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平顶山

叶县县衙”系列之一 “迟到的县衙”级别不低(2)

2013/12/7 17:23:09 点击数: 【字体:

  但叶县县衙确实不出名,要说起来,这里面有些缘故。

  叶县县衙“迟到”了十二年

  提到古县衙,很多人也许会脱口而出:内乡县衙。

  如果再提到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县衙,人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说:内乡县衙。

  要是再接着问下去,在内乡之外,你能不能想出河南的另一处古县衙,接这问话的好多人,就是照死里想,最后也还是一头雾水——除了内乡,河南还有别的县衙吗?

  搁在往常,叶县人也许就装糊涂了,谁让咱的县衙埋在居民区里?谁让咱的县衙被各单位占了?而现在,糊涂不了啦,现在是什么时候?2006年的6月份,叶县县衙都“国保”了,人家要还说不知道,叶县人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实际上,除了专家和少数一些人,很多人就是不知道在叶县也有一座县衙,且规模和内乡县衙不相上下,还很有自己的特色。

  没听一说法吗?“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乍一听,叶县人也会跟着偷着乐,但深究一下,南边的县衙是哪个啊,十个人会有十个人说“内乡县衙”。

  叶县人,尤其是叶县的文化人心里憋气,感觉冤屈,但话又说回来,怨谁呢?有一句话叫“一失足成千古恨”,用在叶县人身上,不冤。

  原本叶县县衙和内乡县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是1984年。

  当时,河南省文物局让叶县报叶县县衙为“省保”,叶县人不想报,当时想的是,报了有啥用?不当吃不当喝,还要花钱整修。结果内乡把内乡县衙修了,报了,这一报,内乡县衙成了“省保”,后来又成了“国保”,再后来兴旅游,内乡县衙就名闻天下了。

  转眼12年过去了。

  1996年,叶县文化局来了一个有心计的人,这个人叫李元芝,上任后,他看到内乡县衙开始接待客人了,见着了实惠,可规模也不小的叶县县衙还埋在居民区里,将个大宝贝生生憋屈在那里,于是就打了个报告,要修复叶县县衙,报“省保”。但这个时候,离1984年已经过去了12年。

  和12年前一样,叶县县衙报“省保”时,上级单位也要他们修复,实际上当时的叶县还是觉得带不来什么效益,李元芝不信,旅游热旅游热,这叶县县衙就是个宝贝,咋会热不起来嘛,便想方设法儿把县衙修起来了。

  李元芝修复县衙时,县衙里住着100多户人,毕竟时代不同了,过去让人见了都打寒战、进一趟差不多脱一层皮的县衙,现在也不算什么,谁住着谁舒服,成了百姓的安乐窝。

  要把这些安乐窝里的人请出去,可不是件易事,你以为你是谁?可以打板子,可以用重刑?拆迁、安置,软硬兼施,啥法儿都用了,李元芝让“埋着”的叶县县衙浮出水面,到1999年9月28日开放时,前后用了整整3年,就这,李元芝说用时算少的,内乡县衙恢复“原貌”用了整整9年。这3年,李元芝自然少不了政府的支持,但很多时候,他是变换着法儿筹钱。

  说来这事儿不太严肃,但却是真的。

  这个县衙有一些怪事儿,也许是巧合的事儿。1997年12月8日,县衙第一次开工时,下了一场雨。到后来,县衙二堂、三堂修复时,又下了雪。

  李元芝把这档怪事儿讲给当时的县长听,县长不信邪,李元芝就和县长打赌,要是再拆房拆出雨来,县长要续拨5万元修缮经费。

  李元芝第二天就带人拆房维修,结果,天果真下雨了,虽然只是零星落了一些雨,但也是雨啊,县长输了,果真就给李元芝批了5万元经费。

  2006年7月记者来到叶县县衙时,县衙已经具备了规模,是真正的“县衙”了。

  位于叶县老城区东大街的叶县县衙,说实在的,第一眼看到它,让人有些失望。看看吧,它所坐落的东大街那么窄,过两辆轿车都有些难,哪里像百姓心目中威风八面的县衙所在地。但虽然位置憋屈,可没有憋屈县衙里的内容。这个坐北朝南的明代县衙,据说建筑面积有16848平方米。主要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整座建筑由中轴线和东西两侧副线上的41个单元153间房屋组成,能够让人感觉到建筑群的规模宏大。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仪门、卷棚、大堂、宅门、二堂、三堂及附属的科班厢房。东侧副线依次为狱房、厨院、知县宅等。西侧副线依次为西群房、虚受堂、思补斋等。三堂后为大仙祠和后花园。

  “叶县县衙在整体上和内乡一样,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县衙的代表,但叶县县衙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虚受堂、思补斋,包括大仙祠、卷棚,都是叶县县衙独有的。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叶县县衙是正五品的级别。”李元芝说。

  叶县县衙是正五品

  别小看这县衙里的一个个房屋,看似很平常的一柱一木一砖一瓦,它们或多或少、或高或低,都是学问,都体现着这个衙门之所以成为衙门的若干个理由。

  来到叶县县衙门口,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县衙附属物,便是那两尊三米多高的石狮子。

  现在很多单位,甚至很多人家门口都立有狮子,那多是装饰用的。但叶县县衙门口的狮子和它们不一样,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县衙门口安放狮子,大概是因对权力推崇。这狮子不是随便安的。”陪同我的叶县文化局人员说。

  由于佛教对狮子推崇,狮子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尊贵动物,被誉为“兽中之王”,加之狮子相貌威武,人们便用石头雕成神态各异的狮子守门,以壮威严。古代衙署也习惯门前放置狮子,以增加强权和正义的色彩,但它的安放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都是坐北面南昂首而立,东为雄狮,西为雌狮。雄狮右蹄踩球,谓“狮子滚绣球”,此球的寓意为: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之间为圆,此为统一天下的象征。雌狮左蹄踩幼狮,谓“太师少师”,小狮象征后裔昌盛,比喻统治阶级的基业千秋万代。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讲究:狮子头上螺旋花纹的多少,也是衙门级别的反映。一品官员的府第,门前的狮子头上有13个螺旋花纹,称“十三太保”,随着官员级别的降低螺旋花纹逐渐减少,六品以下便没有资格用狮子装饰府第了。其次,安放狮子的底座,必须用须弥座。须弥座,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台座,用砖砌或石雕而成,束腰部有凸凹线和纹饰。用须弥座,可以显示对至高无上权力的推崇。

  县衙大门口两旁,有两堵成一定角度向两边张开的青砖砌成的围墙,远远望去,张开的角度像一个“八字”,据《抱朴子·内篇》记载:“世云尧眉八采,不然也,直两眉头甚竖,似八字耳。”八字墙也很有讲究,其长度和大门两侧的班房长度正好相同,实际上后来已经发展成为衙门前的装饰物品了。作为建筑装饰物用来衬托县衙建筑的庄严、神圣,成为衙门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09月02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