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秀美山水 >> 平顶山地理 >> 浏览平顶山

水经注:温泉宛在关山间(上)

2013/11/11 11:58:33 点击数: 【字体:

  
    从远古的汪洋大海到后来的洪荒莽林,又经过漫长的燕山运动,造就了鲁山县西部岭峦层起、溪壑跌宕的瑰丽地貌。其间车村至下汤50多公里深的大裂谷,不但为沙河提供了奔流而出的河床,且由于地壳断裂深度超过37公里,沿线地热抬升,形成了上汤、中汤、下汤、碱场五大温泉,以10.5~10.8公里的等距间隔
分布在沙河两岸。

    据清嘉庆《鲁山县志》载:“温泉一名神泉,《初学记》引王毅《洛都赋》:‘鸡头温水,鲁阳神泉,不煮自沸,热若焦燃,烂毛沦卵,煮绢濯鲜’……上泉水如沸,中泉平温,下泉微温,俗呼为上、中、下汤。去县六十里,居民引为沐浴池,能愈疮痍宿疾。”

    上汤地热显示面积4万多平方米,泉眼连片成湖,在沙河右岸百多米处出露。平均水温64摄氏度,最高可达78摄氏度。温水井自喷高度15.58米,水量53立方米/小时。除洗浴用水之外,涓涓而北,注入沙河。

    2007年10月23日早晨,笔者在上汤自然村采访了72岁的徐惠固老人。据他介绍,上汤温泉由来已久,他记事的时候因热泉乱涌无序人称乱汤。当时泉湖处修有两道0.66米深、1.66米宽、30多米长的石渠,男人们随意在渠中洗浴。1939年到1944年间,国民党汤恩伯第三十一抗日集团军在这一带驻扎,嫌“乱汤”不好听,改名上汤。南去百余米的山坳里,有一处三分地大的热泉,是女人们洗澡、洗衣的地方。1943年汤恩伯部在这里盖了间方三丈的澡堂,把水引进屋里。山上三间,山下五间带走廊,都是黄北草苫顶,土坯墙。1953年塌了以后,山上没有再盖,山下重盖时,两边多建了8间厢房。这13间草房上世纪60年代初倒塌后,新翻成了五间瓦房,用到1970年又塌了。直到1990年,才重又建起砖石结构的一圈儿平房,现在还用着。

    笔者走近山坳里那处温泉,水雾缭绕,水质清澈,泉眼被砌在一个长方形的水泥池中。坡上池边,树木依然闲散,近水处枯草灌木丛立不倒。下泄而成溪,近溪处有五六亩收割过的稻田。据上岁数的人说,这泉相比20年前,水量减小了很多,水温也没有那时候高了。

    过311国道,水烟弥蒙处果然有四五亩大一片热泉,泉东南角,是三间石棉瓦泵房,为宾馆供水。听徐惠固说,原来这里方圆20多亩到处都是泉眼,因为打井,有些地方不出水了。泉湖东面不远,有2001年动工建设的三星级温泉宾馆。上汤老村从这里搬迁到了200多米外的山南,近几年村里也陆续开设了十几家农家乐温泉宾馆。

    中汤温泉出露于沙河北岸的中汤村,水温常年保持在61~63摄氏度,涌出量10~15立方米/小时。2007年10月23日上午,笔者在中汤街的一家电器维修店采访了74岁的退休教师黄国庆。据他说,中汤原是个小村,街道百十米,人不上百口。沿街有盐店、药铺和日用杂货铺。他是距此不远的小尔城村人,小时候常来这里洗温泉。当时的热泉有两间房子大,围成石堰,女的在后边池里洗,男的在前边洗。一到过年,村民们都来泉边煺猪毛。孩子们围着要猪尿泡,不小心掉水里,袄湿透了,身上烫的都是泡。后来修路把泉眼堵住了,热劲还很大,一亩多大的地场,雪落上去就化了。眼前的泉口在公路南侧,直径一米余,人们仍在那里烫猪煺毛。

    上世纪40年代,汤恩伯部驻赵村的是一位姚团长,驻中汤的是一位蔡营长。他们把简易汤池扒了,在附近村镇拆庙拔碑,重新盖起砖墙大瓦房。石条铺地,池子也是石条砌的。东边不远建有一个露天游泳池,十来亩大,能换水。日本鬼子打过来后,一看门上写有“汤恩伯造”,就放火烧了。老百姓只好重新垒堰,再后来堰又改成了稻田。1965年搞“三线”建设,鲁山西部山沟里建了几个兵工厂,105红旗医院就设在中汤。经化验,发现温泉中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能治皮肤病,遂建起正规的温泉澡堂,还为村民盖了个小澡堂。1980年以后,工厂转产,迁往外地,医院大楼成了赵村医院,澡堂也由村里人经营。堂分男女浴池,水是自流的,一天一换。此外还有4家私营小汤池。随着旅游业升温,有关部门正着手搞地质钻探,准备借泉兴业,建现代化温泉浴场,与上汤、下汤连成片。

    与中汤相对的沙河右岸,有温汤庙自然村,村南近河处有两间房大的温泉,水温49摄氏度,涌出量10立方米/小时。泉水自流,尚未开发。

    上汤、中汤和赵村,由于地处豫陕古道要冲,古来皆为集市,上世纪初始,就有缫丝、丝织作坊290余家,丝绸行、粮行、药材行、山货行、杂货店、饭店等37家,是鲁山西部丝绸和土特产集散地。现今的赵村乡,总面积214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人口2.5万。311国道穿村而过,郑石高速公路出口紧临村西。1998年兴起绢花加工业,全乡从业者已发展到1.6万多人,年销售额1.5亿元。且辐射到尧山、下汤、瓦屋、鲁阳等乡镇,成为鲁山县的拳头产品,远销印度、俄罗斯、韩国、日本、朝鲜、荷兰、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域内野生特产有山药、木耳、香菇、野蜂蜜等。农作物除豆、麦、红薯、玉米,还有两千多亩水稻。(曲令敏)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2008-04-0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