼓响三声,十里内无说书” 之说。1959年,程文和进京献艺,在怀仁堂表演拿手好书《赵云截江》,获得赞赏,周恩来、董必武接见并与其合影。
再往后传,第四代人鼓书艺人中有段介平、陆四辈等出类拔萃,第五代、第六代中有彭爱香、牛小枝、李明治等声名远扬,在河洛大地的乡村城市,在每一个或大或小的鼓书场子上,仍然能时不时地见到他们当中一些人的身影。
书说人生百味
河洛大鼓有传统书目和新书目之分,其中流传最广、老百姓最喜欢、艺人们说得最多的是传统书目,如剑侠、演义、神话类的《包公案》、《刘公案》、《小八义》,歌颂贤、孝、贞节,鞭挞丑恶的《鞭打芦花》、《三女婿拜寿》,反映大众生活的《偷石榴》、《小黑驴》等。
在接受我们采访时,陆四辈老人即兴说了一个“书帽儿”(说正书的前奏)——《菜园起反》。说的是北国莲菜造反,白萝卜大王点将,银条总兵领兵平叛的事儿,且不说故事情节出人意料,但看书中对各种青菜的描写,真可谓独到贴切,让人称奇——
正月里菠菜遍地青,二月里发出羊角葱,三月里蒜苗往上长,四月里莴苣一扑棱,五月里黄瓜大街卖,六月里瓠子弯成弓,七月里茄子一包籽,八月里豆角拧成绳,九月里秦椒红满树,十月里萝卜上秤称,十一月蔓菁甜似蜜,腊月里韭黄用粪瓮。(记者 陈旭照 通讯员 李向阳)【原标题:老艺人陆四辈谈河洛大鼓的百年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