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躬耕于南阳”?
2012/4/20 14:42:23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十年南阳的“躬耕”
诸葛亮曾躬耕于南阳,诸葛亮认为,农业为本,躬耕农业才是本分。“躬耕南阳”之说出自《前出师表》,为蜀汉后主建兴五年,也即公元227年所作,当时诸葛亮47岁。20年前应为公元207年,诸葛亮仅27岁。这一年他遇到了知音贤主——刘备“三顾茅庐”,从此生涯经历了一个大变化。但他出山前,当“布衣”,在南阳过着“躬耕”生活,究竟有多少年呢?学者们考证,应为十年左右,即在公元197年,他17岁,便开始了在南阳一带的“躬耕”生活。
10年间,他自己不仅“躬耕”,而且还做了很多事情:
第一,他在南阳成家立业,娶了贤妻。《襄阳记》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阳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诸葛亮选择对象与一般人不一样,重德重才而不重色,这是很高尚的一种爱情观。
第二,博览群书,终使自己成为具有广博知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杰出人才。据记载,有一天他和文坛密友石韬、徐庶、孟建(即石文元、徐元直、孟公威)“游学”交谈时,发觉三人读书“务于精熟”,孔明颇不以为然,认为这样死读书将来最多官至“刺史”、“郡守”。而他则不然,“独观其大略”,所以能广读群书,又密切联系实践,自己有创见,最后方有大成就。
第三,隐居南阳10年,诸葛亮还广交一批知识界名士和政界人士,这为他27岁出山准备好了必需的条件,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建立了一个可贵的人际关系网。由于当时南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名人大多都曾在南阳留下足迹,南阳本地的名人也很多。见于《三国志•蜀书》的,有本籍襄阳的庞统、原籍扶风的法正、原籍河南的杜夔等文化人士。
南阳是当时经济文化重镇
东汉的南阳,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郡,城镇最多,人户最多。比起首都洛阳,南阳的城市数和人口、户数则几乎超过一倍。应该说,选择这样一个繁盛城市栖身,正是诸葛亮的明智之处。
南阳地区,在两汉时期,还出过许多文化名流,他们的功业学问,一直在后世流传,这也正是求知若渴的诸葛亮所特别喜爱的环境。我们从史传中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实例。首先,自西汉武帝“尊儒”以后,南阳地区就涌现了许多儒学世家,两汉之间著名循吏任延,本身也是学习儒书的拔尖人物,史称:“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后来在东汉政府任职时,坚持办学和慈善事业,“令耕公田,以周穷急”(《后汉书•循吏列传》)。《后汉书》介绍了东汉时许多儒学大师和文学名士,如南阳堵阳人尹敏,章陵人谢该,蔡人刘珍等。史上以“击鼓骂曹”闻名的东汉名士祢衡,也曾到过荆州南阳地区,诸葛亮正当青年,应当听说过此人,并受到他的影响。
南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阳乃至整个荆州地区在军事和交通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里是四战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自己在《草庐对》中,则以更广的眼界分析更大地域的荆州形势:“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处在这样的地方,能看清东汉末年群雄争战的形势,看清各大军事首领的优劣。另外,这里群贤毕至,几乎形成了一个有名的学派,历史上称为“南阳学派”或“襄阳学派”,文坛挚友们互相论述政治军事形势,或互相推荐贤主,也是很好的机遇。聪明而正当盛年的诸葛亮,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留在了南阳地区,一待就是10年,这正是他生命中最好的岁月。
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军事史家和战争史家注目。自战国秦汉以来,南阳地区的争夺战争前后数十次,几乎河南、湖北、关中有关的重大战役,南阳都不可避免地或成为战争前哨,或必经之途。秦统一六国战争中灭韩灭赵,南阳是关键的军事据点。历史上闻名的楚汉战争中,南阳地区也是刘邦项羽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更是刘邦从关中东进的重要关口。至于西汉末年农民战争中,南阳是东汉刘秀的奠基之地,他是在南阳城区开创帝业的,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就发生在南阳的北界。从上所见,南阳地区一直都是全国的战略要地,正是这一点,才吸引了少有大志的诸葛亮,选择了在这里“躬耕”,等待时机,发展自己的一生。【原标题:诸葛亮为何“躬耕于南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南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