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114°10′42″,北纬34°11′09″,海拔69米,今鄢陵县城北9公里,彭店乡古城村双洎河畔,鄢国故城遗址已经在这里见证了千年的沧桑变化。2010年,鄢国故城遗址申报了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国语》等书记载:鄢为妘姓之国,陆终第四子名求言,为妘姓,封于郐。在封郐的同时,另封十邑,即郐、虢、鄢、蔽、补、丹、依、蹂、历、华。这时的鄢,即古鄢国。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这时,由于“鄢侯纳仲任之女,贪冒爱吝,蔑贤简能”,故于公元前769年,鄢为郑武公所灭,废国为邑,属郑地,此时名鄢。因古鄢城坐落在一南北土陵之上,故又名鄢陵。公元前722年“郑伯克段于鄢”,公元前575年爆发的“晋楚鄢陵之战”,皆发生于此地。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鄢陵属韩;公元前319年,秦伐韩,鄢败之;次年,即魏襄王元年,鄢陵又归属魏。因古代安、鄢同音,故战国时,鄢陵又名安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鄢陵入秦,属颍川郡(郡治设阳翟,今禹州市)。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鄢陵属韩国。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在复置颍川郡的同时,正式设置鄢陵为县,属豫州颍川郡。公元69年以后,因古鄢城被水冲毁,始移县治于今城。
历史是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幽深而漫长。在这条深不可测的隧道中,我们寻找着历史的脚步,倾听着祖先的声音。如今,鄢国故城遗址外城经数千年自然和人为的改变,原貌遗存甚少,城墙遗址部分残留,长度约300米,高度1—8米不等;内城在遗址北部,呈正方形,面积为4万平方米,基高于外城4—6米,是古鄢国的紫禁城。
鄢国故城遗址,是黄淮流域为数不多的早期历史文化遗存,可谓历史悠久。鄢国故城为土夯层筑城,其构筑模式、构筑方法,在我国早期城池建筑史上,实属罕见。其筑城方式独特,分内外两城,内城为紫禁城,又高于外城,这在我国古代筑城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遗址内随处可见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各式各样的陶器,如《鬲足》、《鼎足》、《扁足》及大量的夹砂陶、磨光黑红陶、彩陶等残片。其出土的有彩陶罐、素陶、红陶背水壶、陶缸、陶杯等,纹饰有网状方格、三角纹、带纹、水波纹,纹饰多样,丰富多彩,这些都属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对研究古代人类生活习俗、劳动生产、社会发展、城池构筑等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祖先们赐给我们许多厚礼,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深思、去仰望。上世纪60年代,全国组织文物普查时,考古专家刘东亚、安志敏对鄢国故城遗址进行考证,认定时代是西周初期,经过初步勘探,对鄢国古城的文化堆积、文化内涵、文化特征、时代延续、发展序列等,有了基本的定位。1975年、1978年,鄢陵县文化馆组织人员两次对鄢国故城遗存进行了挖掘整理,并且对该遗址出土的实物进行了登记。
2006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鄢国故城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鄢陵县人民政府在鄢国故城遗址树立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牌。2007年4月,鄢陵县文管所组织专业人员制作了鄢国故城遗址的保护档案,编写记录档案由主卷、副卷、参考卷组成,存放于鄢陵县文管所。
目前,鄢国故城遗址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由鄢国故城遗址群众保护小组负责。按照相关要求,鄢国故城遗址保护范围以内城的鄢国故城保护标志牌为中心向南扩2000米,向东、西、北各扩60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四周边线向外各扩300米。目前该遗址的保护规划方案与保护措施已经研究制定,各项规划和措施正在逐步落实。作者:周亚飞【原标题:鄢国故城遗址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