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松伟:就爱钧瓷那味道
2012/7/23 14:44:45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早就见过崔松伟,虽没有采访过却一直关注着。前段时间,一座神垕镇最大的钧瓷煤烧窑炉诞生,使记者再一次关注到崔松伟。
“钧瓷人”都知道“生在成型,死在烧成”的俗语,因此,对窑炉的摸索也一直在各个窑口进行着。崔松伟的这座窑炉便是探索阶段的一个成果。
5月19日下午,在神垕镇锦丰源钧窑,记者见到了总经理崔松伟。话没说两句,记者就急迫地想要见到那座窑炉。窑炉位于院落的最里端,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奇特,而进入炉内,确实感觉不小,两个人进去还是很宽绰。窑炉内部由耐火砖砌成,火膛在两端。和传统窑炉不太一样,这个炉膛呈椭圆形。崔松伟告诉记者,这座窑炉容积为9立方米,大小造型装满可达160件。他特别告诉记者,这种椭圆形的曲线,比传统的圆形曲线更利于火焰的流动,这也是自己长期摸索后的尝试。他很自豪,因为5月11日的盛大开窑仪式,标志着这种摸索已经成功了。
对崔松伟的了解并不仅限于这座窑炉,因为对于钧瓷收藏者来说,许多人知道崔松伟,是因为他的钧瓷。玉润的釉面、丰富的窑变这些煤烧钧瓷的特点,在崔松伟的钧瓷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淋漓。如今在钧瓷界,气窑成熟的烧制技术,使钧瓷的成型和烧成变得相对容易,大大提高了钧瓷的成品率。同时,一些钧瓷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气窑达到煤窑烧成的效果。因此,一直坚持煤窑烧制并达到一定规模的钧瓷企业并不多,锦丰源钧窑算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家。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钧瓷艺人的选择与坚持,不过,选择和坚持之后却不尽是喜悦。
每个神垕的“钧瓷人”几乎都是从小就浸润在这样一种瓷的氛围之中,可选择却不尽相同。崔松伟很小就接触陶瓷,自己做过日用瓷,2000年才开始建厂做钧瓷,这便是锦丰源钧窑的前身。但从一开始崔松伟就选择了煤窑烧制,他说,他喜欢那种钧瓷的味道,厚重、有看头,那种釉色仿佛由里而外一层层涌出。
的确,那种味道在崔松伟的钧瓷作品中很浓郁。当代的钧瓷如果说来源于宋钧,不如说来源于清末民初的卢钧,或者更确切地讲是来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恢复阶段的钧瓷。为了那种味道,崔松伟选择了当时禹县钧瓷二厂的釉料配方,它的最大特色是釉色玉润,“似玉非玉胜似玉”便是对它的评价。不过,最美的风景往往在最险的地方,钧瓷二厂的釉料配方对烧成要求非常高,烧成难度大。它的烧成范围很窄,温度高了,流釉过足成残品;温度低了,出现生烧,釉色饱和度差,成次品,因此成品率很低,只有10%—20%。崔松伟希望自己的选择能够成就钧瓷之美,以煤窑烧成和钧瓷二厂釉料的结合来实现自己的心愿,但这条路却走得如此艰辛。刚建厂时,几乎窑窑不成。钧瓷“十窑九不成”对崔松伟来说,一点都不夸张。即使今天,技术相对成熟,但每次开窑他仍是忐忑不安。每月初一、十五,崔松伟一定要拜拜窑神,怀着一种肃穆的心情,期盼着奇迹。而每次点过火,他都坐在窑炉外,开始了漫长而紧张的等待。那种情绪,不知道要通过哪种方式才能发泄出来。如果今天住火,炉内温度太高看不成,那第二天5时,崔松伟会准时出现在窑炉前,一定要搬出两柱看看,看后才会对窑炉温度高低、钧瓷成色、成品率心里有底。虽说一切都成定局,但这种急切的心情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会安定,这就是“钧瓷人”。在他们的心中,钧瓷如神一般,他们是在完成一种神圣的仪式,周而复始,执著如始,从不懈怠。也许我们不理解,换一种方式不就可以了吗,把对神的供奉换成一种生活方式,一切都不会如此艰辛了。不过,这是崔松伟的选择。他告诉记者,做钧瓷这么久,每次开窑他只有两种表情:一种是沮丧,一种是嘴咧得合不拢。
煤窑烧制的坚守,原生矿石的选择,这是保持钧瓷味道的物质基础,但却并非说说那么简单。从建窑伊始的5立方米窑炉到今天的9立方米的窑炉,从圆形窑炉到椭圆形窑炉的改进,从直接排放烟尘到经过除尘处理,其中经过多少次的摸索,有多少次失败,又有多少次成功,估计崔松伟自己也难以计数。他近10年的钧瓷生涯,甘苦只有自知。他告诉记者,从燃料到釉料,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门槛。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开采过多,神垕镇附近一些地方釉料已近匮乏,必须重新找一些原生矿石替代。他多方打听,跑到鲁山、汝州交界的地方,一去就是三四天,大部分都是在山上转,找原料。取料之后,还要经过几个月的试制,成功之后,才能找人开采矿石,再运到神垕。像这样来来回回,不知要跑多少趟,不知要多长时间,而这也许才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过看到一件件钧瓷在窑炉里脱胎换骨,崔松伟依然合不拢嘴,那种艰辛早已荡然无存。
采访崔松伟,让我们更真实地看到了一个“钧瓷人”的坚守。崔松伟这样说,爱这一行就要干好,但老觉得烧出来的钧瓷不满意。也许能坚守,便是因为总想烧出更好的钧瓷。不过,对崔松伟的钧瓷作品,收藏者却是非常满意。哈尔滨的李家旺,是钧瓷圈内出了名的“钧痴”,每次到神垕,锦丰源钧窑是必到之地。而天津、北京的许多钧瓷收藏者,也经常会到锦丰源钧窑,因为他们也喜欢钧瓷的那种味道:那种玉润的质感,那种煤窑烧成的厚重,那种由内而外的涌动。而这种味道,便是崔松伟的追求。
当我们欣赏到钧瓷之美时,是否能感受到其中“钧瓷人”的情感呢?它的美不单是物化的结果,更是“钧瓷人”心血的渲染。有人会说,钧瓷是一把泥。的确,它的前身是一把泥,它的后世却是炼狱般历练之后的升华。【原标题:崔松伟:就爱钧瓷那味道】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作者:赵霁虹 20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