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许昌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许昌

学问和口才,让晁错成为一代帝师

2013/4/6 15:16:29 点击数: 【字体:

学问和口才,让晁错成为一代帝师

晁喜铺村晁错祠堂里的晁错塑像

  “晁错:争议中的冤臣”系列之

  2

  □记者 朱金中 文图

  引子

  晁错,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走出了晁喜铺村——那个时代很流行游学,四处拜访名师。

  晁错到了轵县(今河南济源市),拜在当时的法家学者张恢名下学习“申商之法”。申,是申不害;商,是商鞅,这两位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法家人物。申不害的主要思想是“术”,就是君王面南背北、操控群臣之道;商鞅的主要思想是“法”,就是“刑名之学”,类似于今天的政治法律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当政之后的事,晁错所在的汉文帝时期,政治学术风气还比较开明,不仅道家吃香,精通“刑名之学”的法家也很吃香,晁错很快就进入太常寺。

  太常寺主要负责祭祀、礼仪和教育,相当于后来的礼部。晁错的职务是掌故,“秩比百石”,相当于现在的司局级。

  但晁错很快就时来运转。

  当时汉文帝对诸子学说都很尊重,由于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很多历史典籍都失传了,后来汉文帝下诏全国贡献民间藏书时,不少典籍重见天日,但《尚书》一直找不到。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济南有个叫伏生的人,做过秦代博士,精通《尚书》,但遗憾的是,伏生已经九十多岁了,受不了车马劳顿,不可能被征召到朝廷来。

  汉文帝就下令太常寺派勤奋好学的官员,到伏生家里去学习《尚书》——太常寺最后选中的人就是晁错。

  由于晁错是法家出身,学成归来又精通了《尚书》这一儒家经典,很快成了朝野闻名的跨领域人才。

  汉文帝看了晁错的文章,又召见几次后,认为他是个人才,于是任命晁错为太子舍人,后升任太子门大夫、太子家令。

  这几个官职除了级别不同,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太子的老师(按照汉代官职,太子老师有很多,以上职位仅是其中几个)。尽管级别不高,但非常有前途,是古代很多文人向往的一个职业。

  晁错不光学问不错,口才也很出色,他的学生——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当时也是个年轻人,完全拜倒在晁错这位老师的学问和口才之下。

  太子府里不光太子崇拜晁错,上上下下都很崇拜他,大家还给他起了个外号“智囊”。可见晁错当时的魅力有多大。

  入粟拜爵促进农业发展

  汉景帝即位后,晁错立刻受到重用。刘启对老师晁错言听计从,让朝中的功勋重臣愤愤不平,窦婴、袁盎等人就鄙夷地认为,晁错的本事在于他当过皇帝的老师。

  窦婴等人的看法无疑是偏颇的,晁错除了善辩,还有一个本事,就是有思想,能写一手好文章。古代君王赏识臣子,除了交谈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看他的奏章。晁错的文章功底和所反映出的思想,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对晁错的文章屡加赞赏:“汉文中年,始举贤良,晁错对策,蔚为举首。”刘勰还将晁错与董仲舒、公孙弘、杜钦、鲁丕等人并列,称他们的“对策”是“前代之明范也”。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晁错三十一篇”,可惜大多散佚,现存较完整的有8篇:《贤良对策》、《言太子宜知术数疏》、《言兵事书》、《守边劝农疏》、《募民徏塞下书》、《论贵粟疏》、《说景帝前削藩书》、《勿收农民租疏》。

  汉文帝时,还有一位写文章的好手,就是贾谊。晁错和贾谊,都是“西汉鸿文”的代表人物,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文中专门把贾谊和晁错进行了比较:“晁贾性行,其初盖颇同……错请削诸侯,且更定法令;谊亦欲改正朔,易服色;又同被功臣贵幸所谮毁。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晁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书》,《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其泽甚远……贾生之言,乃颇疏阔,不能与晁错之深识为伦比矣。”

  晁错的文章不仅深刻,剖析鞭辟入里,而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其代表作《论贵粟疏》和《言兵事书》,大致提了两条意见:一是劝农,二是守边。

  针对汉初以来 “法令抑商,而商亦重,重农而农趋末”的现象,晁错提出“重农必贵粟,重农必抑商”的“贵粟之论”。“贵粟”就是将粮食作为价值标准去评价和衡量社会成员,然后用“爵”位,即提高社会地位的方式予以奖赏。简而言之,就是入粟拜爵。

  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在晁错看来,“入粟拜爵”既符合民心又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重农抑商”社会,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追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境界。晁错的《论贵粟疏》力倡重农,却不像贾谊那样偏重于政治的理想主义,而是注重“重农”政策的实用性。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令民入粟,六百石,赐予上造(第二级)爵位;四千石,赐予五大夫爵位;一万二千石,赐予大庶长(第十八级)爵位”。入粟不仅可以得到爵位,还可以赎罪免役。

  这种“鬻爵”,在卫道士看来,简直是风气败坏、纲常沦丧,但在“凡米石五千人,人相食,死者过半”的西汉初年,这种用爵位换取粮食的办法,既满足了政府的粮食需求,又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实行了相应的经济政策,“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头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成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这段话,《史记》和《汉书》记载大致相同,可见情况属实。

  “移民三策”为后世推崇

  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大患。匈奴人凭借强悍尚武、擅长骑射和雄厚的军事力量,频频南下掠夺。汉高祖刘邦考虑到国力不足,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但汉朝的和亲政策并未让匈奴休战止戈,每年贡纳的大量财物反而助长了匈奴的贪欲,促使他们不断南下侵扰汉朝边郡。

  汉文帝时期,边境安全问题成为威胁汉朝安危的重要问题。晁错给朝廷上了《言兵事疏》,提出精选将领、利用地形、改进武器,依托汉朝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匈奴进攻的主张。

  文章最后,晁错写道:“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汉文帝是个非常聪明的君主,他很清楚当时国家财力、物力和兵力都远没有达到可以与匈奴开战的地步,就在晁错的上疏上批示:“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汉书》)

  晁错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果断改正了之前“愤青”的想法,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戍边主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移民三策”。

  移民戍边,秦代已实行。汉承秦制,戍边的卒吏从内地征调,每年轮换。晁错在《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徙塞下书》中提出,实行常年屯驻,“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戍边人员,应优先选择因犯罪而愿意戍边免罪的人,这样他们才会戴罪立功。对招募来的民众,实行安抚和优惠政策,“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郡县之民得买其爵,以自增至卿。其之夫若妻者,县官买予之”。

  晁错提出的移民戍边思想,从政治上看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的百年大计;从经济上看,移民一边戍边,一边进行屯田建设,解决了粮草问题;从军事上看,军民一体,联防作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晁错的御边之策,对汉以后中原王朝的边疆政策产生了极大影响,开创了封建王朝军事屯田的先例。唐代学者李观在《上宰相安边书》中推崇:“欲边之安也,不愿岁更四方之兵,愿因其兵,敢以古言之,则汉晁错之策是也。”

  晁错的另一主张“以蛮夷制蛮夷”,更为后来的汉武帝所推崇,直接促使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也为历代封建王朝实行,收到“夷胡相攻,无损汉兵”、“以夷伐夷,国家之利”的实际效果。

  平心而论,晁错之所以被汉景帝信任,是因为他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家,而是有学问、有思想、有能力,并能够对社会问题提出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也是汉文帝所赏识其才华,委其为一代帝师的原因。【原标题:学问和口才,让晁错成为一代帝师】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12年06月26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