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唐耐成剪花花争艳,剪燕燕如飞。这高超的技艺归结于她对生活和自然有着深入细致的观察和领悟,可以说她心中有风景,胸中有丘壑。她剪纸事先不在纸张上作任何构图与标记,全凭经验和灵性,将现实生活的“真”细剪成艺术的“美”,所出作品构图极尽巧妙,“画”面极其灵动,线条疏密有致,再现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感染力,以及高尚的审美和精湛的技艺。
如今唐耐成老人已白发如雪,但她的心灵依然年轻、时尚。她从不用老眼光看待新时代,不拿守旧心态拒绝新事物。所以她的作品都能紧跟时代,表达新事物、新生活。上世纪50年代,她创作出剪纸作品《大跃进》,荣获安徽省剪纸大赛优秀奖。上世纪60年代,她在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处就享有“神剪”美称,主要作品有《百鸟图》《百蝶图》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她用手中的剪刀真实再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和淳朴的乡情民风。她的剪纸作品《百鸟图》《百蝶图》《岁寒三友》等在2005年的“商丘文化温州行”活动中,获得民间工艺美术“剪纸”金奖。继之而来,唐耐成又被授予“商丘市著名民间艺人”“商丘市艺术大师”“河南省文艺家协会会员”等称号,“巧手唐”“神剪唐”的名字随之叫响了中原。她的作品多次在省内外获金奖,很多还被国外的专家收藏。
一种优秀非遗,不仅要传承有序,而且要能薪火相传。而今,和柘城秀山泥人李一样,唐耐成剪纸也后继有人了。唐耐成的女儿胡明正式成为唐耐成剪纸的传承人,并立誓把这门艺术学好、学精。得唐耐成真传,胡明剪纸技法日臻成熟,花、鸟、虫、鱼、龙、凤等都是一剪而成,人送美誉“一剪成”。在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共捧回10个金奖,胡明是其一。
有传承,只是让艺术流传下来;有创新,才能让艺术生命永恒。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非物质遗产剪纸艺术传人,胡明在继承唐派剪纸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生活,巧妙构思,抽象、夸张地将万物的千姿百态、神韵气魄、大自然之美融入到作品之中,更别出心裁地用童话般的图案展现其审美和想象,行剪如流水,出神入化,堪称一绝。在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期间,她现场表演了《龙凤呈祥》《蝶恋花》《虎头》等作品,国内外众多新闻媒体记者现场看完她的剪纸技艺后,惊叹她的剪纸技艺真是巧夺天工。
一种纸艺的精神旨归
流沙河说了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商朝留下甲骨文,周朝留下青铜器,汉留墓室魏留碑,唐留丝麻宋留瓷,明清两代留建筑,还有许多家具。我们能留下什么呢?纸张百年腐朽,塑料十年老化;墨水久而褪色,照片久而错影;钢铁锈蚀归土,水泥崩解成尘;人造纤维变脆,玻璃用品打坏,诗与文学比家电更短命。千年后考古,后人会认为我们一无图书,二无用具,三无衣裤,四无影录,五无机器,六无工艺,七无住房,八无手迹,九无棺椁,十无尸骨,呈现出浩劫后可怕的荒凉。”
就是,和字体的不断简化一样,社会也越来越精简、简单。较之以往,我们能“留下”什么?想想,传承和创新的提出,太契合我们这个文化大国和文化复兴时代的本质和要求了,明确了这个时代能做什么,还有怎么做。
传承留下了文化!创新留下了精神!所以,唐耐成剪纸作为一项优秀非遗的价值,就在它传承和创新之后彰显出来的精神旨归。
2012年夏邑召开第一届长寿文化艺术节,胡明连天加夜精剪出一幅《二龙戏珠》,寓意为:《二龙戏珠》隐含夏邑地标景点天龙湖的一个传说,作品中间一颗明珠,预示夏邑是长寿之乡,周围五只蝙蝠,寓意五福添寿。胡明说:“中国夏邑长寿节是老百姓的节日,老百姓要长寿、安康、幸福,内涵就在这儿。”
2007年11月,胡明携母亲的百余幅剪纸作品参加了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日本埼玉县举办的“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民间艺术作品交流活动。据悉,参加活动的作品都是出自中原工艺美术家之手,代表了河南省最高艺术水平。唐耐成作品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国际友人的高度称赞。正是这次中日民间艺术作品交流活动,触动和增强了胡明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信心,也坚定了她立志传承母亲剪纸艺术的决心。
2008年,百年奥运来了,全国人民喜迎奥运的沸腾景象,让唐耐成、胡明母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拿起剪刀。经过精心构思,母女俩创作出了富有豫东特色的剪纸作品《迎奥运》。胡明对这幅作品的寓意是这样诠释的:“商丘是一座古城,商文化源远流长,我就在作品周围剪上松树,表示商丘商文化万古长青。作品中间“商”字雕塑,寓意商丘820万人民喜迎奥运会召开。右下角是商祖王亥手指古城商丘,右边是两只被放飞的和平鸽,在和谐的气氛中展示商丘日新月异的发展。”从当年4月份开始,两人还历时3个月创作出两幅刺绣作品,《同一个梦想》和《庆奥运》。作品《同一个梦想》由民间4种花和一个奥运五环构图,梅、兰、竹、菊4种花代表黄白黑棕4种人,4种人同一地球,同一个梦想,五环代表五大洲。2008年春节前,唐耐成还创作出剪纸作品《大团结》,送日本展出,河南电视台国际部专题片花《民间艺术相约东赢》隆重播出。此前,四川大地震后,母女俩还创作了剪纸作品《吊念》《汶川加油》等,以此表达对地震灾区人民的牵挂和祈福。唐耐成母女表示,能用自己的特长为社会为艺术做点事情,是她们一生的荣耀。
一种民间艺术,只有反映民间万象,融入时代主旋律,才有价值,才有可能流芳下去。的确,没有一样文化艺术可以“活”在生活之外、社会之外和时代之外,都要表达生活真谛、社会变革和时代强音,才有永不枯竭的艺术源泉,以及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而这也正是唐耐成剪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启迪,正是这一项优秀非遗所张扬出来的精神旨归。一项有精神和思想的非遗,或者说一种有精神和思想的纸艺,即便纸张腐朽,但精神和思想不灭。策划/张浩哲 文/记者 班琳丽【原标题:唐耐成剪纸:纸上谈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