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许昌

颍川自古多才俊(上)

2013/11/16 11:33:55 点击数: 【字体:


    《颍川自古多才俊》主要介绍了西湖公园浮雕墙上的“许昌十二贤士”:贾山、祭遵、陈寔、荀淑、王霸、陈贞节、何中立、赵居信、姚德溥、靳裁之、王家栋、慕甲荣。他们均是许昌籍人,既有能征善战的开国功臣,又有品德高尚的贤士,也有受人尊重的学术大家,还有做过知县、知府的官员。

  在人物事迹整理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考了1933年许昌人朱又廉等编纂的《许昌县志》,并结合其他史料,力争为大家还原那些历史上真实的许昌老乡。

  贾山: 西汉政治家,著有《至言》

  贾山,颍川(今许昌)人,生卒年月不详,西汉政治家。

  据史籍记载,贾山是颍阳侯灌婴帐前的谋士,后追随汉文帝。他追随汉文帝时,经常上书言治乱之道,主张爱惜民力,减轻徭役,名为《至言》。后来,汉文帝下铸钱令,贾山又上书谏阻,遂禁铸钱;又上书称淮南王无大罪,应该当即让其返国,语言虽然有些过激,但汉文帝终没有治罪于他。

  贾山所著《至言》,尚存于汉书本传中;另有论文八篇,今不存。

  祭遵:光武帝刘秀的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祭(zhài)遵(?—33年),字弟孙,颍川颍阳(今许昌西南)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祭遵年轻时喜读经书,家庭富裕却恭顺俭朴。母亲去世后,祭遵亲自背土建坟。曾有官吏冒犯他,他结交宾客杀死了该官吏。光武帝刘秀攻打王莽的主力,领军回颍阳时,祭遵以县吏身份几次进见。刘秀喜爱他的风度仪容,任命他为门下吏。后来他跟随刘秀征讨河北,做军市令。

  祭遵执法严格。刘秀的舍中儿(家奴)犯了法,祭遵把他杀了。刘秀发怒,令人将祭遵拘捕。这时,主簿陈副劝谏说:“明公常想要众军整齐,现在祭遵奉行法令不避权势,正是教化法令所需要的。”刘秀赦免了他,令他担任刺奸将军。刘秀对诸将说:“对祭遵要多加小心!我的舍中儿犯法他照样杀了,对你们他是绝不会徇私的。”

  祭遵作战勇敢,带兵攻打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厌新、柏华、蛮中的敌兵时,敌人的弩箭射到他的嘴上,伤口流血不止。众将见祭遵受伤,渐生退意。祭遵不顾伤痛,大声呵斥。士兵见祭遵如此刚强,勇气倍增,终于大破敌兵。刘秀非常看重祭遵,并赞扬他说:“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历史上对祭遵的评价也很高,《后汉书》评价其“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

  王霸: 刘秀夸其“疾风知劲草”

  王霸(?—59年),字元伯,东汉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长期戍守北部边疆,后封淮陵侯。

  王霸年轻时做过狱吏,曾两次前往长安学习。刘秀起兵经过颍阳时,王霸带领宾客参军。刘秀见王霸不同于常人,说:“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于是,王霸跟随刘秀在昆阳击退王寻、王邑,然后还居乡里。

  刘秀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再次路过颍阳时,王霸请示父亲,想再去从军。他父亲说:“我老了,不适宜军旅生活,你去吧,好好干!”王霸又跟随刘秀到了洛阳。后来刘秀任大司马,便任命王霸为功曹令史(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由于当时的形势并不好,当初跟王霸一起投靠刘秀的数十名宾客,后来渐渐离去,只有王霸矢志不移。刘秀对他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王郎在邯郸起兵称帝,悬赏捉拿刘秀。刘秀的军队接近滹沱河时,前方侦察的军官称河面上只漂浮有薄冰,没有船只,无法渡河。前面有河水挡路,后有王朗的追兵,将士们大惧。刘秀又命王霸前去察看。王霸害怕动乱军心,心想只管前进,被阻再说,于是向刘秀报告:“冰坚可渡。”将士们大喜。谁知等部队来到河边,河水刚好结冰,刘秀命王霸护军过河。最后几名骑兵还没有上岸,河面的冰融化了。刘秀大喜,封他为关内侯。刘秀到达信阳,发兵攻破邯郸。王霸追击败军,斩杀王郎,缴获印玺,被封为王乡侯。

  王霸率兵平定北方,屡屡与匈奴、乌桓作战。他比较了解边疆事务,数次上书提出与匈奴交好,建议开发漕运,以节省陆地转运之劳。这些建议均被朝廷采纳。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朝廷封王霸为淮陵侯;永平二年(公元59年),他因病回乡,数月后去世,葬于颍阳故里。

  荀淑:教子有方,8个儿子都有名,时人称之为“八龙”

  荀淑(83年—149年),汉桓帝时人,以品行高洁著称。他的孙子荀彧是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深得曹操信任。

  荀淑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学识渊博,不喜欢雕章琢句,徒在文字上用功,不注重实际的学识,因此常常被俗儒看不起。但州里称他有知人之明。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他为师。梁太后临朝理政,有日食、地震发生,下诏令公卿举荐贤良方正的人,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荐荀淑。荀淑讥讽皇亲贵戚,遭到大将军梁冀的忌妒,把他调任朗陵侯相。他到职后处事正直,明于治理,被称为“神君”。

  荀淑弃官归里以后,率族躬耕,勤俭持家,发展经济,使产业大增,成为富豪家族。他并没忘记身边的困难群众,常将衣物、盐粮等赡济宗族和乡人,受到乡人的仰慕和爱戴。建和三年(公元149年),67岁的荀淑去世,时任尚书的李膺亲自服丧吊唁,周围二县之人也纷纷出赠,修建祠堂,以表示对老先生的深切怀念。

  荀淑有八个儿子,当时的人叫他们“八龙”。现在,天宝路北段修建的八龙公园内有八龙冢,上有柏树,俗称八柏冢,传为荀淑墓。

  陈寔:活了84岁,“梁上君子”的典故与他有关

  陈寔(104年—187年),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

  我们现在常用的“梁上君子”一词,就跟陈寔有直接关系。据《后汉书·陈寔传》记载,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着打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

  当时收成不好,有个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地认罪。陈寔慢慢地对他说:“看你的长相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最后,他赠送给小偷两匹绢。

  朝廷屡次征召,拟授其高官,陈寔多方辞谢,始终不就。陈寔病逝后,大将军何进遣使吊祭。赴吊者刊石立碑,上有文学家蔡邕撰写的《陈太丘碑文并序》。

  陈贞节: 敢于直谏,更正武则天“圣帝”称号

  陈贞节,生卒年月不详,唐朝时颍川(今许昌)人。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陈贞节为右拾遗(谏官,左、右拾遗为正八品官职),后升任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精于礼学。

  陈贞节作为谏官和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敢于直谏,提出对武则天的帝王称号进行更正。唐朝的标志性建筑——明堂,是武则天命令薛怀义率万余人毁乾元殿后修建的。据文献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为多边形,圆顶”。武则天曾在此宴飨群臣,发布政令。唐玄宗李隆基准备在明堂宴飨群臣,陈贞节憎恶明堂为武则天所建,上书建议将明堂恢复为乾元殿。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陈贞节和太常卿姜皎以封建礼仪为准则,上表更正武则天的“圣帝”称号,认为太庙中武则天配高宗,题为“天皇圣帝武氏”,“若使帝号长存,恐非圣朝通典”,请除去“圣帝”字样,改为“则天皇后武氏”,玄宗采纳。

  开元年间,陈贞节多次制定朝廷礼仪制度,使之符合儒家思想,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但综观历史,在太庙中除去武则天的“圣帝”称号,是封建礼教的一种传统思想。作者:薛炎【原标题:颍川自古多才俊(上)】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3-11-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