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方城
2013/10/11 18:09:1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南阳盆地东北隅,有一片古老而神迷的土地。这便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教村首批试点县、河南省优质烟生产基地县、河南省生猪出口基地县、南阳黄牛生产基地县、河南省绿色能源基地县——方城。
这里有中国现存最早修筑的楚长城,是战国名家始祖尹文、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汉廷尉张释之、谏议大夫尹敏、司徒韩暨、抗清名将吴阿衡、无神论思想家范缜和空军英雄杜凤瑞的故乡;
这里有与武当山齐名的道教胜地黄石山,黄石公、张良、葛玄、张三丰都曾在这里修道幽居;
这里有汉代湖阳公主修行的千年皇家道观炼真宫,光武帝曾在这里“扳石得泉”,刘备也曾在这里“火烧博望”;
这里有始雕于汉代省级重点文物摩崖造像,有北宋四大名刹之一普严禅寺;
这里有林翠泉清的望花湖、石怪川奇的七十二潭、峰秀谷幽的省级森林公园大寺与七峰山;
这里有鬼斧神工、形神兼备的历山神女美女峰。
走近方城,你可以从远古的石斧石镰等文物中发现她久远的历史;可以从汉代画像砖石、摩崖造像中分享古代灿烂文化;可以从千年古银杏的枝桠中体验历史的沧桑;可以从川奇谷幽、石怪潭碧中体味秀美的山水;可以从田园村舍居民的欢声笑语中感受新农村幸福、和谐、美满的生活;还可以从高楼林立、碧水恬静中聆听现代化建设开拓、开放、创造的时代强音。
走进方城,你会深深感受到这里处处都洋溢着蓬勃生机,处处都涌动着希望与梦想。这里以全方位开放的胸襟、周到热情的服务,真诚欢迎八方宾朋,与您同心协力,共创互利双赢的美好未来!
自然状况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东径112°38′—113°24′,北纬33°04′--33°37′。东邻舞钢、泌阳,南接社旗、宛城,西连南召,北依鲁山县、叶县,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下辖七镇(城关、博望、赵河、独树、广阳、拐河、小史店),九乡(券桥、二郎庙、古庄店、杨楼、清河、杨集、四里店、柳河、袁店);577个行政村,4115个自然村,5400多个村民小组。全县共23万余户,逾100 万人;有汉、回、满、白、壮、蒙古、纳西、藏、苗、彝、侗、僳僳、维吾尔等13个民族,汉族约占98.3%。
方城县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东北部是天然形成华夏九大隘口之一“方城”,是华北气团进出南阳盆地的主要走廊,历史上被素称为“五界一口”。境内最高峰七峰山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7%、22%、31%。境内有河流70余条,堵【Zhé】、潘、赵水南流入汉,澧、潕、滍水东流如淮。年
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09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3.9毫米,无霜期220天。
境内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绿豆、豌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花生、辣椒、菜籽、芝麻、棉花等,蔬菜类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红萝卜、菠菜、番茄、茄子等;水果类有桃、梨、杏、柿子、核桃、石榴等;中草药类有丹参、桔梗、蝎子、蜈蚣、杜仲等。
历史变迁
方城境内现存的古文化遗址11处,现存的古文化遗址内石斧、石凿、石镰、陶器等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境内已经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着史前文明。
夏代,方城地属古豫州,中原通往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夏路”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
少康时封次子烈曲于此建立缯国,建都于今方城县城一带,在这里发明了养蚕缫丝织锦技术,使这里成为我国丝织技术的发祥地;西周晚期,缯侯在封地东北边境依山水形势设关置塞,名曰“缯关”,并与申侯联合攻灭西周幽王,拥立东周。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率军“过邓”、“伐申”,依山水形势在原“缯关”基础上修筑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并在“夏路”咽喉要塞处筑方形小城派兵固守,名曰“方城”;“方城”(缯关)关塞因其地处险要并发挥巨大军事防御作用而名扬天下,《准南子·地形训》将“方城”与“太汾、冥厄、荆阮、 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并称为“天下九塞”。
战国中期,楚国封贵介公子于此,置阳城公,设“阳城”县尹;楚怀王时期,齐、韩、魏三国趁秦楚两国大战蓝田国内空虚并力袭楚,“方城”一带遂属韩;公元前272年,秦占阳城,在此置阳城县,属荆州南阳郡,陈胜幼年曾在故里傭耕。
西汉更为堵阳,为县治,属荆州南阳郡,是廷尉张释之的故乡,境内并置舞阴县、博望侯国、向城县;王莽复名阳城,博望改为宜乐,属荆州南阳前队;东汉复名堵阳,为尹敏故里,光武封朱佑侯国于此地,湖阳公主也曾在此修建皇城清修;三国时期属魏,仍名堵阳,是司徒韩暨的故乡,诸葛亮也曾在境内结庵隐居,出山后助刘备于博望火烧夏侯惇,成就了诸葛第一功;西晋时名堵阳,侯国,为韩寿故里。
382年,方城属前秦南阳郡; 420年,南朝宋更名赭阳,属荆州南阳郡;449年改属雍州南阳郡;479年,南朝萧齐时置北襄城郡,治赭阳城,领境内方城、郏城、伏城、舞阴、翼阳、赭城等六县,方城开始成为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497年,北魏孝文帝攻占方城,改为襄城郡,领境内方城、郟城、舞阴、翼阳、北平、赭城6县,境内舞阴(即今杨楼乡梁城村一带)是历代无神论主义范缜的故里;南朝梁置赭阳郡;北齐复置赭阳县;西魏时置故赭阳、赭城为“方城”,隋、唐、宋因之名方城;1208年,金以方城为倚郭初置裕州,领舞阳、叶县、裕州3县;元、明、清因之,属南阳府;民国二年(1913)改为方城县;1927年道废,直隶河南省;1933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7年11月5日,陈谢兵团解放方城,仍名方城县,属豫陕鄂区第七专员公署;1948年6月属豫西区第二专员公署;1949年5月属河南省南阳专员公署;1968年属南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属南阳地区专员公署;今属南阳市。
人文特色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方城地处要塞,历史上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数千年来积淀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走进方城,犹如走进一部厚厚的史书,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帧帧厚重而又意蕴深长的神秘画卷。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