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师张克钊:独玉如妻 把思想和石头吻合起来
2013/7/10 10:29:1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张克钊认为,中国的玉文化和玉雕艺术之所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它有历史传承,有时代创新。传承是玉文化和玉雕艺术的内在机制,创新才是玉文化和玉雕艺术的根本特征。张克钊躬身实践这一真理,他的作品装着满满的泥土馨香,带着乡村小路的一路风情,携着一股朴实隽永的情愫,为我们打开了一幅中国风情的画卷。
张克钊,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国玉石雕刻青年艺术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中国南阳首届‘独玉杯’十大玉雕创作新秀”。擅长人物的设计制作,作品突出主题,以形传神,以神融形,其工艺特点是:隽永豪迈,爽朗而有气势,对人物的面部刻画尤为传神,代表作有独山玉《妙算》、《茶馆》、《恩爱百年》、《心路》《梦鼓》等,其中《妙算》获全国“天工奖”玉雕精品展银奖。
南阳独山玉雕,素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和艺术风格,自古至今玉雕大师灿若繁星,张克钊就是南阳玉雕大师群星中较为璀璨的一颗。他擅长独山玉人物雕刻,注重以形传神,以神融形,手法写实,简练流畅;他的作品溢着泥土的芬芳气息,让人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景,更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在中国·南阳第九届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开幕之后,记者慕名前往镇平县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张克钊做玉雕16年了。刚开始做的是翡翠,1997年开始做独山玉。虽然做翡翠比做独山玉要好得多,但他总觉得自己就像是个赚钱的机器,找不到创作的灵感,没有一种归属感。就在这个时候,镇平县玉神公司总经理刘晓强邀请他开发创作独山玉,于是他毅然走上独山玉的创作道路。
独山玉色调多样,然而,张克钊常选用的却是独山玉黑白色的材料。他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也许看得最多的就是黑乎乎白茫茫的一片。所以,在创作上对黑白两色的独山玉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它不仅适合表现乡村生活的情景,也适合表现自己生活成长的经历。每当他凝神注目于一块黑白料子时,自己小时候最熟悉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农村生活,仿佛就在眼前。田间地头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婚嫁时的唢呐声声……这不都是自己的模特吗?这种特立独行的创作特点,在艺术道路上让他更加游刃有余。
在创作中,张克钊把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讴歌,以及自己的喜怒哀乐统统融入手中的雕刻刀。不论是农家小院,桑麻旧事,还是小家碧玉,白发翁媪,都被他雕镂成岁月的记忆,用双手让这种质朴的美感凝固成了一个永恒。
张克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独山玉《恩爱百年》,该作品2003年获河南省“陆子冈杯”银奖。这是他带着对已故母亲的崇高敬意而创作的:寒夜,土屋,一对老夫妻的居家生活。灯光下,老人右手拿着烟袋,左手打着手势,眉飞色舞,一足置于地,一足搁置于已经溢水在外的木盆上,正津津乐道地向跟前的老伴讲述着……他把白色部分用作了两位老人的面部雕刻。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对主题的表达、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以及感情的渲染,有着意想不到的出彩效果。作品取色之巧,立意之高,造型之美,韵味之浓,无不彰显了他深厚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雕琢工艺。
张克钊在创作中一直是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表达,把思想和石头吻合起来。
张克钊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独玉如妻》的文章,那是他对独山玉深厚感情的写照。他觉得中国独山玉既有白玉之温润文雅,又兼翡翠之亮丽华贵,其性朴,其质美,就如其发妻。正因为视玉若发妻,他才能用他淳朴的心,用他技艺高超的雕刻手法,用他的真情为人们刻划了甜蜜往事的回忆。2009年南阳玉雕节上,张克钊的独山玉作品《心路》获得了当年“陆子冈杯”银奖,作品表现了两位藏民在朝圣途中的艰难跋涉,给人以极强的视觉震撼。
张克钊认为,中国的玉文化和玉雕艺术之所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它有历史传承,有时代创新。传承是玉文化和玉雕艺术的内在机制,创新才是玉文化和玉雕艺术的根本特征。张克钊躬身实践这一真理,他的作品装着满满的泥土馨香,带着乡村小路的一路风情,携着一股朴实隽永的情愫,为我们打开了一幅中国风情的画卷。【原标题:玉雕大师张克钊:独玉如妻 把思想和石头吻合起来】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201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