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淅川坑南遗址为汉水流域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界标

2015/8/3 9:40:16 点击数: 【字体:

淅川坑南遗址为汉水流域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界标
 

坑南遗址发掘现场石制品测量 资料照片

 
    丹江下游位于我国南、北方气候过渡区,是南北方古人类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廊道,文化间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使得这一地区的古代文明长盛不衰。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发掘,丰富了该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资料,有助于研究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古人类在丹江口库区的生产及行为方式,同时对于研究中国南北方古人类迁徙、技术交流和文化发展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2010年至201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淅川坑南遗址等十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坑南遗址揭露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各类石制品8000余件,同时出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陶器残片、石磨盘、研磨球、燧石制品等重要遗存。该遗址地理位置优越,地层关系清晰,文化遗物丰富,堆积年代基本连续,为探索南阳盆地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坑南遗址发现了新、旧石器过渡阶段连续的文化堆积,由此可以确立新、旧石器过渡期的新界标。从发掘情况分析,文化堆积可分为上下两层,下文化层石器原料相对比较单一,以脉石英、石英岩为主,而上文化层原料种类明显增加,上层中出现的数量较多的烧土块和研磨用器,说明人们已经使用石器加工农作物并大量用火,尤其是该层发现的陶器残片,反映出当时人们开始使用陶质炊具烹煮食物。连续的文化堆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坑南遗址的一大特色。

    从出土的石器看,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坑南人”谋生方式主要是采摘野果,挖掘草根和块茎类植物,捕食丹江及其支流的鱼虾。坑南遗址和丹江口库区其他二十余处旧石器地点一样,均属于典型的旷野遗址,那时的人们依山靠水而居,石制品原料主要取自阶地底部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岩性以石英岩为主,石制品类型以石片为主,个体以小型居多,中型也占一定比例,古人类剥片采取硬锤锤击法,剥片前不对石核台面进行修整。石器类型以刮削器和砍砸器居多,加工采取锤击法直接加工。石器面貌简单粗犷,显示南方砾石石器工业面貌,同时较高的石片含量和较小的个体也显示了我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点。坑南遗址发现了汉水流域年代最早的陶制品残片,这些陶片具有相对比较原始的特征:以夹砂陶、颜色以褐色为主,烧制温度较低,羼和料多为天然石英砂粒,器表多为素面。但综合陶质、陶色和火候等因素分析,这批陶片当为迄今为止汉水流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制品,也是定居和早期农业起源的佐证。

    根据汉水流域地貌演化资料分析,坑南遗址先民的活动时间约在中更新世前后,具体年代尚需进一步测试确定。

    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是古代人类活动的繁盛之区,加高水坝,扩大淹没区,必然与无数往事相遇。在数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坑南遗址并不孤独,在淅川的台子山、岳沟、宋湾、东岗、梁家岗和狮子岗等处,在这次抢救性考古发掘中,人们先后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文物,这表明数万年前,在今日的丹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