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选中“出杆”,全家人都忙碌着为孩子“装扮。 记者房琳通讯员闾斌摄影
——灵宝两村落“斗骂”社火几千年演绎文化奇观
“麻将馆、炉子暖,里面坐了一大片;香菇棚里没人管,寨上搁了一堆子碗……”这是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三晚上,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西常村村民前往邻村东常村“骂社火”的骂词,骂时锣鼓助阵。
按规矩,东常村村民只能听不能还口,他们只能在心里暗暗使着劲,为次日晚到西常村“骂”做准备。
据西常村社火委员会会长樊天社介绍,正月里,东、西常村的村民白天仿用轩辕黄帝的金刚仙箕天兵出师布阵法,千人盛装列队表演,晚上又组织耍骂队伍交替前往对方村子里指名道姓地挑骂,骂贪官污吏,骂歪风邪气……其中涵盖斗文、斗武、斗巧、斗富、斗丑,为外地社火所不具备,被誉为“天下奇俗骂社火”。
这一大俗大雅的民俗文化,继2007年跻身省级非遗,目前正准备申报国家非遗。
夜幕下、寒风中,万人围观“骂社火”
西常村的夜,活泛起来。
2月13日晚饭后,村腹地一家餐馆前的马路上,人山人海。路两侧平房顶上也站满了人,人群里除了东西常村的村民,还有周边乡村赶来看热闹的村民,总人数上万。
他们正兴奋地等待东常村“骂家”,指名道姓骂西常村里有头有脸的人。
晚上8时,一支“夜征”队伍准时来袭。
只见一人骑着枣红大马飞奔而来,进了人群并不减速,硬生生地劈出一条道,将至尽头时策马扬鞭、扭头再来,很快闯出一片场子。
紧跟着,东常村的几个年轻人,拿着枣刺枝驱赶人群,把场子摊大。
有了场子,锣鼓队趁势而入,紧随其后的一辆三轮车载来四五位东常村村民,他们是“骂家”,今晚的主角。
几声冲天炮后,大戏正式开演。
“抬头往西看一眼,红文开个大药店,红文药是真真好,大病小病治不了……”、“西常有个集贸城,有那一段路不行。抬脚一走颤又颤,不小心把泥埋脚面……”
“骂家”反穿羊皮大袄,一手执骂词,一手拿话筒,用灵宝方言喊唱。唱词押韵,七字成一句,两句一停顿,其间锣鼓响一个节拍,喊唱继续。骂者翻页时,会用话筒招呼锣鼓队“打家伙”。前一个人骂累了,念一句过渡的唱词,把话筒递给下一个人。
当夜寒风阵阵,站在平房顶上的村民不停地跺着脚,但少有人提前离去,大家脸上带着兴奋和期待,不时鼓掌、哄笑。
晚上9时35分,唱词从骂地痞流氓、歪风邪气变成了骂西常村村干部,把大戏带到了高潮。
一台戏的高潮,往往意味着结束。晚上9时50分,东常村人谢幕完,掉头离去,毫不拖拉。
千人盛装列队,“拜请”求骂
东常村的“骂”,是西常村“拜请”来的。
2月13日下午2时许,西常村村部大院内,以孩子为主的芯子队正精心准备着。
芯子是把四五岁的儿童装扮成各种人物,固定在铁芯上呈现惊险优美的造型。一般一个芯表现一个剧情或寓意,有一人芯和双人芯等。
杆芯上的孩子身披古装行头,脸涂胭红,打扮成各式造型,“挂”在杆上不能活动。孩子们似乎有些不情愿,但身旁的家长们却不停地给他们加着行头。
一个叫刘梦露的孩子不停地打着哈欠,泪痕挂在脸上,手没法动不能擦,只得无奈地发呆。他们都是西常村“拜请”队伍的一员。
下午3时30分,“拜请”队伍出发,路线绕东常村一周。
队前三个青壮年,一人驾一匹枣红大马开道,引着锣鼓队、秧歌队、芯子队,杆芯上的孩子们刚才还一个个老大不情愿的,现在脸上都挂着自豪的笑。
“拜请”队伍里还有一位身穿羊皮袄的村民,担着两个箱子,上面写着东常村的四个人名。
围观村民说,能写到箱子上的名字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没有影响力,掏钱也不写你”。
长长的队伍,所到之处喝彩声阵阵,村道两旁和房顶上都“结”满了人,他们纷纷拿出手机,定格眼前的精彩瞬间。手机对准的焦点,大多是“出杆”的孩子。
18辆三轮车上,孩子们被固定在杆子上,根据《西厢记》、《白蛇传》、《西游记》等戏曲、典故,装扮成里面的人物形象造型。行头都很精美,配搭在一起,加上化妆师的处处用心,顿显华贵,让人艳羡。
寓意马年的祈愿,一些孩子胸前挂着以“马”字开头的四字联,有“马列主义”、“马年相会”、“马上致富”、“马到功成”等。
下午4时10分,队伍绕村一周结束,人群散去,只留路边残雪“站岗放哨”,静待晚上东常村村民前来叫骂。
如此,便有了当夜万人围观“骂社火”的热闹场景。
奇异民俗源自古代祭祀
东、西常村的骂社火,据说可追溯至数千年之前。
《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东常、西常两村就在这黄帝铸鼎的秦岭余脉荆山脚下。
据樊天社讲述,为歌颂黄帝和西王母的功德,尧舜时期举行祭祀活动。“春祭一日始,酒宴一日终,中间三日耍社火。”群集化装,列队歌舞,举行祭祀大典。随着朝代更替,社火内容日益丰富,后来又加进了放言侮辱、骂讥、刺丑等,这种民俗形式日渐发展成熟。
东常村的屈发喜、王新民等几位社火委员会的老人介绍,“骂社火”分为斗阵、拜请、出杆、夜征四个部分。
斗阵,即“以骂求骂”。想耍社火的村从正月初二晚上开始,由黑锣鼓、土炮、骂家组成,到对方村不断挑骂,“刺激对方同意出社火”。双方都同意出社火的话,按“东升西落”的规矩,如正月初十是东常村拜请,晚上西常村夜征来喊骂,次日西常村拜请,当晚东常村夜征来骂。如此往来三次,正月十六结束。
拜请队,仿金刚仙箕天兵出师布阵法。相传黄帝与蚩尤鏖战于涿鹿九战而不胜,西王母遣使者传黄帝金刚仙箕天兵出师布阵法,得此阵法,黄帝才得以战胜蚩尤。
出杆队,也即芯子队,在拜请队回到本村后出发,按顺序带上社火杆芯子,在本村指定路线内进行表演,杆上小孩是主角。
据传说,这里的村民,以前会带着小孩去拜祭西王母,被西王母看到的小孩会平安喜乐,但是拜祭的人太多,大人须把孩子举起来才能如愿。
夜征,内容随其名,充满魅力,也是整个“骂社火”的高潮部分。
夜征队伍亦仿金刚仙箕天兵出师布阵法布置,多了三眼炮和枣刺枝,一是为了壮威,二是防人轰挤,给骂者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骂人者反穿羊皮袄,代表他骂人的时候是牲畜,骂的话不能当真。”76岁的化妆师屈记学说,在这里,越骂越亲近,越骂越和谐。
“骂社火”背后的文化土壤
是怎样的土壤,孕育了“骂社火”这一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
2月18日,记者再次来到东、西常村,路旁不时可见扎堆的牌摊和闲聊的人群。社火过后的东、西常村归于平静。
在到东、西常村之前,记者绕道阳平镇荆山黄帝铸鼎原。始祖殿后,有一条小路,两侧是松柏,路尽头是黄帝衣冠冢,形似“金字塔”,辐射四方。
位于铸鼎原东南方向五六公里的东、西常村,保留有王家祠堂、屈家碑等明清遗迹。建筑虽然寥落破败,却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历史的神秘厚重。
这些无法触摸的厚重,大概就是孕育着“骂社火”这一奇俗的土壤。
“这一民俗也提供给我们一种方式来看民间文化。”当地民俗专家告诉记者,“东、西常骂社火”是一种大俗大雅的表现,是美和丑的和谐、骂和敬的统一。
“‘东、西常骂社火’,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众的组织才能,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社区居民自治成为一种可能。”河南大学教授吴效群说,“骂社火”整个过程中,东、西常村村民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多为回应时代而做的调整,在这个共同参与迎合社会主流话语的过程中,社区自治功能得到发展。
“东、西常骂社火”,在2007年2月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樊天社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东、西常村的骂社火是“老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宝贝疙瘩”,为了让这个宝贝民俗能够延续下去,他们将尽全力去爱护和传承。 (原标题:灵宝两村落“斗骂”社火几千年 大俗大雅演文化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