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河南的乡土摄影

2015/1/23 10:19:36 点击数: 【字体:


    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河南摄影发展史中,乡土题材的影像作品一直是最厚重的一块,在各个时期都有一批重要的乡土摄影家及其有影响的代表作品出现。2003年,河南青年摄影学会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推出以《乡土中原》为主题的纪实摄影13人联展,作者大部分是年轻一代。这是河南青年摄影学会换届之后第一次隆重的集体亮相。用如此形式来展示当今河南的青年摄影群体,这使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河南一代又一代摄影家总是死死抱住乡土题材不放?甚至有人怀疑,河南摄影家是不是在回避现实、对抗现代化。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最具汉民族文化特色和风情的农业大省。黄河穿越黄土高原,挟泥沙、过三门(鬼门、神门、人门地称三门峡)乘势而下,漳显其沧海桑田的伟力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在这里泥沙淤积造就最宜农耕的土地,决口改道又常使百姓陷入灭顶之灾。有史记载以来2600多年,黄河1500多次决口、9次大改道大都发生在河南。在与黄河的恩恩怨怨中,地处中原的河南成为古代东亚农业经济中心,发展出最成熟的东方农耕文化。今天,河南9256万人口中,农村人口为7739万占总人口的84%,堪称中国第一农业大省。处在这样一个深厚的历史情境与宏阔的现实背景中,当摄影成为一种观察方式的时候,他们的目光非常自然的落在了这块厚重的土地上。不论是记录现实、感受历史还是抒发情感,中原厚土都为河南的摄影家提供了丰富而现实的视觉文本。

    50年时光流逝,几代摄影家从来没有停歇跋涉乡村的脚步,他们长时间默默而固执的注视着这片乡土,似乎有一种使命和责任。随着社会的变迁,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河南乡土摄影嬗变的轨迹让我们在追寻中品味。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还没有民间摄影发育的条件,摄影这种现代性的文化形式,在政治为主导的、履行宣传功能的新闻、宣传摄影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工作人员身份的摄影家的实践,以权力话语的方式,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在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原大地扎下根来,融入了社会生活。因此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的作品,并不是摄影家自觉的题材选择和文化选择,而是出于政策、形势、舆论宣传的需要给定的工作任务。但是,三十多年一路下来,他们积累了巨大数量的图片,稍加梳理,就可以形成农村社会历史变化的视觉链条,当年对于一些重大题材的长期跟拍和系列报道,也由于时空的张力成为结构完整、具有深度的纪实摄影文本。魏德忠的《红旗渠》《人民公社》、王世龙的《历史的脚印》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摄影的代表作。改革开放初期,王世龙依然执著于农村,但已经走出了工作任务的制约,进入了个人的创作,他着眼于乡土风情和社会变革中农民生活的新变化,拍摄了不少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特征的有影响的作品,在七十年代被称为“山药蛋派”摄影家。

    八十年代,随着新一代农村纪实摄影家的崛起,河南乡土摄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摄影家们抵制和摒弃了狭隘的政治功利和意识形态化宣传,着眼于农民的自然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认同。同时在拍摄方式上开始长期关注一个人群和一个区域的人文生态,以形成系统化影像语言形态。这一转折反映出社会变革中摄影观念的变化,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河南乡土摄影。

    于德水始终以平行的视点和平和的心态潜心关注体验着黄土地上的生活,用最平常的瞬间作出最生动的描述,没有刻意的凝重,没有悲苦的制造,“画面充满着丰瞻的人性,真正撼动人的是生活本身”(李江树语)。他的《中原土》、《黄河流年》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寻找和谐,由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彰显“河南性格”(李媚语),在平静朴实的视点中还原着中原农村的风貌。阎新法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就是农民文化,农民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承载者、体现者,而中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和集中代表。他的《根脉》和数量巨大的农村摄影作品,是对中原历史文化的抚摸与体味。镜头里的“农村”从对象的意义上说,已经是他的一个中原文化的“生活标本”。武强一直在潜心记录农村各种生活形态,他的“中原会场”、“中原饭场”、、“小本生意”、“乡村交通”等系列作品,构成了河南农村生活的风俗画卷。赵震海的《中原一代传统农民》,以环境肖像的形式,完成了他对社会进程中即将消逝的传统农民形象的传神留影。朱清河的《城市边缘》拍摄的是改革开放中的新农民,他们曾经是农民现在还是农民却已经走进了城市,他们想往城市来到城市却不能融入城市,他们干最重的活拿最少的报酬,他们历尽艰辛、流动漂泊,在城市与乡村的夹缝中承受着精神和身体巨大重负又不知何处是自己的归宿。朱清河长期关注弱势人群,表现出鲜明的人性关怀的姿态和坚定的道德立场。

    1980年代以来河南乡土摄影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早期的大格局规模化的图像采集来表现农民生活的宏观面貌,逐步走向对一个社会现象进行纵深的系统影像分析。姜健1990年代初完成的《场景》,从人的生活痕迹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历史在空间中的沉积与显露,展开一种叙事性纪录,农家日常生活环境和用具成为意蕴丰富的视觉符号。此后完成的《主人》延续了《场景》的意念和图式,将人作为符号纳入图像构成,在刻画各个时期农民形象的同时细致描绘生活空间中深含意味的细节,用更加现代的影像语言记录了河南农民的生存状态与变化。“这两个文本在河南甚至在国内摄影界较早地创立了一种社会纪实类图像采集从思路到图式的范本”(刘树勇语)。秦军校的《婚俗与丧俗》《终结小脚》以过程与细节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留下了一份中原民俗的视觉文献。

    2000年代以后,传统的河南乡土摄影似乎走到了尽头,一些摄影家不再力求客观地纪录生活而转向对生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主观表达。王豫明的《早晚》是代表性作品,他拍的仍是农村民间活动,但已不再叙事。虚幻、模糊、不稳定的图像营造出一种阴沉诡异的氛围,人物失去了单一目的,也失去了表象的意义。作者更着重记录人类精神层面的表达和一种心理幻觉的感受,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经验。

    半个世纪的河南乡土摄影,不断的丰富和深化。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革,这里的影象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通过这十位摄影家并不完整的代表作,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阶段性、地域性的摄影演变过程。其实,河南的乡土摄影或许可以成为中国摄影发展史中值得研究的各案。地域文化对摄影的影响、观察与被观察的结果、人文关怀对责任的考问、现实与历史的关系、等等。总之,河南的乡土摄影不同与上海和广州的都市摄影,它让我们思考很多。如果我们深入感受这些长期执著与乡土的摄影家的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情感与精神已经与脚下的黄土地完全糅合在一起,很难从中抽身了。因为中原厚土的精神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命,这是真的! 作者:姜键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