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工作的古籍修复师 谢 昱 供图
自2007年国家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至今已逾10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古籍得到有效保护。近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古籍文献活化利用研讨会,来自高校和图书馆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就如何更好保护古籍建言献策。
古籍现状有“三散”
一把剪刀、一个镊子、一支毛笔、一碗糨糊、一盏台灯……在河南省图书馆古籍中心,古籍修复师们年复一年重复着手中的工作。在需要修复的珍贵古籍面前,他们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年轻修复师们更擅长使用现代科技器材鉴定纸张纤维,用化学试剂测试颜料成分,通过科学数据准确分析古籍纸张,但老师傅们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用手一摸就可分辨出古籍纸张的年代、类别与特性。在他们看来,古籍修复是一门手艺活儿,不会被科技完全替代,要想做到高质量地修复古籍,至少需要10年的经验。不同时代的纸张强度不同,什么样的古籍需要什么样的纸、要用多大的手劲,只能在实践中慢慢积累。
在河南,很多古籍收藏单位按国家标准修建了古籍特藏书库,购进樟木书柜,并制定古籍管理保护制度。目前,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已全部完成,省古籍保护中心正在进行登记、审校。
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部主任谢昱介绍,古籍修复的状况十分复杂,总结起来有“三散”:古籍保存于各个不同单位,涉及公共图书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有的散落民间,这些单位归口不一,增大了管理、协调的难度;第二,古籍整理人才分散于各单位,缺乏必要交流;第三,古籍内容分散,涉及各个学科,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分布在各行业。
古籍保护有“三难”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家底,通过统计登记古籍的数量、品种,核定古籍价值并定级,认定古籍破损程度等。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则千头万绪,古籍文物的开发、整理和活化利用是件非常艰辛的事。
古籍保护的第一步就是修复难。工作人员介绍,完成一部古籍的修复,在制定好方案后,要严格按照工序走,折叶之后还要压平还原。古籍专用的纸张也较为特殊,即便同一品种的纸张在同一家工厂不同季节生产出的品质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辨别、修复时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
古籍人才的分布也不均衡,基层县市基本留不住人。一般从业者很难认清繁体字,再加上古籍涉及各个专业领域,懂这些专业的人少之又少。目前,只有河南省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古籍修复室,且每家修复室都仅有三两名工作人员,目前来看,古籍修复师仍属小众行业。
古籍整理头绪多、理顺难。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姚武教授认为,当前古典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薄弱,很有必要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建设,更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作加强联系进行交流。
古籍“活化”有三步
历经多年风雨,河南省社科院保存了大量的古籍善本,据统计有600多种,每种少的有一卷,多的甚至达到200卷,这些古籍沉睡在河南省社科院的书库里,一睡就是几十年。
“社科院内部职工也不清楚这些善本的情况,有的根本没见过。”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说,“若要一睹这些文物的芳容,即便内部职工也要办理多道手续,好几个领导签字才行。”
为让收藏在书库里的文物“活”起来,目前,河南省图书馆已完成15种地方志古籍的数字化工作。洛阳市图书馆建立了馆藏珍贵古籍全文数据库,共加工扫描古籍5万叶,共完成38部。另外,开设了四库文献专藏室,打破古籍文献重藏轻用的传统管理模式。
河南大学图书馆完成了馆藏古籍善本书影制作和重要古旧拓片数字化的工作。安阳市图书馆为满足读者查阅古籍文献的需求,联合新乡市、鹤壁市、焦作市等地的十几家图书馆组建了豫北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服务联盟,形成了古籍文献共享服务体系。
河南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周立认为,古籍“活化”首先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古籍资源的利用率,这也有益于长久性的资源保存;其次,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主动进行宣传,运用展览、征文比赛、专题讲座等手段展示古籍内容;要加强古籍文献的交流互鉴,加强各地图书馆间藏品、展览、研究等相互间的交流,切实解决古籍文献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古籍资源、古籍保护利用先进经验之间的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