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大鼓,本地曲种。商丘地区主要曲种之一,是仅次于河南坠子、豫东琴书的第三大曲种。据1988年艺人普查,大鼓艺人占艺人总数的16. 4%。《音乐知识辞典》附录四《全国曲种分类表》中,即有“豫东大鼓”这一曲种。豫东大鼓的渊源,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载,鼓儿词“是河南早期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不用丝弦伴奏。只用小鼓(或战鼓)、犁铧片(或檀板、简板)击节演唱。有吟有颂有说有唱,因唱腔的尾音多鼻音带哼字,故又叫‘鼓儿哼’。豫南、豫东地区多用战鼓,因而又叫‘单大鼓’或‘大鼓’。鼓点儿有:紧急风、长流水、五鼓二板、凤凰三点头、蜻蜓点水等。由于流行地域和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唱腔又有区别。据艺人传说,它与道情有较密切的关系。”其何时在商丘地区出现,尚无文字记载可考。据长篇小说《歧路灯》关于鼓儿词的描述,说明在清康熙年间开封就已有了鼓儿词这一曲种。其在豫东地区传播之后,与本地区的风土人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豫东大鼓。从大鼓艺人唐志彪的一首上场诗可见一斑:
人要有了又胖又白(音呗),
吃的又好穿的又得(好、美、舒适的意思)。
借钱五十这个主儿给二百,
他说明天我就给,
这个主儿说,你给我是谁哈。
人要穷了又瘦又黑,
吃的又不好穿的又不得。
借钱五十这个主儿一个都不给。
门前站站,好户儿说,你踩了我的粪堆。
家后溜溜,好户儿说,你想挖窟窿做贼。
穷孩子跟他犟犟嘴,
叫他抓住揍几捶。
(据开封老艺人王元伦回忆)
这种方言土语在豫东大鼓中被广泛运用,在豫鲁苏皖一带使人倍感亲切,故其影响地域较广,且至今兴旺不衰。
现在流行于商丘地区的豫东大鼓,虽与汉代产生于商丘的《睢阳曲》有着某些相似的唱词结构形式,但却无连续性的历史记载或文字根据来证明其渊源关系,而只能从艺人的回忆中,见其近代演变的情况和历史流传的点滴。
据永城县老艺人座谈会提供的情况,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永城县已有了大鼓曲种。一些大鼓艺人在条河、芒山、薛湖、茴村等地活动演出。夏邑县的大鼓也是艺人能回忆到的清光绪年间就已有了的,现已有五代传人和师承关系。虞城县坠弦琴师席成华讲:“我听大鼓艺人、清光绪年间人朱志起说,他二十岁从艺一开始就唱大鼓。”据商丘县老艺人共同回忆,清光绪年间,陈云亮唱《列国》,邓志道唱《黄九龄找父》,他们已是商丘县的著名大鼓艺人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豫东大鼓在流传发展中,涌现了许多艺术造诣深、影响大的艺人,他们为大鼓艺术献出了毕生精力。永城县的刘福昌(1902年生)在永城保安山奶奶庙会上,被丰县、沛县、萧县、砀山、宿县、永城、夏邑、虞城等县的到会艺人誉为“大鼓状元”。民国年间,夏邑县形成了以唐志彪、唐志军、唐志修为代表的唐派大鼓,被群众称为“唐家三盘鼓”。他们的演唱激昂奔放,节奏轻盈,高低兼备,富于变化。民国末期,虞城县出现了著名大鼓艺人梅春田、梅春才、梅春海,被誉为“梅家大鼓三杆枪”,他们的唱腔动听,偷字闪板运用巧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涌现了牛秀丽、莫红梅等大鼓女演员,她们勇于创新,唱腔优美,并吸收豫剧、花鼓和其他艺术的一些调门腔弯,使大鼓的唱腔更为悦耳动听,并摒弃了原来的“绵羊腔”,很受群众欢迎。曾在省、地的多次会演、调演中获奖。
豫东大鼓为“单大鼓”。即只有一人演唱。本人同时伴奏,一手击鼓,一手打板。原多为大战鼓,现多改为小扁鼓。原为坐唱,后又发展为站唱,并加入较多的表演动作。其板式主要有:慢二八、快二八、五板、垛子板。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也有“三字嵌”、五字崩”等的垛子句。词句结构比较随便,六字句、八字句、十字句都能唱。
豫东大鼓的曲(书)目原以武侠、传奇类为主,也有公案讲史类和生活小段。主要传统曲(书)目有《列国卧虎山》、《汉八义》、《封神演义》、《西游记》、《剑侠奇中奇》、《金鞭记》、《明末
奇侠》、《三侠五义》、《王小赶脚》、《四大京》、《仙女配》和一些三国段子。现代曲目有《解放徐州》、《智取沈阳》、《四十八把***传》、《三催劳模》、《计划生育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