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南阳

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见证

2014/12/29 15:47:26 点击数: 【字体:

    宿州历史悠久,为了让市民系统而全面地了解本土的历史文化,我们先从宿州历史上留下的名胜古迹说起。这些名胜古迹,用文物管理部门的专业名词来说,即“不可移动文物”。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最新统计,我市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一千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我们先从这19处省保单位开始来了解宿州吧。

    涉故台位于宿州市东南20公里处的西寺坡境内,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起兵的盟台。涉故台于1961年成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在正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历经两千余年,但围绕着涉故台的历史故事和传说,通过典籍和当地百姓的口碑,仍代代相传。

    涉故台的由来

    大泽乡,顾名思义,是一带沼泽与河沟较多的地方。据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面对“天下苦秦久矣”的形势,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段话就是说,现在逃跑是死,举行起义是死,同样都是死,不如揭竿起义为国而死更有意义。

    当时秦二世骄奢淫逸,腐败无能。本来二世应该是太子扶苏,但他被奸臣陷害而死。很多人都知道扶苏贤明而拥戴他,还不知道扶苏已死。加之大泽乡方圆百里都属于楚国,楚国对秦国怀有强烈的仇恨,传说楚将项燕并没有死。于是吴广故意在带兵的两名校尉面前多次说要逃跑,激怒他们。校尉拔剑要杀吴广,吴广乘机夺剑把两名校尉杀死。接着“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以“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揭竿而起,这就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开创了农民革命的先河。因陈胜,字,涉。后人遂把其领导起义的盟台,称作涉故台。

    当地传颂着陈胜的诸多故事

    据涉故台周围村庄的村民介绍,陈胜吴广的家乡并非《史记·陈涉世家》所言的河南阳城和阳夏人氏,而是当地土生土长的青年。西汉文学家贾谊在《新书·过秦》一书中说,陈胜出身非常贫困,家里穷得用只好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栓门轴。相传,陈胜的童年就住在大泽乡的陈庄,家里没有土地,全家靠出卖劳力做佣耕维持生活。在涉故台东约200米处有一条小河,叫枝疃沟,沟两岸有大片树林。陈胜十多岁的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们一起到树林里打干棒(就是把树上的枯枝打来当柴烧)。为了打得更多的干棒,陈胜请当地的铁匠做了根铁棍,打的干棒远多于其他的小伙伴。

    随着打干棒人数的增多,许多树木被打得枝断皮破,而这里的树都是当地财主的,财主看了很心疼,就派人看护不准再打。陈胜不吃这一套,他带着一帮人找财主理论,财主看人多势众惹不起,就把陈胜以盗树罪名告到蕲县县衙。县官遂派人把陈胜抓进县衙大堂。没等县官开口,陈胜首先质问:因何罪抓我?县官厉声呵斥:你盗人树木,怎不认罪?陈胜回答:我没盗树,打干棒何罪之有?县官又问:打干棒为何用铁棍?陈胜答:铁棍比木棍打得干棒多!县官无言以对,心里认为很有道理,不便加罪于陈胜。这时,大泽乡一带的农民听说陈胜因打干棒被官府所抓,纷纷到县衙为陈胜喊冤。县官知道陈胜在当地有一定的威信,只好将其无罪释放。当地的财主从此也不敢无故欺负百姓了。打干棒的胜利,更彰显了陈胜的勇敢和胆略。此后,陈胜的名声越来越远,他所住的村庄也因此改叫“铁棍陈”。直到今天,铁棍陈村的父老乡亲,仍在口碑传递着陈胜的诸多故事。

    陈胜吴广原是好友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根据史料和考查得知,吴广出生在河南省太康县城南三十五华里的小吴村,父亲吴国樵,母亲杨氏,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全家六口人住在一个破草屋里,靠着吴国樵租种了邻村李姓地主家的地,母亲杨氏靠给别人做针线活,勉强度日。有一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李姓地主又来收租,吴广一家缴不起租子,他的父亲就被毒打一顿并收回了租田。吴广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跑到地主家里踢倒了他家的泥神像,火烧了它家的柴禾院。后来由于害怕地主报复,母亲就把吴广送到伏牛山的舅父那里,他白天跟着舅父打猎,晚上跟着舅父习武,练就一身好武功。周围四邻八乡的青年,听说吴广武艺高强,都投奔他习武,并经常到地主周八缸(据传家里聚敛有八缸银子,当地人都叫他周八缸)家骚扰,地主非常愤恨。就以吴广聚众造反为名搞到官府,吴广因此逃到大泽乡一带,凭着五大三粗的体力给人佣耕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同为佣耕的陈胜,共同的处境和心智,使两人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说来也巧,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征发青年农民戍守渔阳,陈胜、吴广都在应征之列,并被推为屯长,为大泽乡起义埋下了火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现在人们常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胸怀远大的志向。鸿鹄是一种大鸟又称天鹅,鸿鹄比燕雀飞得高看得远。关于“鸿鹄之志”的故事,在涉故台流传也很广。

    陈胜作为雇农的儿子,为生活所迫,少年时代就为富人做佣耕,饱尝秦王朝苛政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常常对自己的卑贱地位感到愤愤不平,强烈渴望改变自己的现状。有一天,他在田里扶犁叱牛,埋头耕作日近黄昏,精疲力尽,就停下来走向垄上休息。与另一位佣耕说:“假如我们将来富贵了,彼此不要相忘”。佣耕带着嘲笑的口吻说:“我们都是为人做工的贫苦人,怎么能得到富贵呢。”这时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在当时的封建制度下,广大的贫苦农民处于穷困和无权的地位,一个雇农居然向往富贵,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陈胜的同伴听了以后很难理解,认为这只是梦想而已。然而正是陈胜的这句话,体现了他高于同伴的见识所在。

    在如今的涉故台附近,就有一处小院,名曰“鸿鹄苑”,是今人建的仿古建筑,也是为纪念这段故事。

    “鱼腹丹书”与“篝火狐鸣”

    为了在戍卒中树立威信,陈胜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与吴广一同策划了“鱼腹丹书”的故事,他们把写着“陈胜王”三个红字的白绢塞进渔夫捕的一条大鱼肚子里,第二天,渔夫照例到军营卖鱼,负责军营膳食的戍卒杀鱼时,发现白绢,大家争相传阅,都认为是上天的旨意,陈胜天命就该称王。

    在涉故台西北500米处又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河沟,河沟上有一座小桥,叫苗桥。桥的西侧土岗上有一座小土地神庙,庙周围树木浓密,草木丛生。据《水经注·淮水注》记载“蕲县有大泽乡,陈涉起兵于此,篝火狐鸣处也。”篝火狐鸣是陈胜、吴广为起义策划的又一故事。陈胜长期生活在大泽乡一带,对附近情况十分熟悉。他想鱼腹丹书是上天的旨意,如果使土地神再显灵,人们就会更加坚信不疑地跟着他一同诛灭暴秦。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吴广悄悄地来到小庙旁边,举起火把,学着狐狸的叫声:“大楚兴,陈胜王”。叫声随风传到戍卒的耳朵里,引得许多人出来向西北看去,但见篝火忽明忽暗,叫声时弱时强。有人想结伴前去看个究竟,因风大雨急,又距离较远,终究没有去成。第二天早晨,大家一起来又聚在一起谈论昨夜篝火狐鸣的事来。有的说土地神显灵,让成仙的狐狸来报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暴秦的末日该到了,咱们好好跟着陈胜造反诛灭暴秦。陈胜吴广巧妙地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来鼓舞戍卒打消顾虑,勇敢地投身于反秦大义之中。

    历经两千余年遗址保护完好

    涉故台栉风沐雨,历经2200余年,迭遭兵燹之祸,风雨剥蚀之患,仍能保护完好,这说明,从古至今的宿州人民都具有爱护文物的光荣传统。

    据《宿州志》和碑文记载,从明万历至民国的三百年间,进行了四次重修,并有碑碣传世。而历次重修都是民众自发的,出钱出物出力,各尽其能,与官府无涉,碑记也为大泽乡乡儒所撰所书。

    鉴于此起义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其遗址涉故台的历史文物价值实为宝贵。为此,早在1961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就将其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保护标志。1992年,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上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同志曾致函宿县党政领导,对涉故台的保护极为关注。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到涉故台,并写下了《宿州涉故台龙柘树记》。数十年来,宿州各级政府对涉故台不断进行维修,本地乃至全国举办了不少与此相关的活动,以期涉故台得到较好的保护,恢复历史原貌。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记者一行来到西寺坡镇,涉故台周边是绿油油的麦苗和金黄的油菜花,风景优美,不少市民来这里踏青寻古,据看门的老人介绍,他每天都会向游人讲述陈胜吴广的故事。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胜吴广起义的雕像,道路立了不少名人的题字碑文。在通往涉故台的台阶中间,有一棵古树,名曰“柘龙”,已经开始冒出新芽。涉故台上有几块石碑,清代的、明代的、民国的和上世纪60年代的,都是人们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而立的。台上还有一古井,名曰“龙眼井”,在南朝梁武帝时期,这里有一楼台寺,古井就是那时建的。历经风雨,楼台寺已不复存在,但古井依然保存了下来,里面还有少量存水。
如今的涉故台,已经成为外地人来宿州必看的景点之一,是当地人了解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皖北晨报(2013-04-07)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一代文宗元好问 妙笔书写保定城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