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无情 人有义 血更浓
八年枕戈待旦 水上义务救援 两次骨髓捐献 爱心延续永远
——记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队队长黄伟
黄伟,男,46岁,汉族,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队两个民间公益团体的发起人、队长。
救援纯义务 爱心无价码
黄伟是一名冬泳爱好者,长年在自然水域游泳,也因此有机会亲眼目睹许多溺水事故的发生和天价捞尸的悲哀,溺水者的家属突然面对痛失亲人和挟尸要价的双重打击,他们绝望的眼神和无奈的选择,激发起黄伟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2008年5月,黄伟发起成立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并向全市人民庄重承诺:“义务救援、不收钱物、出现意外、后果自负”。这是道义的担当,更是豪迈的宣言。
为了恪守这句承诺,此后八年多的时间里,3100多个日日夜夜,他始终保持着手机的畅通,随时接受求助,哪里发生溺水事故,立即赶赴现场,从没有耽误过一次。
为了恪守这句承诺,他从此不再属于家人。不管是八月十五、大年初一,还是老人孩子过生日,多少次万家欢聚、共享天伦的时刻,只要有险情,无论是跃入水中挽救落水者生命,还是钻进阴森冰冷的水底,搜索溺水者的遗体,他总是冲锋在前。
为了恪守这句承诺,他的身上就没有断过大大小小的伤口。救援中,水下锋利的玻璃、坚硬的石块、杂乱的树枝....都会成为伤人的利器,他曾经因此九次负伤。
八年来,黄伟带领着80多名队员,配合省市海事局、110指挥中心,以及接受群众求助,救援队的足迹遍及鲁豫皖三省,参与义务救援424次,挽救60人生命,打捞出溺水者遗体300具,打捞群众财产价值700多万元。
从一次次惨烈的救援经历中黄伟发现,溺水死亡的大多是青少年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经过认真思考,黄伟决定开展水上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他带领队员走进农村,走进学校,走上课堂,给孩子们讲解水上安全知识,用救援队所经历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八年中,他们对全市486所学校普遍开展了水上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80多万张。黄伟始终坚信,一次宣传就可能避免多次事故的发生,敲一次警钟,孩子们就能多一分警惕。随着宣传的深入,商丘市区内溺水事故逐年减少,2016年度较往年减少50%,其中梁园区境内达到零事故。
很多次完成救援后,遇难者家人会拿出钱和东西表示感谢,都被黄伟拒绝。有人不理解,问黄伟:“你们跨省跨市救援,跑了这么远,产生了这么大的费用,为什么不收费呢?合理收费是应该的。”黄伟回答:“我们是一个民间组织,在我们眼中,只有溺水事故,没有省和市的界限。一次救援,收他们几百元,只是够我们的车费和饭钱,家属肯定能接受。但对我们来说,这次救援就有了一个价格,我不想给我们的行为贴上价签,我们的爱心是无价的。”
血本浓于水 捐献传佳话
对于黄伟来说,奉献路上永无止境。除了水上义务救援之外,他还在多个领域拓宽自己志愿服务的范围。2013年6月,黄伟组织救援队中符合年龄条件18到45岁的14名队员一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4年9月5日,黄伟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成功采集造血干细胞187毫升,捐献给北京的一位白血病患者,成为河南省第446位,全国第443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与此同时,他把单位奖励他的2000元奖金捐给了救援队,把省红十字会转给他的5000元误工费捐助给了来自永城农村,因家庭困难准备放弃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赵鹏。
2014年12月,黄伟召集商丘市区内居住的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立了商丘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队。旨在由捐献者组建,为捐献者服务。他说:“今后,我将把宣传、引领、带领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捐献者队伍当做自己的一种责任。只有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多了,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服务队组织13次采血备案活动,招募捐献志愿者600多人,给白血病患者带去了更多重生的希望。
2016年3月21日,黄伟再次接到中华骨髓库通知,他曾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的白血病患者因治疗需要他再次捐献淋巴细胞。黄伟当时就回复了五个字:“救人救到底!”
随后黄伟跟随商丘红十字会的同志去医院体检,发现血糖、血脂、血压等好几项指标都非常高,不符合捐献条件。黄伟告诉红十字会的同志说:给我点时间。回去以后,他就制订了节食计划,加强锻炼强度。经过65天的坚持,他累积暴走700多公里,游泳120多公里,瘦身8.5公斤。再次体检,一切指标正常。2016年5月26日,黄伟在河南人民医院成功提取淋巴细胞50毫升。成为先捐献造血干细胞,再捐献淋巴细胞的商丘第一例,河南省第三例。
一句承诺,八年坚守。一路走来,黄伟恪守着自己的诺言,收获了健康,收获了快乐,收获更多的是感动。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连续五年被国家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社会搜救力量突出贡献奖”,2012年被中宣部指定为 “全国学雷锋先进典型”。黄伟个人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5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第二届感动河南交通特别致敬人物”、“中华骨髓库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省内外多家媒体多次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