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商丘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商丘

倒糖桌

2013/11/8 18:03:23 点击数: 【字体:


倒糖桌

倒糖桌


    11月5日是农历十月初三,距立冬还有两天的时间。上午的阳光暖暖地照射在人们的身上,稍微享受一下这阳光,就会让人产生些许的倦意。

    家住梁园区张阁镇董楼集的刘克印,这天上午却没有这么多闲功夫去享受这些阳光。作为远近闻名、独此一家的“糖桌”艺人,老刘这天上午有一个52件的大糖桌要倒。

    糖桌是豫东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主要使用在老人过寿、婚嫁、丧事方面。其形式是将熬的黏稠的糖汁倒入模子里,塑造出诸如宝塔、屏风、寿桃、人物、狮子、鸡、鸭等形象的糖人。为什么叫其是糖桌而不是糖人呢?因为这些具有浓厚仪式色彩的糖人,根据仪式规格的大小,会按照一定的数量摆放在桌子上。单个的糖人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要突出其集合概念而称为“桌”。今年58岁的刘克印制作糖桌已有42年了,手艺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

    因为顾客订的是52件婚礼用的大糖桌,刘克印早上8时就开始熬糖了,15斤白糖再混合一些红色的食用色素,前后熬制近2个小时,期间要不停的查看糖汁的黏稠度,适时的调整火炉温度。熬制糖汁的同时,刘克印的老伴儿在屋子外面洗磨具。这些磨具使用时间长的已有十几年了,使用时间短的也有三五年了。洗磨具不仅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也是防止灌入的糖汁粘黏在磨具上。

    糖汁熬好后,需要经过一个短时间的降温打沙的过程,就是用棍子连续搅拌糖汁,使其温度下降,进一步增加糖汁的黏稠度。然后,就是将糖汁倒入磨具中。这也是“倒糖桌”这一名词的来历。等到糖汁在磨具中干透,就可以将磨具拆开了。如此,一件做工朴实、细节精美的糖桌工艺品就做好了。

    老刘的糖桌虽然远近闻名,但因为糖桌的使用对象正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少,所以老刘的活每天也不太多,比如这天就一家。虽然忙的时候一天能做八九桌,但是没有生意的时间却也越来越多了。另外,随着白糖成本的提高,现在一桌糖桌的利润已经非常小了。如今,家里大部分的收入还是来源于那间五金铺子。对于倒糖桌未来的命运,老刘没有很大的抱负,他说自己能做到什么时候就做到什么时候,孩子在城里都有工作,所以也不希望他们能继承自己的手艺。图/记者 石 松 文/记者 祁 博【原标题:倒糖桌】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2013年11月8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