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传承人——马永杰
2012/7/27 18:36:2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滔滔东流的汝河水,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养育着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汝州人。汝州这块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古往今来出现过无数个仁人志士,能工巧匠、忠良贤达。汝瓷,就是汝州人献给世人的瑰宝。
当今之世,汝瓷的生产和研发,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河南弘宝汝瓷坊有限公司激流勇进、站立潮头。其产品已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这一切的成就,无不包含着年已七旬的技术总监马永杰的心血和汗水。
1961年,马永杰毕业于郑州艺术学院。同年,到原临汝县汝瓷厂工作。由于工作上的出色表现,有意分配他到汝瓷实验室做汝瓷造型设计,为汝瓷事业培养接班人。后又专门派他到禹州学习窑炉设计和陶瓷工艺。由于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技术水平很快就跃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并同郭遂一起考察窑址,采集原料,调试配方,建造小倒烟窑。付出终有回报,终于探索出汝瓷铁还原的呈色机理。在成绩面前,他没有满足。他迈着更加坚实的步伐,向汝瓷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1970年,马永杰与他的同行们郭遂、孟祥泰、裴庭甫等人,一起参与了汝瓷天蓝、豆绿、月白等釉色的恢复研制。在研制的日日夜夜里,他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有谁能记得清,从哪里跌倒了,就从那里再爬起来,一次次的失败,也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实验室就是他的战场,车间就是他的舞台。莫问辛劳有多少,耕耘自有新收获。在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1973年,汝瓷豆绿、天蓝釉仿古产品实验成功。马永杰于当年秋季,带着他试验成功的产品,参加了广州交易会,开发了汝瓷外销出口市场。为了扩大汝瓷生产,他又多次到北京国家经贸委筹集资金。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他亲自带领50余名工人到浙江龙泉学习,引进先进窑炉和青瓷生产工艺。在不断的学习进取中,他的设计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创作设计了多种汝瓷新品种。其设计的汝瓷“八卦鼎”,被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及众多名人及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其设计的汝瓷“双龙瓶”、“玉壶春”、“三星葫芦瓶”等作品被众多藏家抢购一空并批量出口。1982年,其设计的“透花花盆”、“虾草瓶”等九件作品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他主持制订的汝瓷质量标准“DB1410000Y24001——86于1986年5月20日经河南省标准局批准发布、实施。基于他对汝瓷的发展作出的极大贡献,1986年正式任命他为汝瓷厂技术厂长。从此,他的人生历程又掀开了新的一页,他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1987年,他出席了全国工艺美术技术人员代表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姚依林、田纪云等的接见。聘评为国家级优秀工艺美术技术人员。同年出席了河南省工艺美术技术人员代表大会,受到了河南省省委书记、省长的接见。被授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全国首位被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的汝瓷专家。1987年,被选为临汝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89年,又被选为汝州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随着企业的发展,汝瓷厂扩大为万兴企业集团公司,他担任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职务。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大城市,年年参加广州交易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引进先进技术,为汝瓷的发展,汝州市经济的振兴立下了汗马功劳。1996年,代表河南万兴集团公司,到美国先后考察了阿拉斯加、新泽西、华盛顿、大西洋城等,实现了他走出国门弘扬中国汝瓷文化的梦想。
1998年,他退休了,离开了他终生热爱的汝瓷事业。但他的心还时刻牵挂着汝瓷事业的发展,曾到汝州各汝瓷厂为汝瓷的传承做了大量工作。他深入车间,特别对汝瓷技术人员进行言传身教,毫无保留的把自己丰富的汝瓷设计、生产经验教给年轻同志,并受汝州市委、市政府委托,编撰汝瓷志,历时5年,完成了46万字的巨著,为汝瓷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工作之余又创作美术作品和汝瓷雕塑作品,参加省、市各种展览,多次获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被聘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季刊编委、河南省国画家协会会员、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汝瓷协会名誉会长、汝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汝瓷地理标志评审会副主任、专家团成员,汝州市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首届五大名窑作品展评会评委等多种社会职务。其成就被《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建国50周年汝州英模谱》收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虽然年已七旬,但他雄心犹在,他很乐意的接受了河南弘宝汝瓷坊有限公司的邀请,并担任了技术总监,他将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汝瓷事业,用自己的智慧续写新的辉煌。【原标题:汝瓷传承人——马永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报道 作者:周化丽 2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