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南阳

板头曲:丝弦奏绝音

2014/12/19 9:58:18 点击数: 【字体:

板头曲:丝弦奏绝音
板头曲在珠海演出
板头曲:丝弦奏绝音
古筝后继有人
板头曲:丝弦奏绝音
三弦、琵琶、筝共同演奏
板头曲:丝弦奏绝音
板头曲的主要乐器——三弦
板头曲:丝弦奏绝音
对板头曲颇有研究的84岁老人李长溪
 

    在中国,有一种音乐形式,虽出身“高贵”却依附于地方戏传延;虽只有三种乐器,但所奏之乐被称为“天籁之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本”,这就是河南南阳的板头曲。

    在很多人看来,板头曲只是大调曲或其他地方戏开场白,为聚集人气,烘托气氛所做的铺垫。然而就是这些用为做铺垫的演奏,却是中国民间音乐的“根”,它与福建南音、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一起并称中国四大曲种。

  中国的民乐就是丝竹管弦之音,它优美的旋律与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过去一千多年间,一直是王公贵戚及文人雅士的专利。唐代之后,受战乱影响,仅服务于达官显贵的音乐开始流入寻常百姓家。

  流入民间的高雅音乐为了生存,不得不屈身“下嫁”,一些甚至沦为“配角”,板头曲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2006年,河南南阳的板头曲就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当地人看来,它仍是地方戏的前奏,被看成是用于“招揽”顾客的陪衬和铺垫。

  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板头曲的传承方式和对象没有规定性的条件,以至于无师无门、无帮无派,甚至很少出现世代相袭的现象。这种自然的传承,就像流水,流经何处便传至何方,流到何时,便传到何代。只要有灵感、有兴趣、有天赋、肯吃苦,谁都可以成为传承人。

  这种另类的方式在传承的过程中既没有崎岖坎坷的经历,也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之所以传至今日,惟一令人信服的的解释就是中国民乐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的记谱法——工尺谱的记载印证了它高贵的出身,口述相传的传承方式将其高雅的艺术风格保留至今。

  “公主”下嫁藏隐民间三百年

  板头曲是河南乃至中国内地的稀有乐种,有着高贵的出身,旺盛的生命力。

  现年84岁高龄的李长溪,自十五六岁起学习弹奏《高山流水》等经典曲目,对板头曲进行了长达近70年的深入研究,在当地影响了一大批人,但他说,他的老师曹东扶才是将板头曲发扬光大的第一人。

  弦索音乐特指由中国传统的拨弹乐器所演奏的乐曲。李长溪说,板头曲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用古筝、琵琶、三弦及其他弦索乐器所演奏的乐曲,而非坊间所说的“大调曲的一部分”,它与大调曲有着质的区别。

  “如果把板头曲比喻为出身高贵的公主,那么在大调曲(即鼓子曲)开戏之前的演奏,就相当于‘下嫁’给了地方戏,它是阳春白雪,却成了下里巴戏的陪衬。”李长溪说,“但如果没有鼓子曲的兴盛,也许源于宋代的高雅乐曲可能成为民间小调,也可能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在当前流传下来的板头曲中,一部分是适合古筝、三弦和琵板头曲琶单独演奏的,还有一部分是适合多种乐器合奏的,不同场合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板头曲产生的起因在河南南阳当地还流传着另外几种说法:一是聚集人气,吸引观众,为大调曲子的正式演唱作铺垫;二是缓和演出气氛,在不同曲目的大调曲子转场期间,乐队演奏板头曲,以免演员休息、替换时出现冷场现象;三是调弦定调,意在使不同乐器的乐手之间相互默契;四是呈才性,以曲会友。

  对于上述起源,无论是音乐家还是研究人员,尽管不都认同,但多不予驳斥,毕竟板头曲“屈身”大调曲长达三百年之久。

  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于森称,弦索音乐南北朝时已经进入中原,唐时由宫廷流入民间,这种拨弹曲与民间俗曲相结合,经艺人口手相授,北宋时以开封为中心,在民间广为流传,后被称为中州古调。

  尽管板头曲兴盛于北宋年间,但战乱让它随着艺人的迁徙而流散至各地。

  在河南,中州古调在明末清初与大调曲结合,并成为大调曲开场“招揽”顾客的陪衬和序曲,还更名为了“板头曲”。而在广东,这些曲目仍被称为中州古调。

    一鸣惊人丝竹弦歌唱古今

  在西方人眼中,江南的《春江花月夜》、《苏武牧羊》等丝竹之音是中国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这些音乐大多形成于清末。但是,与板头曲相比,这些不但是“后辈”,文化底蕴也远没有板头曲深厚。

  板头曲的音乐特点基本上以68板或34板构成,这种68板或34板音乐结构,即2/4拍68小节或1/4拍34小节,反复咏叹,成为中国民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板和眼是表示不同的节拍,2/4拍被称为一板一眼,1/4被称为有板无眼,但也有隔板现象,即隔一板击一板,成为一板三眼。隔板一般适用于肃穆、抒情典子,对于节奏感较差的人,难度较大。”李长溪说。

  据他研究,“板头”一词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七年的手抄本《一素子琵琶谱》:“由此可知,在1762年,这些古调板谱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被称作‘板头’了。”

  在南阳,很多人认为板头典是大调曲的一部分,或板头曲来自大调。对于这种说法,李长溪并不认同:“从时间上来说,板头曲源于北宋,而大调曲形成于明清时期;从形式上说,大调曲是单体曲、主题音乐,每个曲目都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大调区则是曲牌连缀体音乐;大调曲多清俗,而析头典清新高雅;大调曲多用以演唱,板头曲多用于艺术鉴赏,二者相得益彰,紧密相边。”

  “唐代之后,宫廷音乐开始流入民间,与民间俗曲相结合,经历代艺要口手相授,宋时以开封为中心,在中原民间一代流传,艺人称之为中州古调。”李长溪说,宋代有专门供王公贵戚及文人雅士休闲的高档场所,被称为“勾栏”、“瓦子”、“教坊”,同时还有专业的演奏班子。

  靖康之乱后,宋都南迁,蒙古人抓到的宫廷乐师就达3000多人,其他人四处逃散,一部分乐师逃到广州,福建等地,这部分音乐形式,仍称中州古调,一部分乐师沿黄河向西逃至山西,一部分人留在南阳一带。这些乐曲与板头曲一脉相承,只不过名字不同。

  明清时期,这种古调在中原地区依附于大调曲。尽管“下嫁”,但仍保存留着“名门”高贵与典雅。不管是古筝、三弦、琵琶的单曲,还是合奏曲,经典曲目不在少数。

  “南阳板头曲的每首曲目,要么取材历史典故,要么描写封建社会女性压抑悲伤的闺怨情思,抑或寄情于景,抒发情怀,都有特定的含义。”李长溪说。

  由于古筝、三弦等乐器的音域宽阔,音色明亮,音韵优美,适宜于表现板头曲细腻委婉的情绪,大多数板头曲听起来曲调优美,节奏明快,能使人进入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艺术境界。《思乡》哀怨,听之催人泪下;《打雁》欢快,听之轻松惬意;《高山流水》壮美,听之思绪飞扬;《雁落沙滩》深沉,听之回味无穷……

    “洗冤”正身配角成民乐“大腕”

  李长溪说,板头曲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且优雅、动听。“下嫁”大调曲之后,一直被当做序曲和垫铺,直到大师曹东扶的努力,才将让隐匿民间的“配角”才再次成为中国民乐“大腕”,与福建南音、江南丝竹齐肩并坐。

  曹东扶是李长溪的老师,在他毕生的音乐生涯中,他走到哪儿就把板头曲的种子播散到哪儿。尽管他已于1998年去世,但板头曲却随着他传遍了世界,他的学生许多都是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家。

  1956年,曹东扶任中央音乐学院古筝老师,音乐学院也因为曹东扶的到来,首开古筝专业。1962年,曹东扶到四川音乐学院任教,第一课就是板头曲《高山流水》。

  当前中国音乐院校的本科教材《乐中学》中,有专门的篇章论述河南的板头曲,《闺中怨》、《高山流水》、《上楼》、《下楼》及曹东扶创作的《闹元宵》等曲目,这些曲目已经列入了《中国器乐表演教学大纲》,《和番》、《落院》、《思乡》、《萧妃舞》等曲目已在各大音乐院校作为古筝教学内容。

  如果说曹东扶等人的努力为板头曲“洗冤正身”、并从“配角”转变成了中国民乐的“大腕”的话,那么,在河南南阳一带近三百年的流传则是它一鸣惊人的积淀。据李长溪研究,自清中期以来,板头曲在河南南阳一带的传承从未间段,他甚至能详细起说出每个时期的代表人、传承及发展过程。

  另类传承留住文化之根

  “旧时板头曲在民间是工尺谱,艺人口传心授,直到邓州艺人杨全瑞的出现。他收录了26首板头曲的曲目,还首次将工尺谱翻译成简谱,并结集出版。”李长溪称,在板头曲传承的过程中,杨全瑞功不可没。尽管他在1979年就已离世,但无论在农村庭院还是城市公园,都能听到他留下的板头曲曲目,幽雅悦耳、优美动听。

  与其他非遗传承不同的是,河南板头曲的延续并没有正统与边缘之分,也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没有强制传授,多为志趣相投。师者靠观察习者的演奏耳濡目染、旁听侧记而无师自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区域,都有一两个领军人物,他们传授一批人、影响一批人,形成一种社会自然传承模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从清末至中国改革开放前,河南板头典的自然传承已历经七世,不同的是,每一代的代表人物都不在同一个地方,也都不是家族式的传承。“在河南南阳一带,从清末周四少其,第二代传给了马腾龙,第三代是马万寿,第四代便是曹东扶……”李长溪说。

  除了自然传承,还有家族式传承。最有代表的便是曹东扶一家。

  曹东扶从上一代艺手中接过“衣钵”,传至孙子孙女,已历经四代,曹氏一门四代都在传承板头曲,实属罕见。

  13岁时,曹东扶从父亲那儿开始学习弦索音乐的弹奏,琵琶弹奏师从清光绪年间“琵琶神指”马万寿,古筝师从徐金山,三弦师从马树章,20岁时,曹东扶就已名噪当地,人称“丝弦王”、“西霸天”。

    板头曲的经历是中国民乐发展的缩影,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传承与演奏,它不仅让听者动容,演者忘情,还能还进入深邃久远的历史。静心聆听,幽雅悦耳,委婉动听,声声扣人心弦,丝丝撩拨思绪。那段传说,那个故事,或凄婉悲壮,或庄重肃穆,抑或清新欢快。用心聆听可与古人对话,可让历史再现。作者:王永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美国侨报网(2014-02-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