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初冬的上午,神宗朱翊钧喜摆御宴,大会群臣。席上那山珍海味,佳酿美馔不待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席间一个玉碟中盛着鲜澄澄透亮亮的烘柿子。只因老百姓们吃惯了它,以为并不稀罕,便没给皇帝进贡过。而神宗皇帝自幼生在宫廷,什么人参鹿茸,猴头燕窝,司空见惯。今日不知谁人献此烘柿子,真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君臣瞩目,馋涎欲滴。且不说皇帝喜欢,那些没吃过柿子的大臣高兴,就连那些吃过柿子然善于阿谀奉承之臣也借题发挥,极力盛赞。
说话间,只见君臣就座,银箸轻动。过了片刻,只听神宗皇帝兴高采烈地喊道:“众爱卿,目下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朕念尔等忧国虑民,劳苦功高,特备此宴,君臣同乐。席上那碟烘柿子,实乃稀世之物,尔等蘸品其味,聊慰平生。”言罢,首先捅破柿皮,尝了一口,称道:“味实美极!”于是,诸臣挨次近前,用筷头蘸一点尝尝,细品其味,赞不绝口。
却说满朝文武,俱已尝遍,其间一位大臣则纹丝不动。神宗感到奇怪,问道:“李爱卿,缘何不尝?”你知道这李爱卿是甚人?此人名叫李炳,字恒桥,乃卢氏人也。明万历丙子科中举,癸未科中进士,初任江南当涂知县,做过右副都御使等官,现在朝中任大理寺卿。此人为官清正,忧国忧民,是朝中有名的清官。他此刻目睹君臣品柿图,想着饥民馁饿样,思量佞臣蔽明主,不觉怒气满胸膛。神宗问他,他也不假思索,脱口说道:“柿子乃民间之凡物,微臣乡里,柿子遍野,连猪狗也不以为奇。”圣上听罢,龙颜顿现恼怒之色,于是,一场盛宴,不欢而散。
再说神宗罢宴后,早有那班奸佞之臣进谗言道:“李都堂目无圣上,出言不逊,侮辱明主,罪当不赦。”神宗被佞臣一撩拨,更是气上加气,于是不顾贤臣劝阻,颁旨一道,将李炳枭首示众,把其家属逐回乡里。
李炳虽无子嗣,膝下却有一女。此女名叫李兰,年方二八,生得娉娉婷婷,不但模样俊俏,而且诗书文墨,皆拿得起放得下。她得知父亲被杀原因后,想道:“我幼年在家乡时,亲眼见柿子极多,猪狗不以为奇嘛。父亲不过是不讲方式地说了句实话,哪够得上杀头之罪呢?”于是上书皇上,为父伸冤。
神宗皇帝展书细看,但见此女说得句句在理,而且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父女天伦之情。遂细想李爱卿生前之功,用刑前诸贤臣的劝阻,方才有了悔悟之心。于是派人亲赴卢氏山区,查明此地果是柿子极多,村皆有之,至此,他才明白自己所信谗言,错斩了忠臣。
为了嘉奖李炳的性爽直言和其女的孝顺,神宗颁旨,将李炳的尸体运回卢氏厚葬之。可是李兰却要求归还父亲的头颅。这下神宗作了难,询问诸位大臣,大臣们也只是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最后神宗说给李爱卿铸金头一个,以嘉其忠直。李兰哭诉道:“金头、银头,都不如我父亲的英头。”话虽这么说,但她也明白真头找不到了,只有铸金头完事。
金头铸好,厚葬李炳之后,只因墓中埋着一颗珍贵的金头,为防被盗起见,就派了两户人家居此坟旁,看守坟墓。天长日久,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村落,人们便称该村为“李家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