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许昌“筹”音乐从清朝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已有记载,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经历了民国时佛、道、民间音乐大融合。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筹”音乐处于隐形期,改革开放以后为复苏期。“筹”乐器所蕴含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随着河南省舞阳市贾湖村新石器遗址的骨笛出土而日益彰显。1985年前后,在对贾湖村新石器遗址的连续6次考古发掘中,总共出土了20余支用鹤类翅骨制成的多音孔骨管乐器,经碳14及树轮校正测定,认为是距今八九千年的遗器。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批骨管乐器的吹口竟然与我市“筹”乐器的吹口如出一辙,吹法亦然。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音乐界的重视,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对这种神秘的吹奏乐器进行寻幽探微的研究。尽管没有更古远的文献佐证,但深隐民间的吹“筹”绝技就此逐渐显现于世。“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骨笛,很可能就是‘筹’的渊源。”曾多次专访张福生和张善坤师徒、调查整理“筹”音乐的许昌市音乐家协会原主席王文亭说。
“筹”乐器多为竹制单管,有膜孔,采取斜吹的方式。由于“筹”为直管,中空且上下贯通,需要气息量大,并通过吹口角度的变化来调节音调,因此吹奏难度甚高。“筹”音乐伴随寺庙活动产生、发展。由于历史原因,许昌的“筹”音乐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曲目丰富,主要分为佛乐、道乐和民间音乐三大类。目前普查到的近20首“筹”曲中,佛教音乐的“筹”曲有《傍妆台》、《油葫芦》、《皈依佛》等,道教的“筹”曲有《魏调》、《三清偈》、《起午更》等,民间的小曲有《大开门》、《尺工合》、《山坡羊》、《月儿高》等。随着寺庙活动的减少,“筹”音乐大部分见于各种民俗礼仪中,如殡葬、婚嫁、祝寿、寻根祭祖和节日庆典活动。以“筹”为主的乐队演奏形式非常严谨,在行进中,以法铃、炉为首导进,按照管、笛、笙、箫等旋律性乐器和木鱼、碰钟、手鼓、手镲、云锣等节奏性乐器为先后,依次排为纵队,不仅体现出宗教凝重、神秘、肃穆的风格,也融入了喜庆、欢快的民间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