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平顶山

爱国文人刘燮的故事

2013/11/4 14:58:39 点击数: 【字体:


    刘燮,字理臣,号仙岛,是全国劳动模范刘嘉的堂兄,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于湛河区曹镇乡五虎刘村,卒于1947年。

    五虎刘现存《德教碑》记载:刘燮是“清庠生”,民国时期是宝丰县的“充邑文献委员”。其曾祖父亦原公,系文林郎充尉氏县教谕,其祖父骋先公系贡生,其父金煜公经史精通。刘燮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识高学优”,“诗词歌赋天成妙手”。民国三年(1914年)应聘到宝丰县城参与创办宝丰县高等学堂,并任教。碑文记载:“夫子德高望隆,在宝城创办学堂数年之中声教泱溢”,“以大道为宗旨,以培养人才为前提”,“编歌词数十篇,言浅意深以教弟子。尤其所作回文七言律,按平声三十韵,每韵一首,无题诗数十首”。

    时时不忘教育学生爱国

    《德教碑》记载:“夫子慨国家之多难,急欲起而拯救,适革命军兴即暗中响应。”具体为革命军做了些什么,因缺乏史料,不敢妄加推断。但《五虎刘教育发展史》却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刘燮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民国六年(1917年),刘燮返乡创办宝丰县第一所初等学堂——五虎刘初级学堂。校舍占他自家宅院。院内5间房子,4间做教室,1间先生住。院内空地不小,开有操场和花园。学生70余人,教师就他一个。课程开有国文、算术、修身,大点的学生还开有历史、体育、音乐,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他经常自编诗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地球上势如何》:“地球上势如何,东西洋强国多。英与法,德与俄,北美合众国,势力最红火。东洋小日本,如今也不弱,变法三十载,居然败强俄。英人与胡氏,都想把中国大好河山来分割。中国人知不觉,游荡荡,笑呵呵,比如燕在幕上飞,又如鱼在釜中过,只知我且乐。生前一杯酒,全不料四面都是楚人歌。真可叹,猛地一声炸弹响,大梦未醒人头落。”

    刘燮爱国情深,信手拈来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校园里引种几棵德国槐,春天开白花。老先生即抓住花的颜色特点赋诗一首:“德国槐春日开,璀璨如白玉台。我国槐秋日抽,皎洁似登黄金楼。同是槐树两样色,可见草木也爱国。草木爱国因爱种,吾人奈何不猛醒。”老先生怕学生不明其意,特别注释:“德国人是白种人,中国人是黄种人,树也爱它的种族。”春天里,老先生组织学生放风筝,也借此教育学生。写诗道:“风筝风筝早有其名,近看纸糊远看风筝,飞到东洋去,打败日本兵!”

    刘燮一生不求名利。邻村彭庄靳子明当上代理县长之后,要他到县上任职,被他拒绝。他写了一篇小品文《说菊》表明心迹:“当春光荡漾,草木向荣之日,而菊却逍遥在东篱之下。是时,人皆知有桃李而不知菊,菊也不求于人。及乎春光既去,景况全非,霜雪既降,木叶凋零。向日争荣斗妍皆与秋草同期萧条,独菊孤芳自消,清香瘦影,楚楚动人。”

    思想言行影响堂弟刘嘉

    刘嘉自幼家贫,免缴学费跟着堂兄刘燮读书至15岁。刘燮的思想对刘嘉影响很深。刘嘉10岁那年,刘燮因对地方民团搜刮民财不满,仿武松打虎新编话剧《打吞钱兽》。刘燮让刘嘉演武松。受刘燮启发引导,刘嘉对“吞钱兽”满腔愤恨,带着感情演武松,演出了英雄气概。每次演出,台下都是一片喝彩声。70年后刘嘉忆及此事还十分感慨,写诗道:“偶忆童蒙演新编,曾扮武松把兽拴。七十年前过去事,晚年言行何能偏?”

    刘嘉回忆说,刘燮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两个字,一个是“仁”,一个是“人”。刘燮讲“人”字的一撇一捺像人的两条腿脚,头要顶天,两只腿脚要站稳,做人要顶天立地。关于“仁”字,刘燮讲“仁者爱人,人要有仁义之心,多做善事,多关心别人。”刘嘉艰苦创业,事业顶峰时拥有百万资产。他却住草庵,节衣缩食,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把钱省下来为村民办很多好事,最后又把百万资产全部捐献给村集体。这种奉献精神不能说没有刘燮的影响。(丁文浩)【原标题:爱国文人刘燮】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平顶山日报 2013-10-30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苏轼与乌台诗案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