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南阳

淅川寻踪蛤蟆嗡

2013/4/15 14:18:48 点击数: 【字体:

淅川寻踪蛤蟆嗡

刘恒均在家中演奏蛤蟆嗡。熊建摄

  公元262年,“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世说新语·雅量》)新中国成立后,古琴演奏家管平湖根据《神奇秘谱》进行钩稽,使广陵散重回人间。

  一种曲艺形式的消亡,有多种原因,最直接的就是会唱的艺人都不在了。与广陵散的命运相类,曾流行于晋、冀、鲁、豫的民间说唱蛤蟆嗡也经历了一个失而复得的过程。

  唯一一把蛤蟆嗡

  今年77岁的张声,曾任河南省淅川县文化馆馆长。虽有心脏病,但老人气色不错,一提蛤蟆嗡,张嘴就唱:“说呀啊当家哎哎咳呀哎咦,道哎当家哎哎咳呀哎咦。提起呀了当家哎咳呀哎咦,乱呐如哎麻呀哎咳嗯哎咦……”(《怕老婆顶灯》)

  听他唱了半天,只觉得很轻快很好玩,可虚词衬字太多,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内容。张声说他也不知道。不只这段不知道,如今保存下来的蛤蟆嗡都只是片段,都只是曲调,旧时内容一概付阙。

  “蛤蟆嗡是淅川、西峡(淅川邻县)的独特曲种,是过去民歌演变而来的。我小时候听我父亲唱过,还能看到演出,印象最深的就是拉高的尾音‘咦儿’。”张声说,“解放以后就慢慢消亡了。”

  为什么叫蛤蟆嗡这么奇怪的名字呢?据张声讲,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唱的时候有“咯哇咯哇”类似蛤蟆叫的过门。其次,蛤蟆嗡除了是一种曲艺,还是一种乐器。琴竿二尺余,比二胡短。琴头有蛤蟆状的木雕装饰,两根老弦从口中吐出。无千斤,琴筒较粗,蒙以蛙皮,发声嗡嗡作响,酷似蛙鸣。
淅川县曲剧团琴师刘恒均保存着该县唯一一把蛤蟆嗡。“文化馆去张湾搞调查时见到过实物,这是仿制的,也有20年了。”刘恒均说,“竿短筒粗弦子低,只有这样才能发出蛤蟆叫声,也就是演奏出“5 5 5 2”的特色音程。”蛤蟆嗡依靠双膜共振来发音,发出的是复合音,二胡等乐器是依靠一个膜的振荡来引起共鸣的,这是蛤蟆嗡乐器最大的特点。

  据南阳古乐团低音部乐手葛三仲介绍,民族乐器中低音部是个弱项,许多乐团都是用大提琴来代替。民族乐团却要用西洋乐器,这本就是不搭调。而蛤蟆嗡发出的低音音色丰满,介于大提琴和马头琴之间,既有大提琴低音的厚重韵味,又有马头琴粗犷深沉之韵,可以弥补民族弦乐器中少有低音部的遗憾。

  一唱一拉两张皮

  “文革之后,牛鬼蛇神都解放出来了。”张声说,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和同事宋金春曾去淅川县张湾村收集整理蛤蟆嗡。“收获可大了,那会儿艺人们都是七八十了,有的整理完几天就死了。”张声说。

  《赠银》、《铁板桥》、《贺喜找爹》、《杜思公讨账》、《黄桂香哭墓》、《吕洞宾戏牡丹》等曲目今天还能延续,得益于张声们抢救及时。1988年张声受到了文化部的表彰。

  根据张声他们的整理成果,淅川县曲剧团重新恢复了几乎停演半世纪的蛤蟆嗡,主唱李玲华曾去张湾找老艺人学唱。“现在会唱十来个调,十来个曲牌。”她说。

  淅川蛤蟆嗡一度失传的一个原因是难唱难学,这同时也是其一大特色。

  演出时,一人伴奏,一人演唱,而伴奏的音乐与唱腔并不吻合,唱的和拉的不一样,似乎是两张皮,好像两个棚子互不相干,所以蛤蟆嗡别名“二棚子”。这种听似各自独立却又浑然不分的和声织体,在说唱、戏曲中都很罕见。

  另外,艺人演唱以大本嗓(真声)为主,兼用二本嗓(假声),唱腔提高后要变假声,尾音“咦”拉高就得变成二本腔。即便是唱了一二十年的李玲华也认为上扬的尾音“咦”不好唱。“晚上在空旷的农村,猛一听到很瘆人。”她说。

  所以,正如张声所说:“这个东西不好传。拉不好拉,唱不好唱,没有师承,全靠自学。”

  自学也得有能学的东西。据老艺人讲,蛤蟆嗡唱腔有九腔十八调,现仅存平腔、汉腔、哭腔、大板、八板儿、阴腔、二六、三六、句半、汉川等10种板式和曲牌,加上游场平板、浪板共12个调门。

  “过去蛤蟆嗡演出很注意表演,加进身段及舞蹈,又唱又演,十分活泼,所以还叫地蹦子。”张声说。

  蛤蟆嗡一度失传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充斥着淫秽、荒诞的内容。据说比“十八摸”有过之而无不及。“旧社会里,蛤蟆嗡艺人都是挑油灯摆地摊唱,不入民宅。”张声说。所以旧内容舍去后,很多曲调没了唱词,以致剧团要演个小节目还行,全本蛤蟆嗡无从演起。

  当然,南阳地区的表演团体也没闲着,创作了诸如《渠首情》、《春风化雨洒丹江》等新曲目,旧调新词,歌颂南水北调、赞美新生活。 四散流播晋冀鲁豫

  蛤蟆嗡的历史一团迷雾,史志不载。前辈艺人的叙述五花八门。淅川已逝艺人周纪章、张老五、黄同杰等人讲,唐代就有唱蛤蟆嗡的,他们的演出社班所敬供的就是唐王。此说不可考,但从蛤蟆嗡的音乐结构属板腔体这一较高级的形式来看,其发展历史起码有300年左右。

  据宋金春调查,淅川蛤蟆嗡主奏乐器的共鸣筒与重庆梁山灯戏的主弦“胖筒筒”相仿。川渝灯戏以唱为主,主要曲调为“胖筒筒”(因用一种名叫“胖筒筒”的大筒胡琴伴奏而得名)。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阆中县志》记载:“五月十五瘟祖会,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为灯山者,亦如上元时。”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苍溪县志》记载:“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在郡邑城廓间筑台竞演,昼夜不分。”

  除河南外,山西、山东、河北也有蛤蟆嗡。

  山西蛤蟆嗡流行于夏县西山头村一带。清朝光绪初年,此地煤窑林立,陶瓷业发达,吸引了来自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商人。每逢节日,商贩和当地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花鼓调”、“莲花调”、“扬高调”等南腔北调融合起来,混合当地方言,逐步形成了小剧种。胡琴手杨学根制成一种声如蛙鸣的伴奏乐器,剧种遂名“蛤蟆嗡”。清末民初,西山头村组成20多人的蛤蟆嗡戏班,演出剧目有《蓝桥会》、《小寡妇上坟》、《黄桂香哭墓》、《张古董借老婆》等。1941年日军侵犯中条山,戏班解散,艺人逃难,剧种失传。

  山东蛤蟆嗡流行于冠县桑阿镇、贾镇、梁堂一带。其主奏乐器“二胡头”是用椿树根制成。椿树根木质松软,发音浑厚,嗡声嗡气,加上唱腔小过门中“so”、“do”两音反复出现,酷似雨后蛙鸣,所以当地人称为“蛤蟆嗡”。据老艺人邱东山介绍,蛤蟆嗡是由河北魏县、大名等地流行的落子传入山东后,在演出过程中逐步吸收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长,并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主要剧目有《柜中缘》、《赶三关》、《夜宿花亭》及连台本戏《刘公案》等30余个。

  “曲周柳子腔”是河北曲周县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清光绪年间,卖唱艺人吸收了冀南、鲁西、豫北民间小调的精华,结合戏剧曲牌,糅合当地方言,渐渐形成了一支独特的派别。最初以清唱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化装表演、角色固定的小戏班,活动于庙会集日。该剧的音乐伴奏和唱腔特点像雨后蛙叫,因此被称为“蛤蟆嗡”。民国初年,更名为“柳子腔”。

  那么,山西、山东、河北这三地的蛤蟆嗡和河南淅川蛤蟆嗡是什么关系?从地理位置上看,蛤蟆嗡的传播是不是明时兴于川、渝,清时盛于淅川,再流播于晋、冀、鲁呢?这还需后来者解答。(淅川县委宣传部杨振辉对本文亦有贡献)【原标题:淅川寻踪蛤蟆嗡】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05-0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