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传统文艺 >> 商丘曲艺 >> 浏览商丘
精彩推荐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热点排行

河南坠子

2016/5/17 17:53:23 点击数: 【字体: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传入曲种。在全地区发展而又形成以商丘为中心的流派—东路坠子。河南坠子是商丘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据1988年曲艺艺人普查登记,共调查艺人972人,其中坠子艺人为508人,占51. 2%。
   
    河南坠子的产生,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载: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坠子”而得名。一说系由“莺歌柳书”和“道情书”的结合而形成,产生于1900年前后;一说脱胎于“三弦书”,后与“道情”结合,清道光年间已经出现。也有认为莺歌柳书即是三弦书一支,因而,两种说法均可成立。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流行地区和受其他艺术形式影响的不同,又有东路坠子、西路坠子、北路坠子之分。
   
    河南坠子传入商丘地区的情况,尚未发现有文字记载,从诸多艺人的口碑资料得知,是清末与渔鼓道情结合而演变来的。据永城县老艺人座谈会提供的情况,河南坠子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永城县乔破楼村人乔茂先传入永城境内,先在县西部地区活动。其女乔德侠(1903年生)说,她父亲初演唱时,自己踩打脚梆,自拉自唱;后来发展为一拉一唱,即伴奏者踩打脚梆拉弦,演唱者执简板、敲书鼓,边打边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永城龙岗魏庄的吕岳山(艺名立山)怀抱渔鼓,手持简板,有坠子伴奏而演唱,称为“渔鼓坠”。虞城县老艺人张志清(胡明善的徒弟)和胡德胜(胡明善的本族孙子)介绍,虞城县郑集金胡庄的艺人胡明善,约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七八岁时学唱渔鼓道情,二十五六岁(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前后)时,改唱渔鼓坠。1904年出生的虞城县坠子老艺人邢湘云说:“我十几岁时,听了鹿邑县刘老亭的坠子书后,才下决心由道情学唱坠子的。”1879年出生的民权县艺人李明贵,1910年前后常在开封相国寺演唱渔鼓道情,他看到坠子很受欢迎,就学唱坠子,后在睢县、民权、杞县一带很有名气。睢县的马至川1864年跟鹿邑县的景明生学唱坠子。商丘县的部分农村至今还有把坠子称为道情的。
   
    民国时期,商丘地区的河南坠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演出阵容,并形成以商丘为中心的东路坠子流派。一批造诣深、影响大的艺人相继出现。商丘县的张志坤曾在济南同谢大玉同棚演出过,在天津与乔清秀、徐二玉多次接触,学到不少演技和曲(书)目,他演唱讲究,有名人风度,被誉为“活张飞”、“翁倒山”;其女张大贵曾受过徐二玉指点,并吸收了梨花大鼓、京韵大鼓的一些韵昧及其他艺术的唱功特点,演唱细腻,缠绵抒情,催人泪下,观众说:“南会到北会,要听还是张大贵。”被称为“坠子文状元”。刘宗堂之女刘世红因长得白,有“白妮”之称,她善于钻研,大胆吸收,不仅引进民歌小调,而且引进豫剧、越调、曲剧、柳琴等剧种的唱腔,有时甚至运用黑头唱腔,声震曲棚,令人振奋,被称为“坠子武状元”,送外号“绿钢皮”(因她演出时常穿一身绿旗袍,演唱火爆,口快如刀,似绿色的火车车厢,故送此美称),并有“东集到西集,谁不知道绿钢皮?”之说。“文状元”,“武状元”,加上唱得好,长得俏”的王玉兰、王玉凤俩姐妹,成为“四大名旦”、“四大家族”。同时,商丘县的四大名将李凤鸣、范治堂、艾永贵、艾宝连,虞城县的胡明善、胡二妮、邢湘云,夏邑县的彭晓山、张汝汉,永城县的邵元振、乔德侠,民权县的李明贵、王世显,柘城县的王孝忠、赵连科、马忠臣,宁陵县的李永高、王志家,睢县的徐振东、马至川、陈富贵等,都是各响一方的坠子名宿,他们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很受欢迎。
   
    河南坠子艺术在这么多的艺人不断学习和钻研中,迅速地和本地区的口音方言、风俗人情、民曲小调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韵味的东路坠子流派,并在皖北、苏北、鲁西南等地传播。商丘地区八县一市,除睢县、民权县部分乡镇受中路坠子的影响,而具有东中两路坠子的特色外,其余广大地区都属于东路坠子。
   
    东路坠子,又叫下路坠子。以柔美、缠绵、细腻、善于抒情为其艺术特色,其唱腔大都起在眼上,落于板后,拖腔的小腔弯儿,优美动听,曲调多为下行式,伴奏者不用脚梆,唱腔和唱词道白富有豫东的乡土气息(其唱腔特色详见音乐部分)。在演唱时,唱者手持简板,作为击节,伴奏者拉坠胡,平时的演出形式基本上是一拉一唱,也有二人对唱的,称“对口坠子”,建国后也有多人合唱的形式,乐器也有所增添。坠子的音乐曲调属于板腔体,同时也保留了一些渔鼓的常用曲调,主要板式有,[引子]、[平腔]、[大寒韵]、【小寒韵]、[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大过门]、(小过门]、[截字韵]、[金勾挂]、[大五板]、[小五板]、[快扎板]、[扬子腔]、[紧板]、[慢板]、[快板]、[飞板]、[垛板]、[散板)等。但其板式多变,不规范。特别是有许多艺人在演唱大书时随意性很大,时有大段的豫剧、大平调、二夹弦、曲剧等唱腔即兴唱出。其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有时也有三字句和长短句交错运用。短篇曲目以唱为主,夹少许道白,一般有固定的唱词,称为“死口书”;中长篇书目有说有唱,大多根据情节的需要,临场发挥,一般无固定的唱词和说白,称为“活口书”。
   
    建国后的五十年代,由于党和政府对曲艺艺术的高度重视,东路坠子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演出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整理改编和创作的曲(书)目不断涌现,演唱新秀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其中颇有成就和影响的有“唱得好,长得俏”的邢玉霞,获全省会演优秀演员奖的尤桂琴,曾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将士的吕明琴、戚桂芝和弦手段养明,“身段美,唱得甜”的宋爱华,还有全国驰名的徐玉兰(徐大玉之女)等等,都继承和发扬了东路坠子的艺术风格,使这一流派声名远播,广为流传,呈现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坠子艺术和其它曲艺艺术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艺人的演出活动被禁止,不少老艺人被戴上“曲霸”的帽子而受到批斗下放,甚至失去了生活的自由。名艺人马艳秋就是因此被迫害致死的。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党政部门的职能得以恢复而走上正轨,传统曲(书)目逐渐开放,艺人又开始了演出活动。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加强了对艺人的组织和指导,多次举办会演、调演和比赛,又为东路坠子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由于要登上大舞台,要上电视,坠子艺术在唱腔设计、乐器伴奏、美术和服装道具等方面,开始进行改进和革新,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河南坠子的门派辈份排字和渔鼓道情相同,都是按道教的百字谱排列的。坠子的主要曲(书)目也多来自道情和其它曲种。东路坠子的主要传统书目有《大西厢》、《九美图》、《下南唐》、《天宝图》、《张廷秀私访》、《孟丽君》和许多的公案、长枪类大书;,曲目主要有《小黑驴》、《偷石榴》、《师婆子下神》、《小尼姑哭五更》、《于婆劝架》、《王婆骂鸡》和《红楼》、《三国》中的段
子以及反映吕蒙正事迹的一些小段。主要现代曲(书)目有《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血海深仇》、《拾棉花》和一些歌颂雷锋、焦裕禄等英雄模范的段子。
   
    东路坠子的长篇大书颇有特色,素有“东路书西路段”之说。有的大书一唱就是几十天,紧紧扣住听众,小段只是用于开书前的垫场。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评书上一条:清音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