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关注戏曲发展】齐飞: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2015/7/29 10:14:41 点击数: 【字体:


    戏曲艺术以她历史之悠久、魅力之独特、群众基础之深厚而成为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们河南豫剧影响极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一部部经典唱响了大江南北。之所以成为经典,固然是艺术大师把人物演活了唱绝了,但归根结底是剧本的成功。人们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要绷紧三根弦:剧本、剧团、演员。其中,剧本创作应是放在第一位的。
河南产生过无数轰动剧坛的优秀剧目,涌现出常香玉、马金凤、申凤梅等一批艺术大师,近十几年来河南戏连夺全国大奖,《梨园春》、李树建把河南戏带出国门,戏曲艺术已成为河南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而每一个获奖剧目或是艺术家的代表作,都是剧本的成功所奠定的。

    在我们回顾昨天的时候,更应该看到今天所面临的重任、责任和存在的问题。我省每年都有数十部或上百部剧作问世,但能立于舞台上的不多,立于舞台能够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更少。思考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其一,现代戏创作普遍存在作者深入生活不够、切入点不准的问题,导致故事不动人、情节不感人、人物个性不鲜明、语言不生动。一部优秀的作品,一定要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统一。所以,剧作者必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深入生活、不断积累,我叫作“多存芝麻好打油”,到用时才能够肚里有货不犯愁。

    其二,剧本基础再好,如果不认真去“抓”,也难以立于舞台排成好戏。纵观这几年河南在全国打响的戏,哪一台不是抓住不放抓出来的?众多初创的剧本或大赛中确实有基础不错的本子,因没有抓住或参赛过去就完事而夭折,令人遗憾。如果文化主管部门给予关注,组织力量攻关提高,是能打磨成器的。由此,我想到可否设立个“剧本创作中心”,吸纳剧作家和评论家,专门为有基础的剧本把脉问诊出主意提建议,如作者同意甚至可以参与修改,使之达到可以立于舞台并获得成功的水平。

    其三,关注剧作者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我省剧作家队伍的老龄化和后继乏人现象十分严重。老作者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若能关心、支持他们,他们未必创作不出好的作品来。面对创作队伍青黄不接的严峻现实,采取组织编剧培训班、请名家授课、观摩精品剧目、组织下乡采风、布置创作任务等措施,助力人才成长,相信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齐飞(作者系河南省剧协顾问、著名剧作家)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