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三门峡

探访茅津古渡 寻觅时代变迁的印记

2016/1/15 15:10:34 点击数: 【字体:

探访茅津古渡 寻觅时代变迁的印记

昔日热闹的茅津古渡如今人烟稀少

探访茅津古渡 寻觅时代变迁的印记
 
宋师傅和姬师傅再对机船做日常维护

探访茅津古渡 寻觅时代变迁的印记
 
 2011年河南省文化厅为张君厚老人颁发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证明
 
  曾经的渡船,已“失业”20余年
 
  茅津古渡也叫会兴渡,距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茅津古渡自秦至唐,均为黄河漕运的重要码头。历史上,茅津古渡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故事,唇亡齿寒、假虞灭虢等历史文化典故就源出于此。茅津古渡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其中,以茅津古渡最为著名。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会兴镇的茅津古渡,眼前一片萧条景象,码头上人烟稀少,六七艘锈迹斑斑的铁船孤零零地停靠在岸边。附近村子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来这里最多的就是一些游泳爱好者,每天大约10余人在渡口附近游泳。自1993年12月,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后,这里的船运基本上就停止了,只是偶尔能看到几名附近的村民走动,其余时间,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来。”
 
  记者看到停靠在河边的一艘铁船上,两名身着绿色上衣的船员正在工作,一位姬姓船长告诉记者,平时这些船上只有3名船员负责船只的日常维护。码头停放的这些船中还有一条是刚从黄河对面拖过来的,大部分铁船已经很久没有下水行驶过了,有的船已在茅津古渡停放了二十多年。”
 
  会兴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的一名姚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茅津古渡,会兴村曾经非常热闹,那时过往的行人和商人很多,村里人靠茅津渡口做些运输、小买卖,一度带活了附近的经济,可如今,原本通往这里的宽敞马路到茅津古渡就变成了“断头路”,再也没有过去的繁华景象,只能从那些船上的斑斑锈迹,寻访当年的繁忙与喧闹。
 
  仅有3名船员,最年轻的船长53岁
 
  白合印今年66岁,60年代时曾在茅津古渡打散工,为来往船支装卸沙子,后来虽然不在这里工作了,但时不时还会回来看看。对于茅津古渡,他有着特殊的感情,并亲手绘制了60年代茅津古渡及会兴镇的地图,保留至今。
 
  说起茅津古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他历历在目,“茅津古渡在60年代时主要使用机动拖轮,80年代使用钢壳机船。1964年,从会兴西街往西修建了通往渡口的柏油马路,1982年,修正码头,建成一号低水位码头,二号和三号是高水位码头。会兴渡口从此风雨无阻,渡客和车辆,随到随渡,彻底告别了靠人力、风力的木帆渡时代。直至1993黄河大桥建成通车,茅津古渡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今年已经53岁的宋师傅在渡口做船长已有20余年,但却是这里最年轻的船长,他说:“过去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船员也多,高峰时仅一家航运公司就有100多名船员。我们单位从前也有10多名船长,渡口萧条后,有人转行,有人已经退休,现在只剩下3名船员了。”
 
  “过去的船员都是以船为家,每天吃住都在船上,现在虽然不像以前那样,但内河的船员是非常辛苦的,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没什么前途,也赚不到钱,从90年代中旬开始,我们单位就再也没有招收过新船员。”宋师傅说。
 
  高峰时,每天要摆渡数百人过河
 
  几经辗转,记者找到了曾在茅津古渡做过船工的张君厚老人,现如今他已经是82岁的高龄了,居住在会兴镇会兴村。1975年,张君厚在修船时,不慎从船上跌下,腰部摔伤,虽然经过治疗,但依然落下了毛病。从那时开始,他每天都要吃止痛药来缓解伤痛。说起当年在茅津古渡做船工的日子,张君厚告诉记者,那里有他很多回忆,对于茅津古渡,他有着说不完的话。
 
  据张君厚介绍, 1949年,只有16岁的他迫于生计,在茅津古渡作纤夫,跟着一艘木船在黄河两岸来回摆渡。“那时,黄河上都是木船,整个渡口大概有七八艘木船,每艘木船能坐七八十人。每天要往返黄河两岸四五趟,有数百人在渡口等候过河。木船摆渡时全靠人力驱动。行驶前,需要大概10个人先将船逆水向上拉约两三里的距离。”张君厚说。
 
  张君厚告诉记者,旧社会时,并没有船工这个称号,大家都给船工叫“船拐子”,而且船工的地位很低,属于“下流人”,按照旧社会的说法,“车(车夫)船(船员)店(店小二)脚(脚夫)衙(衙役),无罪也该杀”。船工这个称号是解放后才有的,从那时开始,船工的情况才有所好转。“196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分配给我一条机船,不用再作纤夫,开始做船长,从那之后,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些。”
 
  渡河过三关,老船工再现黄河号子
 
  1956年到1960年之间,张君厚开始从三门峡大坝附近向茅津古渡运送石膏等材料,“由于船自东向西是逆水行驶,全靠我们这群纤夫向茅津古渡拉。一艘木船能拉大概5吨的货,需要10个纤夫拉上最少10个小时才能完成运送任务,一路上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饿了就吃点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就喝点黄河岸边的泉水。”张君厚说。
 
  “船在黄河上行驶,要经过非常险要的三处关口。第一处关口,在黄河中间有一块大石头,大概有十余平方米,河水被分为两部分,船需要从靠近河岸的方向通过。路过此处,两艘木船要先停靠,船上的纤夫集中到一起,20个人先将一艘木船拉过去,等到这艘船完全通过这道关口后,再去拉另一艘船,仅是通过这道关口,我们就要拉上近一小时。第二、第三道关口的坡度很大,流速快,需要我们跪在河岸上的石头缝中,然后一步一步地慢慢往前挪。”张君厚说,因为过去长年跪在石头缝中拉纤,膝盖上的淤青严重,到现在仍未消除,说话间,张君厚老人拉起裤腿,让记者看他膝盖上残留的伤痕。
 
  “拉纤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一路上我们就喊着黄河号子给自己鼓劲,如果通过急水流或者河岸上的路难走,我们就喊长号‘歪嚎’,三步一声;如果经过缓水带或者路相对好走,我们就喊短号‘歪嚎’,二步一声,大家一起跟着黄河号子走。”情绪激动处,张君厚老人还站起来向记者展示当年如何拉纤,如何喊黄河号子,当年他们拉纤时的场景仿佛浮现在记者眼前。
 
  2011年,河南省文化厅向张君厚老人颁发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的证书。“我们这批老人退休后,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会喊黄河号子了。”说起这些,老人不免有些遗憾。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黄河金三角时报(2015-10-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