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邀月、凤山烟雨、武林问渡、广济通衢……”这些富有诗意的词句是杭州市家喻户晓的“运河十景”。
在中国大运河的版图上,杭州市是京杭大运河的南方终点和浙东运河的起点。如今,大运河与杭州市已融为一体,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
拱宸桥:京杭大运河南方终点的标志
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与长城并称的两项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
说起京杭大运河,就不得不提位于杭州市大关桥之北的拱宸桥——这座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的古桥,是目前杭州市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京杭大运河南方终点的标志。
12日上午,当我们慕名找到拱宸桥时,得知这座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重修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的古桥长约98米,用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为石构三孔薄拱薄墩联拱桥,桥面中部宽5.9米,两端桥堍宽12.2米,桥身高约16米,中孔净跨15.8米。
“别看此桥现在看着不起眼,它可是见证了杭州运河千年的荣耀,被誉为‘古运河第一桥’。”家住拱宸桥附近的陈先生自豪地说,作为大运河南方终点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曾得到过多位君王的“宠幸”。
他说,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乃迎接之意。
事实正是如此。有关这座桥、这条河的记忆大都与帝王有关。
“康熙、乾隆曾先后11次下江南,都是由拱宸桥登陆的。”陈先生说,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着对帝王的迎接和敬意。当时的文武百官,也是站在这座桥上列队欢迎。
康熙、乾隆为何独爱江南?为何又钟情于拱宸桥?对于这个问题,是与江南的富饶和拱宸桥沿岸的繁华分不开的。陈先生说,在历史上,拱宸桥就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区域——作为京杭大运河北入杭州城的门户,曾有数以千计的舟楫从拱宸桥下穿过,并在这一带登陆休憩,转运货物,形成了有名的“夜市”和历史文化街区。
如今,拱宸桥周围被改造成为运河文化广场。广场上的六幅浮雕,默默地向世人讲述着运河的古老历史……
凤山水城门:杭州城唯一“健在”的古城门
作为我国古代一度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演绎了无尽的繁华、荣光和辉煌,后又在多重历史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无可奈何地走向断裂、静寂和没落。
凤山水城门就是这样一个遗产点——这个杭州城唯一“健在”的古城门,差一点就被历史所遗忘。
当日上午,我们沿着中山南路一直往南走,到了中山南路与中河路的交会处,就能看到凤山水城门横跨在中河上。
据了解,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张士诚重筑杭州城,设“十旱门、五水门”,凤山水城门即五水门之一。凤山水城门是杭州古代五水门中唯一尚存的一座,具有历史地标作用,是研究杭州城池变迁的坐标。
作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张士诚所建的杭州城比南宋时大约缩小了1/7,其主要原因在于张士诚的财力和军事能力有限,当然不能跟经济繁荣的南宋朝廷相比。
“杭州段运河河道线型、尺度及驳岸等因城市变迁和航运发展而改变,唯凤山水城门下近20米的河道保留元明时期原状,十分可贵。”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郎旭峰说。
富义仓:与南新仓齐名的“天下粮仓”
南新仓和富义仓并称为清代的“天下粮仓”,素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
在首批大运河申遗名单中,杭州富义仓名列其中。因此,富义仓也是我们此次杭州之行不可错过的重要一站。
当日,当我们费尽周折找到富义仓遗址时,发现这里早寻不见古代粮仓的印记,倒成了文化的创意园区——咖啡厅、相声大会、读诗会,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店招”处处蕴含着时尚与创意。
“富义仓初建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竣工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大运河申遗中国行志愿者、洛阳酒家有限责任公司真不同饭店副总经理李彦庭说,富义仓门厅坐南朝北,占地十亩,取名“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它虽说与我市的含嘉仓、兴洛仓等“巨无霸”无法相比,但是在清朝的江南,此仓亦不可小觑。
富义仓文化创意园区有关负责人给我们讲述了富义仓的建设过程:清光绪六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因杭城粮食告急,遂令杭州士绅购粮十万石分储于原有的两个粮仓。原仓库不敷储存,购地十亩,四年后建成仓廒,共耗白银一万一千两,仓房共四排,可储存谷物四五万石。
“富义仓里储存的粮食一直是稻谷而不是大米,因稻谷有壳,易于保存。”该负责人说。如今,富义仓大部分仓廒仍保存着原有格局,成为我们研究古代仓储制度的重要实物例证。
西兴码头:浙东运河的源头
古代杭州城,既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更是浙东运河的源头。
12日中午,我们来到与京杭大运河隔江(钱塘江)相望的浙东运河的源头——西兴过塘行码头,看到古色古香的过塘行码头里,早已没了等待外运的货物。
“过塘行是专门替过往商客承办货物的‘转运行’。”西兴镇有关负责人说,“转运行”一般都设于水陆码头、交通要道,门面不大,一两层房屋,两三开间门面而已,主要是起到票据交换、货物中转等作用。在清末民初,西兴共有过塘行“七十二爿半”,挑夫、船夫、轿夫、牛车夫等从业人员上千,是名震江南的货物集散中心。
同在西兴镇,还有一处古代“官方招待所”遗址——“西兴驿”。此驿西连杭州,东达绍兴诸地,为浙东入境首站。据说,当年西施就是在这里精心梳妆打扮,用倾国倾城之貌迷住了吴王。(记者 姜春晖/文 鲁博/图)(原标题:大运河杭州段:运河入城过“拱宸” 浙东源头始“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