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听书别讲腔大小,讲的是字清板稳交待得明。今天我唱的是,关二爷打马离中原,千里寻兄送嫂还,过五关他把六将斩,刀劈秦琪黄河滩,保住皇嫂往前走,车碾来到古城前……”“咚咚咚……叮叮……”公园广场上一段响亮而又悠扬的声音伴着清脆的鼓点,吸引了我,我忍不住走上前去,只见一位年逾花甲、身穿礼服、头戴礼帽、双眼炯炯有神、口齿清晰的老汉,左手摇响钢板,右手猛击大鼓,在说唱《三国》,引得周围听众掌声雷动。
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鼓儿词是河南早期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不用丝弦伴奏,只用小鼓(或战鼓)、犁铧片(或檀板、简板)击节演唱。有吟有诵,有说有唱,因唱腔的尾音多鼻音带哼字,故又叫‘鼓儿哼’”,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豫西南一带颇具情趣的娱乐曲目,曲艺演唱俗称“说书”。
小时候,不仅物质缺乏,精神生活也非常贫乏。那时的乡村没什么娱乐方式,盼星星盼月亮,一个月能放映一场电影就是不小的幸福。“鼓儿词”以其通俗易懂,受到当时老少爷们的欢迎,想起来至今让人回味无穷。“鼓儿词”道具很简单,一只扁圆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几根竹棍组成的鼓架子上,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摇钢板,鼓板一敲就可以开唱。演出场地要求不高,农闲时,大树下和生产队的牲口屋里、场地里都是演出的场地。
记得我们村附近有一个姓杨的说书艺人,每年队上农闲的时候,就把他请来,报酬很少,就管几顿饭,给几斤粮食或几块钱。夏日的夜晚在打麦场上,冬天就在生产队的队屋里,全村男女老少围在一起,听杨师傅“说书”。“说书”的内容多是野史演义,什么《三侠五义》、《隋唐演义》,什么《混龙传》、《东周列国传》,什么《姜子牙》、《诸葛亮》……都是说唱的选择。
杨师傅文化不见得高,绝没有《百家讲坛》教授们的风采,他就是借助自己的口才和悟性对“鼓儿词”说唱底本进行加工,很投入地倾注自己的情感,忽而激昂大义慷慨陈词,忽而如泣如诉泪如雨下,又忽而抑扬顿挫婉转悠长,听众们的感情随着他的表演起伏,一部野史演义能在他嘴里洋洋洒洒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山村人文盲者众,不懂什么四书五经,但在杨师傅通俗易懂的演唱中,大伙儿都沉浸在栩栩如生的故事里,这给劳累一天的农人带来强烈的听觉刺激,“鼓儿词”成了那个饥渴年代里最抢手的精神食粮,也填补了我们懵懂的童年记忆,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教益。
到上世纪80年代,国门打开了,农村改革硕果累累,农民兄弟腰包鼓起来了,电视机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到了晚上坐在被窝里看电视成了一种享受生活的模式。说书人也销声匿迹了,“鼓儿词”渐渐成了人们的回忆,留下的只有醇厚的记忆和浓浓的怀念。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视,像“鼓儿词”这些被遗忘的文化遗产也在抢救中……【原标题:悠远的“鼓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