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秀美山水 >> 平顶山地理 >> 浏览平顶山

水经注:源流纵横话瀼河(一)

2013/11/12 15:09:53 点击数: 【字体:

 
    瀼河,曾名三鸦水、鸦水、瀼水。名字的来历有两说:一说是王莽撵刘秀,刘秀过河上了老虎岭,王莽追到河边,山洪就下来了,气得他大声吵嚷:“你早不涨晚不涨,偏偏我要过河你就涨!”河因之得名瀼河。另一说是唐代诗人元结为避安史之乱,在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举家迁到江西瑞昌,邻瀼溪而居。后人为了记念这位文能治国、武可安帮的诗人,遂将他曾在上游山中隐居的这条河更名为瀼河。三鸦水、鸦水之名,也来自汉光武帝刘秀的传说。相传当年刘秀被追杀,翻山越岭,进入乱山丛中迷失了方向,耳听身后追兵将至,急得抓耳挠腮。危急时刻,一只乌鸦从天而降,衔起他的发环,忽一声掠起,气得刘秀拍马便追。那乌鸦飞一程投环在地,待刘秀追到,衔起又飞,一投、二投、三投,就这样把他从南召的皇路店带到了鲁山熊背。刘秀得天下后,人们就把这段路称为三鸦路,将刘秀逃奔而出的隘口称为三鸦关,这道傍路北来的河就称为三鸦水、鸦水。

    自交口行政村溯流而上,10公里到界山。多种志书上都说交口河是瀼河正源,而今以水量论,它只有横梁河的一半。一年中只有3月到7月流量最大,山洪来时,滚滚涛涛170多米宽,天一旱,就小到不足一米。但交河正南正北直通界岭,古来都因身居要津而声名远播。

    据潘民中先生考证,河源处的鲁阳关始建于春秋末期,是楚长城东线北段的险要关口,也是三鸦路三道关的中关。关口所在的分水岭一脊棱起,层山簇拥,是一道天然屏障。“北不据此,则不能得志于宛襄;南不据此,则不足以争衡于伊洛。”东汉末年,孙坚兵出鲁阳关,突袭洛阳大败董卓;西晋末年,襄城太守荀崧被困南阳,小女儿灌娘一骑闯出鲁阳关,回襄城搬兵救父,成就一段千古佳话。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率兵亲征马圈,走的就是这条雄关要道。公元761年,唐朝山南东道十州节度使奔汝州破史思明余党,也曾取道鲁阳关。从元朝到明代,此处都设置有巡检司,民国时仍布兵把守。而今交口河西有焦枝铁路,东有郑南公路,北去,可通到辽、沈、内蒙;南行,衔荆襄直达湖广,千年隘口已成通途。

    从熊背乡最南端的交界自然村到南召县的分水岭自然村水程6.5公里,听村里的老人说,分水岭垭脖处早先有座过风楼,官马大道就从楼下穿过,现在楼没有了,焦枝铁路打那儿经过。交口河的上源就在分水岭自然村旁的山坳里,明泉出自十亩,十亩地往上去就是大庄国有林场,树木苍苍几十公顷,直径都在30厘米左右。泉水下来,过两孔铁路桥,两公里到黑龙潭自然村,又接小石门下来的山溪,汇为常年源流,经五里堡、四十里铺,供近500口村民吃用后进入平顶山境。

    交界自然村南1公里处,沟谷陡降10米余,溪水下落成瀑,雨季烟飞雾卷,平时铺开两米宽的水帘从石墙上滑下,站在村头往上看,明晃晃一片,人称明水溜。过明水溜约50米,左岸半山腰处有蝙蝠洞,深数十米,人弯着腰才能进去。西南约一公里有一间房大的蛤蟆石,头朝南往山上爬,山因名蛤蟆石岭。沟水一路下来,左岸山高,右岸稍浅些。沟边台地相连,种油菜、小麦、玉米、花生和豆类。

    到南地自然村东,右岸有黄水河。黄水河是一条季节支沟,晒衣山西坡、南坡明泉潜水下来,都走黄水河,6公里汇入交口河。沿途沟岔众多,承纳连山浮水,到雨季连续下几个小时,河水就会暴涨,山洪过后不到十天半月,又剩下浅浅一线了。在黄水河和石坷两个自然村之间有道黄土岗,水流到这儿,卷起泥沙,变得又浑又黄,因得名黄水河。2009年7月11日连续降雨6个小时,山水涛涛而来,把河滩里的杨树连根拔掉近二百棵,连直径四五十厘米的大树也未能幸免。冲到葛庄被桥挡住,堆起一道树坝,水路不畅,把桥憋断了。

    黄水河上游建有小型二类水库,水库位于熊背东南8.6公里的石坷自然村北,名石珂水库。建成于1976年,存水18万立方米,浇地200亩。坝下溢水潺潺,到石珂自然村,三条河岔交汇,沟中石头方圆大小黑白褐黄都干净,溪水积潭成流,清澈若无物。有大岩石落在河中,也是躬腰跷腿抬胳膊的,让溪水绕着身子哗哗淌过。就在临近溪水的岸边,与两三户人家和几棵合抱不住的连根大黄楝相伴,散仙似的卧着几块椭圆形巨岩,笨石头能生得这样别致而有灵气,仿若意象派大师的手笔,实在让人惊叹。村因之得名石珂。(曲令敏)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平顶山日报 2010-01-2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