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民权县程庄镇岳庄村的江淹墓。 (资料照片)
“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这是南朝作家、诗人江淹的名篇《别赋》里的句子,从南朝至今1500多年间,这篇妙笔华章不知让多少重情伤别的中国人怦然感怀,足以显示文学经典的不朽魅力。
秋天的一个午后,披着一身阳光,踏着一地落叶,我拜谒了一代才子江淹的墓地。江淹墓地位于民权县程庄镇岳庄村西,墓地连着农田,四周没有围墙,风吹得周围树木落叶沙沙作响,显得异常空旷寂寥。墓地一亩见方,有墓门、碑楼和土冢三部分组成。北方古典牌坊式墓门和碑楼坐北朝南,青砖灰瓦,八角走兽。土冢顶部杂草丛生,栉风沐雨,飘荡摇曳。牌楼正面牌额上刻有“万古流芳”四字,左边牌楼上方篆书曰“传承文品”,右边牌楼是“遗香翰墨”,背面牌额上刻着“江淹墓”三个大字。墓碑残损,为明朝时所刻,碑额上刻有“圣旨”二字,碑正面刻着“齐醴泉侯丞相江公讳淹之墓”,碑楼上面雕有“笔花常新”四字。
我在江淹的墓前流连,当地人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解当地流传的有关江淹的故事和神秘的传说。午后的秋阳还很强烈,那明亮而温暖的阳光,好像幻化成一股股暖流浸入我的心房。我思绪万千,穿过时空,遥想1500年前江淹那光彩夺目的人生。
江淹,字文通,生于444年,卒于505年,南朝文学家,政治家,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人,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他二十岁出仕,为官清正,不避权贵,仕途坎坷,几度沉浮。江淹十三岁丧父,靠母亲抚育成长。他幼时聪敏好学,《梁书》载“少孤贫好学,沉静少交游”,六岁能诗,十几岁能文,二十岁已颇有名气。他在南兖州刺史任上被陷入狱,奋笔疾书,不卑不亢,慷慨陈词,写下千古绝唱《诣建平王上书》。建平王深受打动,当天释放了他。后来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时,慕江淹之名,自吴兴将其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等职,江淹开始受到重用,此后一路升迁,官运亨通。梁武帝萧衍代齐后,江淹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梁天监四年(505年),江淹去世,时年六十一岁,葬在故里江集村东北约六公里处(今民权县程庄镇岳庄村),梁武帝萧衍“为素服举哀”,谥“宪伯”,《梁书》、《南史》有传。
在中国历史上,围绕江淹一人有两个成语流传下来,其一是“妙笔生花”,其二是“江郎才尽”,这是十分罕见的现象。据《梁书》记载:“江淹少梦见人授之五色笔,因而有文章。”《南史·江淹传》又记载: “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就江淹的文学创作成就来说,他早年和晚年的创作成就悬殊太大,以至让人觉得他的文才尽了。他的名作都是早年的作品,特别是表现他最高成就的辞赋,与鲍照并称“江鲍”,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恨》、《别》二赋当时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外他的诗也受到人们重视,《诗品》说他“诗体总杂,善于摹拟”,江淹拟古诗作能够抓住作家典型的风格,做到形肖神似,在古代诗歌史上可谓鲜有其匹。但总的来看,江淹的辞赋走了创新之路,而诗却喜欢摹拟。
“妙笔生花”和“江郎才尽”这两个成语都与文学创作有关,与自己家乡的文学先辈江淹有关,作为一位致力于文学创作的晚生我也曾对此密切关注,并作过一番调查和思考。此时,站在江郎的墓前更让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一位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作家为什么突然才思大减,写不出佳作来呢?是才华尽失了吗?是没有灵感了吗?还是有其他原因?这的确让后人生出诸多疑问。千年以来,历史上流传着各种说法,有人认为江淹官位日显,处富贵之境而导致文思枯竭;有人认为,他故意藏拙,不让自己的文采盖过同样爱好文学的梁武帝;也有人认为他对当时文坛所追求的风格不满,故而搁笔以示抗议。这些观点都难以圆满解释“江郎才尽”的真正原因。近读李文初《“江郎才尽”辩析》所提供的一些资料,很受启发。归纳起来,我认为导致“江郎才尽”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人生志趣发生了改变,另外也有性格上的因素。这一点从他的《自传序》和书信里可以管窥一二:“自度非奇力异才,不足闻见于诸侯 ……守清静,炼神丹,心甚爱之;行善业,度一世,意甚善之。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仕,所望不过诸卿二千石,有耕织伏腊之资,则隐矣。”
告别江淹的墓地,那高耸的碑楼渐行渐远。那片片的秋叶,也在落日的余晖里飘散。可是我的心仍然追怀和思慕着我崇拜的江郎,那流传千古的锦绣华章仍在我的胸中翻腾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