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巧手,民间有绝技。以泥土为原料,以历史人物为原型,捏成一个个形神兼备、活灵活现的泥人,向人们述说着一段段历史故事……可谁又曾想到,这些作品竟出自一位民间艺人之手。
近日,记者来到南阳府衙博物馆,见到了满头白发的民间艺人于振兴。走进于振兴的房间,桌子上、地上全是大小不一形态逼真的泥人,这是为府衙博物馆师爷展创作的泥塑作品,真实表现了古代府衙师爷生活百态。
脚下黄土儿时玩具
于振兴1946年8月出生于内乡县王店镇的一个小村庄,像许多农家孩子一样,童年的他没有玩具只好玩泥巴。一块泥巴,三下两下他就能捏出一个小人物,小伙伴们都觉得他捏得像、捏得好,每次捏的小人物都会被伙伴抢走。那时,他已经是小伙伴中的名人了。
14岁时,于振兴的父母和兄长一年之内相继去世,于振兴成了孤儿。高小毕业后回家务农,面对家中三间破房,凭着学校学到的绘画知识和村里几位老人言传身教的薄技,他白天下地干活,夜晚在简陋的房间内研习书画、剪纸、泥塑、木刻等手艺。
农闲时,他就带上纸、笔和干粮,到附近的庙宇祠堂观察临摹残留的壁画、建筑彩绘和塑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邻村的一位叶先生,叶先生喜欢收藏字画,其收藏的郑板桥的竹子、芥子园画谱、杨柳青的年画让他大开眼界,为他日后的创作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习创新自成一派
艺术源自生活,因此,要想做出逼真的作品,就必须善于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每逢村里演戏或放电影,于振兴都会坐在最前排,一场戏下来,戏的情节他记不清,脑海里却留下了人物形象及服饰印象。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他还多次到洛阳龙门石窟、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敦煌莫高窟等景区景点考察学习,他带着照相机、笔记本,记录下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并购买《石膏像素描》、《中国古代人物造型图典》、《雕塑技法》等书籍资料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学习,于振兴把掌握的知识在彩绘和雕塑工作中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人们亲切地送他一个称呼为“巧手于”、“泥人于”。
花甲老人县衙扬名
1984年,内乡县决定修复清代县衙,经过众人推选,于振兴被聘请修复县衙。深感此次任务的艰巨,他带上自己的家当,在县衙内安了家。
雕塑是县衙博物馆布展的一项主要内容。为了塑好每一个雕像,于振兴细心揣摩、慎之又慎。查史料,了解人物性格,在脑海中打腹稿,然后动手制作。很快知县章炳焘的塑像完工了,塑像庄严肃穆,目光炯炯有神。他塑造的胥吏衙役雕像,人物表情各异,神态逼真,让游客和专家赞叹不已。
2009年10月,南阳府衙博物馆进行修复时,府衙工作人员经过多方考察,最终找到于振兴,请他修复府衙对面照壁上的砖雕画。经过三个多月的精雕细琢,照壁上的砖雕张牙舞爪、栩栩如生,让很多游客观后惊叹不已。
名声越叫越响,很多客户慕名找上门请他做雕塑。但泥塑是手工活儿,一天做的数量有限,为了保证质量,于振兴这些年推掉了不少生意。
免费收徒心系传承
于振兴的泥塑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所塑人物饱满质朴,线条浑圆富有弹性,构图形式简练、粗放,制作手法娴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于振兴告诉记者,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幸好,小儿子喜欢泥塑,继承了他的技艺,当成主业在做。
现在小青年都愿意外出打工,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又苦又累的泥塑。对前来学泥塑的人,他从不拒绝,也不收费。“不必收费,人家把咱的手艺继承下去、宣传出去,应该谢谢他们。”
于振兴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让更多人了解泥塑,有机会能把他的泥塑作品带到国外去参展,让世界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让泥塑这个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早日发扬光大。作者:常明沛【原标题:六旬老人“泥人于” 指间艺术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