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近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少卿

2012/7/31 12:06:27 点击数: 【字体:

近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少卿

王少卿

     王少卿,我市唯一一位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著名画家,为开封的工艺美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作出了特别贡献,更为汴绣艺术的发展屡建功勋。他曾担任开封汴绣厂设计室主任、开封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由他主持的科研项目“汴绣历史与针法研究”,共整理针法36种,奠定了汴绣基础。他的作品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多项奖励,由他设计的作品连续3次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他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金秋一个晴朗的下午,记者来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少卿的家拜访,听他对艺术、对人生侃侃而谈,受益匪浅。他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洞悉和人情的练达,在使人感慨他艺术水准所达到现有高度的同时,不由让人对他叹服。
 
    说起自己的出身和从艺道路,今年已经70岁的王少卿并不掩饰。他出身于油漆匠世家,初中毕业后还曾经当过3年的油漆工。
 
    由于绘画功底雄厚,1956年,刚刚18岁的他在开封市汴绣厂美术设计室从事汴绣设计工作,由于这份工作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好机会,正好和他的爱好相吻合,他干得非常卖力。1960年,单位推荐他到北京中国画院进修学习,师从我国著名画家马晋、王雪涛,又受著名花鸟画家康师尧先生的指导,使他有机会系统学习中国画的用线、着色等基本技法,接触并临摹了王雪涛等许多当代大家的作品,艺术创作能力大为增强,国画创新水平突飞猛进,个人才华得到进一步发挥。1993年,他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同年又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先后当选为河南省和全国人大代表,又被国家聘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同时他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担任着省国画家协家艺术顾问等职务。
 

近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少卿

王少卿作品·牡丹

    王少卿从事汴绣工艺美术研究和实践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已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他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手法细腻、线条流畅,造型准确,形象逼真,技艺精到。花鸟草虫,清新可爱,栩栩如生,尤其是牡丹作品,色彩艳丽,婀娜多姿,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为国内外收藏家所钟爱。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王少卿的这套真功是怎样练成的呢?王少卿说,靠不断刻苦临摹、揣摩。以前,每年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期间,他都要到公园里对着菊花悉心写生。看他白描作品那流畅的线条,生动的姿态,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多年来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几十年来,王少卿不断从前人作品中、从他人创作中、从绘画理论中汲取营养,不断拜生活为师,向生活学习。对于画牡丹,王少卿有着特殊的感情,从上世纪60年代起,每年谷雨前后,他都要带着小板凳和雨伞到洛阳、菏泽等地,从千姿百态的牡丹丛中找寻创作的灵感,到牡丹田里静心写生描摹,一坐就是半天。为了更加真切地画出池塘中的荷叶和荷花,他索性脱下鞋袜,站在池塘里近距离写生。
 

近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少卿

王少卿作品·花鸟立轴

    王少卿擅长工笔重彩花鸟画,师古而不泥古,不断汲取生活营养并加以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花鸟画风格。他在传统圆线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画的用线技法,方、直、圆三线交融运用,虚实分明,使得作品更具空间感。他在传统重彩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富有装饰性的色彩技法,画面艳而不妖,华而不俗。他还大胆地打破传统构图形式,取材于自然,加以提炼,使构图简繁相宜,新颖生动。
 
    数十年来,他先后创作、设计出各类美术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2000余幅,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画展并获国家、省级奖100余个,在国家和省级报刊上发表作品近200幅,出版了《王少卿中国花鸟画》、《王少卿白描写生》等10余册画集,主编了《河南省中国花鸟画选》。他把一切艺术手段为表现的客观对象服务,《各种花鸟画技法和课程》用精湛的技艺去表现对象最动人、最美好、最本质的东西,揭示表现对象和谐一致的、需要不断探索与追求的东西。他的作品色彩不炫耀笔墨,不矫揉造作,不哗众取宠,追求的是平实干练,抱朴守拙,让人见到的是活生生的生命跃动。观其画如见其人,其品、其境、其神跃然而出,作品中溢出的是时代的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从他的作品中,人们不难领略到法度之外的妙境,能体会到亲近自然、润泽心灵的美好,能感受到精神的超越和心灵的震撼。他用朴实的双手、平和的心情、睿智的头脑、干练的思想、包容的胸怀勾勒出一幅幅画卷,设计出一张张绣稿,创造出一次次辉煌,给世人留下一串串美好的回忆。
 
            
        
 
近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少卿
                 
 
王少卿画集
 
    如今,已届古稀之年的王少卿没有搁下手中的笔,没有放弃心中的追求,每天都要潜心画上一两幅画。王少卿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画到老,学到老”。如今,王少卿每天除了忙于创作,每年还要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十多家出版社的约稿而忙碌。这对他来讲,倒不是为了赚取稿费或捞到更大的名气,而确实是盛情难却。
 
    对于现在许多年轻人为了作品卖钱而应付的现状,王少卿不理解:为啥要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去“转大圈”呢?埋头干上3年到5年,到了自己的技艺有了提高,获得的奖励多了,被社会接受了,还愁作品没有高价位的市场吗?对于书画家忙着出书、印画册的现象,王少卿也有他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书画家的名气大小,不仅仅是靠别人包装出来的,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真功夫,别人编精品集、办展览时能想到邀请你,不光看你的名气大小,还要看你的作品。他经常劝年轻人,你年轻的时候花大量时间用于画画挣钱,这不是浪费时间吗?钱固然重要,但比起对事业和成就的追求,就不能看得那么重要了。
 
    为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王少卿2008年夏天在郑州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省领导和文化部门的熟人纷纷到医院看望他。躺在病床上的他,还对希望找他拜师的年轻人说,拜师可以,但仪式就免了,啥时有时间,对着作品讲讲就行了。如今,外地不少人都在文章画册中称自己是王少卿的学生。
 
    王少卿经常强调勤奋努力对于一个画家成长的重要性。他说,自己不努力,天上不会掉下来什么荣誉给你。亚运会、奥运会冠军都是苦练出来的。许多曾经跟他学习画画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放下了手中的画笔,王少卿实在为他们感到惋惜。他主张年轻人学画要沉下心来,需要两个月才能画好的画绝对不能一二十天就草草完成。他还说,画写意画不能潦草,画工笔画要画出精神。这就需要练内功。你的画真的已经出人头地了,社会怎么也埋没不了你。你有高深功夫,遇上机遇就“上去”了。
 

近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少卿

王少卿作品·秋光丽日

    王少卿很讲究画外功,他认为艺术的东西都是相通的。他喜欢拉京胡,还喜欢唱豫剧。从中,他感悟到了不少艺术的真谛。另外,他还从服装、设计、装饰、诗词歌赋等诸多方面吸取了不少养分。他认为,学习画画,一学技术,二学艺术。对工笔画而言,学会了勾线、染色,把传统的东西继承下来,剩下的就是要向生活学习,善于琢磨,善于培养悟性,从多种营养元素中提炼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来。要创新,就要在创作理念上下工夫,从提高自己的艺术境界上下工夫,从构图、布局、色彩等多个方面,借用西洋画法、吸收他人的画法为我所用,巧妙地将多方面的创作元素融为一体。他说,如果你的作品能够在一个有上百张作品的展室中首先“跳”入观众眼帘,那就证明你的作品有了创新,上升到了一定高度。他无时无刻不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我的下一幅作品怎样才能和上一幅作品不一样?
 
    不难看出,眼下,对于已经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王少卿来讲既是一个收获的秋天,又是一个创作的春天,但愿这位令开封人骄傲的画家永怀创作激情,永葆艺术青春。【原标题:近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少卿】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田宏杰 2008-09-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