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了以“雨过天晴云破处”为主标题,副标题(记中国汝瓷女传人孟玉松)详细报道了孟玉松的传奇人生。
2002年汝瓷被河南省旅游局批准为定点旅游产品。
2002年10月,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在汝州召开,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2002年10月30日由汝州市美术汝瓷厂、玉松古瓷厂、汝瓷开发中心、汝瓷产销中心等72家单位和个人发起成立了汝州市汝瓷协会。
2002年12月19日《河南日报》以“汝瓷期盼辉煌”为题客观报道了汝瓷的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汝瓷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2003年1月30日《大河报》探访我省宋代名瓷系列之“汝瓷篇”《寻找雨过天青的美丽》,对汝瓷作了详细报道。
2003年3月16日域名为 汝瓷国际网站“中华汝瓷网”经过3个多月的资料收集和设计制作正式建成开通。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河南网、河南日报、大河报、新闻出版报、青年导报·经济观察分别转发或刊发了开通的消息。从而使汝瓷实现了网上浏览,迈入全球网际快车。
2003年4月6日由汝瓷协会主办的《汝瓷研究》刊物创刊发行。
2003年5月1日中华汝瓷网被国际知名网站搜狐网站和上海热线、中国陶瓷信息资源网收录入搜索引擎,实现了网上互联互通。
2004年,汝州市政府拨款拆迁居民房7户,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4年2月至4月再次对张公巷东、西两侧分别开挖8×8米和12×5米探方两个,发掘面积124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房基4座、陶洗池1个、水井4眼、灶6个、灰坑79个,出土一大批张公巷窑生产的完整或可复原的瓷器和窑具,取得张公巷窑址考古的重大成果。
2004年,张公巷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1月,李廷怀作品张公巷北宋官窑釉作品“托盘”被评为中国五大名窑作品仿古釉金奖。
2010年9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发布。
2010年9月23日至26日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在汝州市胜利举办。文化节期间举行了开幕式暨《魅力汝瓷·欢乐汝州》大型文艺演出,民间藏品鉴赏活动,汝瓷精品、18种汝官瓷仿复制品、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获奖作品、中国历史名窑当代名家作品展,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中国历史名瓷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汝瓷烧制技艺国际研讨会等主题活动。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第六届 “中国汝官瓷杯”全国书画作品大奖赛,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
在2010年9月23日开幕式上, 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会徽个性化邮票和汝瓷珍品个性化邮票1版和汝瓷珍品个性化邮票1套14版。该套邮票为12枚中空版式,主图为太阳神鸟,附图均为汝窑瓷器珍品,向世人展示了现存14种珍品汝瓷的全貌,诠释了“汝瓷”作为国宝所拥有的独特文化内涵。编辑本段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汝瓷扩大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申请的审查(公告2005年第104号)。
地域保护范围
汝瓷原产地域保护范围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汝瓷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函》(平政函[2005] 30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河南省汝州市现辖行政区域和宝丰县大营镇、肖旗镇、商酒务镇、赵庄乡、城关镇、杨庄镇、石桥镇、张八镇等8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原料。汝窑天青釉瓷器(天青、天蓝、月白等)。
保护范围内产石英、黑长石、黄长石、高领土(风穴土、半坡土)、粘土(黑毛土、唐沟土)、方解石、白云石、草木灰等。
(二)加工。
1、原料加工:用传统工艺加工成泥料、釉料,经过捡选、漂洗、破碎、研磨、陈腐等工序。
2、成型:以手工拉坯、雕刻、捏塑、拓坯成型。
3、烧成:先经800oC左右素烧,用浸釉法施釉,根据制品色泽要求,1次或2次施釉,用还原火烧成。
(三)产品特色。
汝瓷产品以天青色为基调,有天青、天蓝、月白等釉色。坯胎以香灰色和灰白色为主。
汝瓷天青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玛瑙入釉,清雅素静,温润古朴,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分垫圈支烧和裹底支烧;
汝窑天蓝釉:色似“雨过天晴云破处”,形体端庄大方,有一种青蓝相应的光泽,釉汁莹润,美不胜收。
汝窑月白釉:釉汁温润如玉,拂之如脂,独具风格。
专用标志使用
在汝瓷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申报机构申请并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原标题:汝州三宝之“汝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