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郑州5月21日电 (记者 李贵刚)在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1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埃及、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十余国,以及两岸、港澳地区的近600名专家、学者与会。
主办方称,是次大会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多学科、开放式、国际化考古学大会,也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举办的大规模的国际性学术盛会。
当日,主办方颁发了“中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研究成果奖”等奖项。其中,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北京大学教授宿白获得“中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
期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承担单位、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向与会者介绍了尘封2000多年的西汉列侯墓的考古发掘情况。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考古学自上世纪诞生以来,为深入探究中华文明源流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工作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大遗址保护等方面成绩斐然;“南海一号”、“海昏侯墓”等一批重要考古发现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境外专家代表、印度考古调查局考古所所长桑杰·库玛尔·曼纽尔表示,考古学连接了过去和未来,并且为我们通往未来的道路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多样且创造性艺术形式及丰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更需要广阔的视野、明确的目的以及多种资源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中国考古专家代表、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表示,人类考古学发展到今天,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以此大会为契机,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让中国考古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是次大会选址河南,源于河南是中国考古学诞生地。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拉开了中国考古学的序幕。自1990年开始评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河南先后有40余项考古发掘获评,居全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