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秀美山水 >> 平顶山地理 >> 浏览平顶山

[水经注]乌江河探源(下)

2013/11/12 16:02:59 点击数: 【字体:


    东北不远处的香山,又名火珠山,山上建有香山大普门禅寺,据史家考证始建于北魏,后来借楚庄王之三公主妙善献手眼为父疗疾得道成佛的传说,成为中国唯一的肉身观音道场。到唐时这里已有寺有塔,之后经历修葺、重建,殿宇亭台,碑刻铜钟,巍峨壮观,鼎盛时所属下院多达16家。现存的八角九级密檐式观音大士塔,系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重建。塔后曾有泉水涌出,汇为天池,池中漂浮木梁为桥,传为天龙所化,俗称天桥,后改为石桥。据杨官营村几位老人回忆,村南曾有大口井,井中有旺泉如桶,两床棉被都捂不住。泉水与天池下来的溪水汇合南下,是乌江河左岸的常年支流。后来天池干涸,1978年后,伏水上游建成大型水泥厂,深井截潜,泉也消歇无存。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寻香山湛上人》中写道:“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清人傅平治的《香山寺》诗中亦有“幽鸟下岩,远翠横夕爽。不知山寺路,坐听山水响”的佳句。可以想见,当年的香山寺定然是竹柏森森,松泉两旺。可惜名寺屡遭战火毁废,到上世纪70年代,已成荒寺,山亦成秃山。幸得1986年香山寺被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部门多次拨款对寺塔及珍贵文物进行修葺加固。2005年,又投资30多万元,在寺南山下建成面积10余亩、水深5米的香坡湖,存积雨水和控山泉水,以灌林浇地。笔者看到杨官营村的村民们正引湖水浇灌刚栽种的两万多棵风景树。

    香山东去又有龙门口水库,位于焦店镇西吴庄村北,建于1958年,属小型二类水库,有效库容13.28万立方米。原来水深三四米,现在只剩1米多,养鱼之外,浇地500亩。水库东北100米处,有地质钻探形成的喷水井,因堵塞只剩寸管粗水泉涌流,积有20亩大水塘,溢水西南流,入龙门口水库。库坝下又有3个水面10亩左右、水深两三米的小鱼塘。到雨季,余水下行,过铁路涵,至井营汇入乌江河。井营村原有寨墙,6米高、4米宽,周长2000多米,东西南北设有寨门,寨门上建炮楼,墙外是寨河。清末民初,村民为避乱而建。乌江河因有河南城建学院污水和十一矿、香山矿的生活、工业废水进入,始有水。

    与香山隔龙门口相望的龙山,海拔464.3米,曾名龙兴山,亦称大龙山,自西而东坡起两三公里,似青龙翘首欲飞。据《太平寰宇记》载,山南有豢龙城,为远古豢龙氏所居,故名。峰顶有龙山寨,寨内有道观玄武庙,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唐宋时香火炽盛,明清又重修。现有三清殿、五龙宫、玄君殿等,是市道教协会所在地。庙前900级石阶,杂树林坡百余亩。唐以降,文人墨客多有吟咏。清代宝丰人李光华《九日登龙山有感》诗曰:“登临此地两经年,落叶萧疏倍黯然。风送寒云飞远岫,霜摧片雁入寥天。沛公故垒埋秋草,建武荒城冷暮烟。无限凄凉还尽酒,何须高羡祖生鞭。”意境苍凉,情思幽凄。诗中提及的沛公垒即与龙山一岭相通的擂鼓台。相传刘邦与南阳守齿奇战东,部将樊哙曾在此山顶擂鼓助威,刘邦大胜,山亦称沛公垒。

    从龙山到擂鼓台,阳坡有两条季节河沟。一条自余沟行政村西南行,经谢庄到西斜。一条穿过六矿、五矿正南而去,六矿西大门西50米,有2000年修建的拦水坝,蓄存径流雨水和六矿的生活废水千余立方米,沉淀后抽到北坡柏林,注入4个3亩多大的水塘,养鱼放鸭。柏林北面是3层梯起的台地,台地上有桐树园老村废墟,桐、柿、榆、乌桕等高大的树木,依然守着庄户老宅,村下麦田、菜地青葱一片。其间有管道将坝水泵至山根,经沙沥土渗,流进四五个水塘,已是清波粼粼。鸭浮鱼潜,自成景观。

    余沟一带有传说:春秋时期,楚国小将养由基曾在擂鼓台山上大战叛将窦叶焦。养由基被困山顶,粮草断绝,只有两垛麦秸和两堆糠。后来他得知山上有两耧回龙地,就在糠中扬出麦粒,边种边收。粮草在握,士气大振,养由基率兵迎敌。窦叶焦一听来将是“羊又饥”,直犯他的名讳,锐气顿挫,被养由基三箭齐发直穿后心。两军大战,楚庄王在山上擂鼓助威,后人为了纪念这次以少胜多的战事,遂称此山为擂鼓台。擂鼓台南有两丘小山,西边是三匹马,山半坡三块大岩石,传为当年战马所化。东边是竖旗山,曾是养由基招兵买马处。山不大而能养马屯兵,足见当年林茂草丰,有足够多的泉水可饮。据余沟村民介绍,上世纪60年代开矿后,地下水位下降,这道河沟就成了干沟。到下游,有五矿污水处理厂余水与六矿排水汇流,到野王村东入乌江河。

    这道沟东边的张庄行政村境内,又有一条四矿的排水沟,流经郭庄、王见庄等自然村,穿过焦店镇,在高庄自然村入乌江河,全长7公里。这道水因无硬化渠可走,遇雨漫溢,侵害两岸近一公里宽的土地。

    乌江河上游余官营、石桥营到杨官营段为干河沟。井营以下始有矿井排水和生活污水渐次注入。这段河床几经裁弯取直,并筑河堤,断续砌有护坡。两岸杨柳数行,再远是果园,到春日,柳色青青,桃艳梨白,越发显得那水污黑不堪。河到郝塘村,流进排污暗涵,天然的湛河上源乌江河已悄然走进历史。(曲令敏 崔卫民)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2011-01-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