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天之骄女们也有血泪和哀怨,她们在深宫内闱中所受的煎熬与折磨,岂是世人所能了解的?
比如说,她们没有决定自己婚姻的权利,有的公主甚至出生时就被规划好命运,只能做政治牺牲品,比如汉代,自首创“和亲外交”后,多位汉室公主变成人质般的棋子,政局一旦变动,她们便被杀戮。
纵观历史,生于太平盛世,而且婚姻幸福的公主屈指可数。命运多舛的公主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尼为道。以唐代为例,先后有十个公主入道,可谓“绫罗绸缎身上裹,太上老君心中留”。
中国自古男尊女卑,公主也不例外,史书中多不给公主立传。即便立传,内容也极为简单。比如唐代平阳公主,曾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其传不过区区百字。本系列女主人公湖阳公主刘黄,贵为刘秀长姐,史书也无传记。
刘黄在史籍上能有所流传,赖于与她打过交道的三个男人:一个是她的弟弟刘秀;一个是拒绝了她的爱情、导致她未再嫁人的宋弘;还有一位是杀了她宠爱的家奴,削尽她脸面的“强项令”董宣。
在中国史书的男性视角下,刘黄形象骄横霸道,十分“脸谱”化。她被拒婚,宋弘成名。她家奴被杀,董宣成名。她的“不幸”,成就了两个男人流芳千古。她真实的面孔与形象,她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被史书完全屏蔽掉了。历代修史者,无人站在她的角度想一想,想想她爱而不得、寡居一生的命运何其凄凉。
只有在方城,人们对这个并不“高大全”的公主倾注了感情。在当地传说中,她乐善好施,没少给方城人造福。她情场失意出家修道,十分值得同情。
现在的方城人,给湖阳公主塑的像,十分青春美丽。或许在他们心中固执地认为,这才是湖阳的真面目,这才是他们心目中高贵的一代公主。
董宣杀奴 公主输阵
据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所立“重修炼真宫碑”记载:“盖谓裕州(方城古称)北一里之许,地势高耸,林堤圆围,风气极佳,而景号谓之‘春暮’,名曰:‘炼真宫’,乃东汉湖阳公主修真之所也。”清雍正《河南通志》称:“炼真宫在裕州北一里,东汉湖阳公主建。”
湖阳公主的汉代行宫还有什么遗存吗?
现在的道观,依然沿用汉代行宫城墙,呈方形,四边各长150米,占地2.25万平方米。城墙为土筑,残高5~6米,厚2~3米。夯层0.8~1.1米,层次清晰,夯层内留有直径0.08~0.09米的别棒洞,北城墙外及城墙夯土内,出土有西周鬲腿、豆柄及汉代筒瓦片、瓦当等。
当年建设行宫,是以巨石为基,巨砖镶嵌,中实以土,厚一丈五尺。方城土质为黄黏土,工匠们以木板相夹,填土夯实,所用土不能太干,要加入一定水分,夯成墙后,撤去木板,风干之后,非常坚固,当地百姓称“板打墙”。外面再砌上数尺厚的青砖,筑到二丈高时,全用青砖砌成,上面修成雉堞,内外两道,中间七八尺宽,可行人也可放哨。
行宫建筑,极尽奢华,但早已荡然无存,只有这残剩的宫墙,还讲述着历史的沧桑。
当年湖阳公主失意于宋弘,开始不时来此居住,但她在洛阳仍保留府邸。这时候,政治形势和立国之初已发生微妙的变化。
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立国,立国十年后,他发现了大贵族大地主豪强势力肆虐的严重性,便逐步改变执政方略,以严刑峻法治国。
到了建武十五年,汝南发生“度田”案,河北、河南先后发生豪强叛乱,刘秀感到豪强势力可能危及政权,于是执政越发严厉。鲍永和鲍恢,都是性情耿直之臣,他们执法如山,不避权贵。刘秀很欣赏他们,常对左右道:“贵戚且敛手,以避二鲍!”
建武十五年六月,洛阳城中发生了一件事,刘秀的养父赵王刘良因小事倚势欺人,朝野大哗,影响极坏。
事发数日后,鲍永弹劾刘良,刘秀召见刘良,当面严厉申饬。刘良何等尊贵,为了“小事”被“诫勉谈话”,此后,皇亲国戚都有所收敛。
受此事影响,刘良在京中地位大不如前。不久,刘秀又将一批王降为公或侯,削弱其力量,并起用一批用法深刻、执法如山者,从京师到地方,严厉打击豪强势力。韩歆、欧阳歙、戴涉,连续三任大司徒都获罪被杀,足见其严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