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邮票的发行由国家或地区管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的象征。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作为邮资凭证价值之外还有很大的收藏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刀光剑影已暗淡,鼓角铮鸣已远去。但灿烂、厚重的三国文化,永远值得现代人学习、发扬。连续举办七届三国文化周,连续七年发行相应的主题邮票!我市借助邮票这一“国家名片”巧妙挖掘许昌特色文化,整合许昌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打造许昌“曹魏故都、智慧之旅”的品牌形象,使许昌成为三国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客商来许昌观光旅游、投资创业。
邮票作为邮资凭证功能弱化,转而走向收藏和礼品化道路
以前邮票作为邮资凭证,更多的是使用功能。如今随着通信的发达,人们使用电话、电子邮件、微信传递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写信贴邮票的人大为减少。那么现在邮票的价值显现在何处呢?5月16日,许昌市邮政局集邮公司经理宋新宇介绍说:“现在的邮票主要是作为集邮爱好者的收藏品和礼品!”
宋新宇介绍说,邮票分为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福利邮票等10余种。“平时大家写信用的属于普通邮票,三国文化周期间发行的属于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而像前段时间发行的《齐心协力抗震救灾》邮票则属于福利邮票,全部邮资收入将捐赠给地震灾区。”邮票的升值空间受其发行量、制作工艺等因素影响,像非典时期发行的邮票当时一套9元多钱,现在能卖近3000元。“像1980年发行的金猴邮票,一套12张,当初一枚8分钱,如今一枚已经升值到1.3万元,整套售价高达130万元!”
“你看,作为礼品的邮票更为精致。”宋新宇打开一套《曹魏故都》邮品,里面有一张是纯金打造的《千里走单骑》,这套邮票售价1.3万元。记者看到,这套邮品包装精美,里面有对许昌经济、文化和产业及各个阶段发行的邮品的详细介绍。
邮票对推介当地文化、拉动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传承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从《孔融让梨》邮票到《曹冲称象》邮票,再到健身气功《五禽戏》邮票,每一届文化周开幕都与富含三国文化信息的特种邮票首发式相伴,实现了许昌的文化旅游与“国家名片”的“珠联璧合”,体现着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弘扬。
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一方小小的邮票认识许昌、接触许昌、了解许昌。事实上,早在1988年,我市就发行了第一组邮票——《三国演义》。这组邮品当时就引起了集邮爱好者的热捧,许昌三国文化借助“国家名片”声名远播。1999年,《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首发式在禹州钧台钧窑遗址举行,这套邮票成为钧瓷走向世界的载体和见证者,也更加充分肯定了钧窑瓷器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随后,钧瓷作为国礼频频出现在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国事活动中,出现在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收藏家的博物架上。此外,《中国古代书法——楷书》、《京剧净角》、《八十七神仙卷》邮票首发式同样在我市成功举办。
文化的大发展,必然会带动旅游的大发展。有关学者认为,地方题材特种邮票的发行对一个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巨大,一系列富含许昌文化元素的特种邮票在本地首发,让世人更多地了解许昌、关心许昌、支持许昌,促进了许昌城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借助“国家名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挖掘旅游潜力
近年来,许昌旅游业取得了新的突破,一个文化历史厚重、曹魏风情独特、特色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的智慧之城、创业之城、宜居之城正以崭新的风姿在中原大地崛起。
“外地人通过邮票了解许昌,譬如钧瓷邮票的发行对整个钧瓷产业的发展及当地旅游业都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著名邮票设计师刘钊说,许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借助“国家名片”这一无国界的传播载体,邮传四海,有利于挖掘当地的文化潜力和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如今,我市已经形成了“曹魏故都、宜居花城”的城市形象定位,拥有“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3张旅游名片,建成了钧官窑址博物馆4A级景区、花都温泉度假区、曹丞相府等一大批重点旅游项目,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100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等称号。“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1.5亿元,游客人数和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十二五”期间,我市仍将依托独有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文化底蕴,显著的“宜居、休闲”城市旅游环境和特色,积极打造河南乃至中原地区的旅游集散地。(原标题:方寸小邮票拉动文化旅游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