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兵败赤壁,回到许昌后,深居简出,多日不开会,媒体也冷清了许多。许昌的百姓议论纷纷,各种小道消息,不胫而走,造成了社会不稳定。谋士荀攸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力谏曹操多开会,多在媒体上露面,并且要面带微笑,多谈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多谈许昌的城市建设,多谈花园广场的美丽景色,经过这三个多谈,小道消息,戛然而止,尤其是
赤壁大战的话题,几乎听不到了。
荀攸心里明镜似的,这是导向的作用,老百姓不再说赤壁大战那档子事,并不等于会忘记。尤其是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中原子弟兵,怎么会说忘记就忘记呢?
荀攸琢磨着怎么让老百姓彻底忘掉赤壁大战。他就在《许昌都市报》上写了篇文章,题目叫《100万和20万》,文中说,曹丞相带兵下江南,号称马、步、水三军100万,那是吓唬孙权和刘备的,其实没有那么多兵,满打满算只有21万人。
许昌的百姓这才明白,新闻之仗真够厉害,百万大军竟是瞎编的,但是,死了人是真的,赤壁大战到底死了多少曹兵呢?
荀攸说,赤壁那一把火,烧的都是船,没有死多少人,大多数曹兵都跳进了长江里,又都会游泳,有的当了俘虏,有的当了偷渡客,到南方打工去了。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曹兵在赤壁大战中的伤亡,不会超过5位数。许昌的百姓终于放心了,原来曹兵的伤亡并没有孙、刘宣传的那么多。
但毕竟死了5位数的曹兵,这算不算一次失败呢?如果算是失败,谁该为这次失败负责任呢?这话谁也不敢当面说出来,只是在下面议论纷纷,一时间,许昌城里又是满城风雨。
谋士程昱说,荀攸真是弄巧成拙,本来大家都忘记了的事,又翻腾出来,说是,还老百姓一个明白,其实是越说越糊涂。
曹操也对荀攸不满意了,说,好端端的,老百姓都对许昌的城市建设感兴趣了,怎么又搬出这档子事呢?
荀攸骑虎难下,左右为难了。他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他急中生智,又在《许昌都市报》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赤壁大战是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文章中详细描述了赤壁的地理环境,又说时值寒冬,北风一直刮个不停,谁知大战那天突然刮起东南风,叫人意想不到。这才给了黄盖可趁之机,顺风放火,烧了曹营。要是刮北风呢,那可叫黄盖吃不了兜着走,赤壁大战就会是另一种结局,看来,还是东风惹的祸。
许昌的老百姓又对隆冬严寒刮东风的话题感兴趣了,都说,赤壁大战是东风引起的自然灾害。
西凉刺史马腾读了荀攸的文章后,不以为然,也在《许昌都市报》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我看赤壁大战》,文中说,那可恶的东风,怎么能替成千上万死去的曹营将士抵罪呢?就说曹操勒兵走华容道罢。此时,人皆饥倒,马尽困乏,焦头烂额者扶第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衣衫湿透,个个不全,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但曹操却下令,迟慢者便斩之,此时,军已饿乏,众皆倒地,操令人马践踏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号哭之声,于路不绝。操怒曰:生死有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沟壑,一停跟随曹操,回到了许昌。
随着赤壁大战的真象逐渐白于天下,在马腾、韩遂等人的推动下,要求曹操引咎辞职的呼声,此起彼伏。
荀攸慌了,这绝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他忙不迭地向曹操请求处分,并做了深刻检查。
曹操当然不会因为赤壁大战这点小事引咎辞职的,连一句自我批评的话也不曾说过。倒是荀攸被莫名奇妙地解职了。侯国平【原标题:弄巧成拙的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