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当地的老年人讲,元末时,村里一位叫沈六的农民养了一头母驴,长年在村东边的一个大水沟旁吃草,有时晚上也不用牵回家。
一天夜里,大雾弥漫,第二天雾气散后,正在水沟边吃草的驴子忽然产下一头白色的小马驹。沈六喜出望外,精心喂养,不足一年,小马驹便长成一匹高头大马。沈六走亲串庄、外出赶集时,常骑着白马驹,有时村上邻居有急事要办,只要打个招呼,他也都乐意帮忙跑腿。
沈六还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白马驹跑得特别快,无论三五十里还是上百里,总是一会儿工夫便可到达目的地。有一天,沈六突发奇想,骑着马驹去了京城。谁知,马驹一进城门,城中就万马嘶鸣,叫个不停。皇帝惊问此事,有能人说,这是千里龙驹进城的征兆。“既然是龙驹,就该归朕……”于是,皇帝降旨派人查找龙驹的下落。沈六闻讯,骑马便逃,龙驹脚下生风,腾云驾雾,不大一会儿就跑回家里。为保住自己的龙驹,沈六把它藏在村东一座石桥下面的洞子里,洞口用石板、石头堵得严严实实。
追赶的士兵追到村子后,四处寻找却不见龙驹的踪影,于是把村民全部集中起来进行盘问,仍无结果。皇帝恼羞成怒,下令毁村,可怜所有沈姓村民全遭斩首,从此村上再无沈姓。而白龙驹也因困在石洞过久,一时性起,用力蹬石,在石板上留了一个深深的蹄印,最后还是被憋死在洞内。
随后,刘、郭二姓迁入该村。明朝万历年间,村民专门重修了村东曾藏匿马驹的小桥,取名“白马桥”,并刻碑纪念。如今走在白马桥上,还能看到其中一块石板上有马蹄的印迹,据说这就是当年马驹用力猛蹬的痕迹,而且从残存的碑文也能看出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