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境内故城最多,有故城址13处
据《汝州历史大事记》记载,今汝州市地区古为梁邑,春秋时有戎蛮子国,为楚所灭,《公羊传·哀公四年》写到:“楚围蛮氏,尽俘以归。”战国时为梁城,因位于洛阳东南户的战略地位而成为诸侯必争之地,归韩国管辖后改称南梁,以区别开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置梁县,几经更改,到民国时改为临汝县,不再下辖县。境内有故城13处:
汝北郡:南北朝时期北魏时设置,见于《魏书地形志》。故城址在今汝州市西南20公里处。东魏时改汝北郡为汝阴郡。北周时裁撤。
石台县:北魏设立汝北郡时,一并设置了石台县作为郡府所在地,故城址在今汝州市西南。
梁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县,汉朝和三国时也沿袭称为梁县(见于《汝州历史沿革》)。故城址在今汝州市西。
南汝原县:北魏时设置。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后,汝州属东魏,同年改南汝原县为汝原县,在今汝州市。
东汝原县:北魏时设置,北周时废。故城址在今汝州市偏东。
治城县:此地古时称为注邑,《史记·魏世家》曾记载,“魏文侯三十二年败秦于注。”《后汉书·地理志》记载:“梁县有注城,后讹为治。”治即治城县。北魏时置,北齐时废。故城址在今汝州市西。
成安县:此地西汉时为侯国。《史记》、《水经注》里都提到过这样一件事,汉武帝元鼎五年时,有个叫韩千秋的校尉,同南越打仗时战死,皇帝封他的儿子韩延年为成安侯,就在成安县这个地方。唐《括地志》云:“成安故城在汝州梁县东二十二里。”《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里也说:“汝水又东径成安县故城北。”故城址在今汝州市东南汝河南岸。
周承休县:战国时为周承休邑,汉元帝时置为周承休侯国,后汉时曾作为太尉黄琼的封地,黄琼被封为邟乡侯。更“周承休”名为“邟”一事,《水经注》曾有记载。故城址在今汝州市东南13公里处。
承休县: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梁县为承休县,唐朝时又改为梁县。故城址在今汝州市。
霍阳聚:亦名霍阳城,《左传·哀公四年》里记载:“楚袭梁及霍”;《水经注》提到:“汝水之右有霍阳聚”;唐《通典》里说,梁县有汉霍阳县,因山为名,俗名张侯城。故城址在今汝州市东南。
霍山县:汉朝时置霍山县,因霍阳山而得名。故城址在今汝州市西南30公里处。
阳人城:《战国策·韩策》中记载:“郑矫以新城阳人予韩太子。”《史记·秦记》记载:“秦襄王元年以阳人地赐周君封其祭礼。”《魏书·地形志》记载:“孝昌二年置汝北郡,治阳仁城。”故城址在汝州市西北。
临汝县:唐玄宗时置临汝县,唐德宗贞元八年移治石壕驿,后又移治李城驿侧,临大道。后周时即公元956年将临汝县降为临汝镇,归入梁县管辖。
叶县有故城址5处
叶,旧读“涉”。夏朝时大禹定九州,叶县境属古豫州。《叶县建置沿革》一文提到,春秋时楚国灭应国后,建立叶邑。楚昭王时(公元前524年),沈诸梁被封到古叶邑为尹,自此有了“叶公好龙”的传说。秦国攻取叶邑后,更名叶阳。秦置叶阳、昆阳两县,汉朝时设置叶县,南朝撤废叶县后,北魏又复设。
境内有故城址5处:
叶县故城:在今叶县旧县乡,是汉朝叶县县城所在地。旧县是古代名城,桐叶封地为叶邑。据立于旧县乡南村的青石碑刻记载:古邑为千碑之城,百泉之汇,素有昆澧二水抱佳城、伏牛二龙镇昆阳(旧县)之说。元朝时昆阳县并入叶县,后来叶县治所移置昆阳,在历史上昆阳县因其重要地位与叶县长期并存。如今叶县旧县乡还保存有两千年前古栈道的青石,还可见久经沧桑的叶邑关古桥等。这里记述着叶公和孔子论政的故事,承载着昆阳之战的金戈铁马,蕴含着楚、汉时期的灿烂文明。
仙凫县:唐大历年间设置,不久撤废,见于《新唐书地理志》:“唐大历四年复以叶、襄城置仙州,又析置仙凫县,五年州废,省仙凫。”故城址在今叶县东南仙台镇。相传汉朝时期叶县令王乔墓冢在此,因有“王公飞凫”的典故,故取名仙凫。
建城郡:春秋时为楚国的卷邑,北魏置建城郡,“建”为“卷”的讹音。北齐时废。故城址在今叶县县城西南。
昆阳县:公元前350年,魏国已在该地设昆阳邑,归属秦国后,称为昆阳县。史书记载:“苏秦说秦王曰:南有昆阳”(《史记·苏秦传》)、“信陵君谓安釐(僖)王曰:“秦叶县昆阳与舞阳邻”(《史记·魏世家》)。汉朝时又再次设置昆阳县,东汉时有位大将付俊(建立功勋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就被封为昆阳侯。
汝坟县:北齐时改昆阳县为汝坟县,唐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撤废汝坟县。故城址在今叶县县城偏北、沙河附近。
鲁山县有故城址3处
鲁山县在夏商时称鲁县,后改称鲁阳,春秋时属楚,后属魏,《史记·楚世家》有记载:“肃王十年魏取鲁阳。”鲁山是中华刘氏起源地,始祖是刘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水经注》等史书里提到过同样的故事,尧之末孙刘累向豢龙氏学驯龙,以此侍奉夏代国君孔甲,赐姓御龙氏,后因一龙死,刘累害怕而迁移到鲁县。汉朝时设置鲁阳县,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即公元498年置鲁阳郡,改鲁阳县为山北县,为鲁阳郡治所。隋朝时废。唐贞观元年始名鲁山县,归属汝州。元明清三代均属南阳府汝州管辖。境内有故城3处:
犨县:西周为畴地,春秋时期为楚国犨邑,北临滍水,南偎犨河,犨城不但战略地位重要,而且周围土地肥沃。《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雠、庞、长沙,楚之粟也。”“雠当作犨,犨,邑名”(见司马贞《史记索引》),说明当时μ是楚国的重要产粮基地。《左传·昭公元年》提到:“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犨、栎、郏。郑人惧”,犨即此城也。秦朝时设置犨县,南北朝宋代时撤销。故城址在今鲁山县张官营镇西约2.5公里,现今仍有城基遗址。
山北县:北魏年间改鲁阳县为山北县,不久设鲁阳郡,以山北县为治所。故城址在今鲁山县城。
平高城:又称三鸦镇。唐《通典》记载:“后周(在鲁山县)置三鸦镇,在县城西南十九里,亦名平高城,以御齐。”说到三鸦镇,应该说说三鸦路。三鸦路是洛阳南下经鲁山、南召通向南阳的著名古道。不少史料记载,作为宛、洛间最近捷的通道,早在秦汉时,三鸦路即为交通、军事要道,所以后周时期在鲁山县西南的三鸦道上设立了三鸦镇。至于“三鸦”的来历,可能由三鸦水而来,《元和郡县志》记载:“鲁山县阳关水,俗称三鸦水。”也可能和漫长山路崎岖难行有关,古时称鸦路为鸦飞之路,比喻遥远难行的路程;也有文章说三鸦就是鲁山县西南三个险要的山径隘口,《清一统志》记载:“三鸦路以百里重山为第一鸦,分水岭为第二鸦,鲁阳关为第三鸦。”现已难考证。
宝丰县有故城址4处
宝丰县在周朝时属应国,春秋时为楚国城父邑,汉朝时设立父城县,东晋时撤掉,北魏和隋朝都设过汝南县,唐朝时改名龙兴县。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龙兴县出现铁矿,办有冶铸场,铁是北宋时期铸造兵器和农具的主要原料,宋王朝视为国宝,认为是“物宝源丰,宝货兴发”,故皇诏赐名为“宝丰”。明清时一直归属汝州。境内有故城4处:
父城县:春秋时期楚国的城父邑,楚将伍子胥跟随楚平王太子建在这里驻扎军队,以抵御晋国,《史记》中有记载。汉代时设置父城县,北魏时废掉。故城址在今宝丰县闹店镇。
符壘县:北魏时设置,北齐时废。故城址在今宝丰县西北。
汝南县:北魏时设置,北齐废,隋朝又复置,不久又省去。故城址在今宝丰县商酒务镇。
龙兴县: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设置武兴县,后改名中兴县、龙兴县。故城址即现在的宝丰县。
郏县有故城址1处
《郏县历史沿革》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郏县地称“夹”邑,先后归属楚国、韩国,秦朝时设置郏县,北魏时改为龙山县,隋朝时先后设置汝南县、辅城县、郏城县,元朝时设置郏县属汝州管辖,明清两朝一直隶属汝州。境内有古龙山县,故城址在今郏县东南。
舞钢市有故城址1处
舞钢市境内曾出现过房国和柏国,为楚国的附庸小国,后为韩国吞并。有故冶炉城,故址在今舞钢市尹集镇龙泉河附近。
说到舞钢的冶炉城和龙泉河,不免要叙及龙泉剑以及中国特有的剑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现在的舞钢市尹集镇与驻马店市西平县相连的大片地方,曾兴盛以铸剑为特色的区域性古文化,也称棠溪文化。棠溪地区当时属韩国,因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独特水质,兴盛冶铁铸剑业,形成了棠溪东城、西城、冶炉城等专门铸剑冶铁的城池,方圆达480平方公里,规模十分浩大。据考证,当时有炼炉1000多座,到处是“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热闹景象。《战国策·韩策》记载:“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棠溪、龙泉、干将等九大历史名剑皆出于棠溪。(本文得到了市42中退休教师李世英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本报记者尤黎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