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三门峡 >> 走进三门峡 >> 印象三门峡 >> 浏览三门峡

余秋雨三门峡印象记

2013/4/15 18:51:22 点击数: 【字体:


余秋雨三门峡印象记

余秋雨感慨地触摸着仰韶村遗址几千年的灰土层

  和风微凉,初晴后阳光细细洒在肩上。站在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山坡上,目光稍作停顿,余秋雨拾阶而下,健步如飞。

  “站在这里,感觉真的很好,时光好像回到了五千多年前。”仰韶村遗址周边村舍杂树簇拥,黄白菊花大朵大朵绽放,静静传递红土地上的芬芳。

  11月7日至8日,着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应邀前来三门峡讲学,先后进行了文化建设报告会,参观了虢国博物馆和仰韶文化博物馆。

  尽管以前没有来过三门峡,但65岁的余秋雨对三门峡并不陌生。“三门峡因为水利工程,在我的童年时代已经如雷贯耳,那时我还在浙江农村读小学。”老子在函谷关着写《道德经》、黄帝铸鼎于此,仰韶文化在这里发现……谈到三门峡,余秋雨不吝赞美之辞,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我对这块土地崇拜已久,这里对中国文化的奠基作用很清楚,是中华文明的奠基地。”

  地图上那些耳熟能详的地方近在身旁,余秋雨表达着一位学者的睿智和情怀。未及拜访函谷关,余秋雨在7日下午举行的报告会上还是旁征博引,抒发自己心中的向往。余秋雨说,老子在函谷关着写了《道德经》。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人没有缺失,其中最伟大的是老子,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也是老子。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翻译最多的着作是《圣经》和《道德经》。他说:“其他哲学家都是国家性的,只有老子是世界性的。”

  建筑、陈列、国宝重器、地下军阵……在虢国博物馆,美轮美奂的观赏内容令余秋雨大为倾倒。他称赞这里的玉器陈列很精美、很独特,令人震撼。

  走进仰韶村遗址,沿着通道前行,裸露的灰土层截面蕴含着丰富而神秘的信息。余秋雨注视着深浅不一的层面,细细分辨,轻轻触摸,沉静无语,穿越古今的时空之门仿佛瞬间开启。

  90年前,瑞典人安特生在这里的考古发现,震惊了世界。90年后,这里最直观地浓缩着中华文明的DNA。余秋雨认为,19世纪初,眼看着中华文明高山将崩、大厦将倾,诸如发现仰韶文化这样的考古大事件,意义非凡。“这好比一位武士在备受欺凌之后奄奄一息地倒下,但就在此时,突然听到了美丽而响亮的童年歌声,又踉踉跄跄地站起身来。”他说:“仰韶文化的发现,就是我们民族童年的歌声,使一个壮士重新站立在地球上。”

  阳光透过玻璃,散射在展馆内,映照在灰土层内夹杂的陶片上。沐浴着暖阳,余秋雨疾步走到人群前面,一个人在通道之上静静感受,喃喃低语:“好,真好!”此时此地,长长延伸的灰土墙是这位着名学者唯一的背景。远处有行人闪过,余秋雨沉浸之中诗意地感慨:“那是这里原始人的身影!”

  行色匆匆,余秋雨却对三门峡情有独钟。他认为,世界几大文明中没有中断,发展到现在还依然虎虎有生气的只有中华文明,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的起步奠基工作做得好。他说,世界上参与文明奠基的地方其实不多,在奠基的过程当中,三门峡这块地方,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通道、大舞台。

  “你们现在的博物馆,我觉得非常非常好。”余秋雨说,这里是仰韶文化的发现地,有很多重要人物活动,也是一座城市的骄傲。

  “三门峡的文化建设该怎么做?”余秋雨说,文化是变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看中国精神要看千家炊烟、万家灯火之间的守望相助。对于我们文化的种种遗迹,要以巨大的责任感去保护。中华民族重要的起点在这里,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中国人到这里看,我们文明的奠基处现在山水丰美,遗迹保护得很好,这是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温暖的人文情怀,睿智的思想表达,强烈的文化担当,这就是一种大家风范。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三门峡人民政府(2011-11-0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