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走马民间故事”的非遗传承路

2016/3/30 14:19:30 点击数: 【字体:

“走马民间故事”的非遗传承路

 图为重庆走马民间曲艺团团长刘万能为群众讲述走马民间故事

  “山歌年年月月唱,台上唱坡上唱处处都在唱;故事家家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娃娃也能讲。”26日,在有“中国曲艺之乡”之称的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45岁的重庆走马民间曲艺团团长刘万能身穿长褂,合着曲艺表演,讲上一段走马民间故事,赢得满堂喝彩。

  走马镇,在历史上是成渝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天南地北的客人们川流不息,也带来了各地的新鲜见闻和奇闻异事,久而久之,便孕育出了以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俗语为主要形式的走马民间曲艺。

  2006年,“走马民间故事”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当下许多“非遗”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不同,“走马民间故事”的传承保护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

  “20世纪80年代,重庆文化部门在收集整理民间集成时,在走马收集起了10915则民间故事,还‘挖’出了能讲述成百上千则故事的316个‘故事篓子’(即走马民间故事讲唱人)。”78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远扬自12岁起便在大街小巷、田间院坝讲述走马民间故事。每则故事8分钟至15分钟,现刘老可脱口说出的故事已达500则以上。

  “民间文化讲究的是师徒相承,师傅身口相传,如此代代延续。”至今还活跃在讲台上的刘远扬说,近年来,政府通过组织“走马民间故事讲述技艺大赛”等方式,已吸收了大批青年群体加入民间故事的传承队伍,“年轻人的活力无疑是民间文艺的希望。”

  “走马民间故事在当下应与现代艺术元素相融合,才能走得更远。”2007年开始接触走马民间故事的刘万能原是一名川剧演员,在故事讲述中加入戏剧表演元素,增强故事的艺术性和舞台性是其近10年来努力的方向。

  “让民间故事走向大众,必须具备可看性和可听性。”借鉴评书的舞台形式,再经全新编排创作,刘万能每月定时演出的“走马故事会”已成为了当地的一块“金字招牌”。“从最开始我主动上门请缨表演被拒,到现在有人登门邀约表演,走马故事开始‘走出去’,让我对传承充满了希望。”刘万能说。

  “自2000年起,走马民间故事就已进入校本课程,每周有专门一堂课用于学生学习民间故事、歌谣或谚语。”走马小学民间文化特色办公室主任朱伟认为,民间文化的根植应从幼年起步。在学子心中扎下民间文化的“根”,可保这一传统文化不被轻易遗忘。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组织收集整理民间故事的工作还在继续。”中共九龙坡区走马镇党委书记黄伟称,近年来,重庆各级文化部门通过采录民间故事、建立传承人考核制度、鼓励师带徒、对优秀传承人给予奖励等举措,加大对走马镇民间故事和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当地还启动了“走马民间故事”大数据库建设。

  黄伟说,下一步,当地将充分挖掘走马镇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为载体,建成文创休闲旅游度假区,为“走马民间故事”注入新的内涵。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新网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