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有媒体报道:近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上传出信息: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到2011年年底已迅猛发展到3589个,并且还在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一方面,平均3天多就增加一座博物馆,另一方面,已建成的大量博物馆生存堪忧:山西省晋城博物馆两年多处于闭馆状态,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很难招到专业人才……专家称,这种现象在全国不少地方存在。
□快评
社会越发达,集收藏、教育、科普、研究、休闲于一体的博物馆,作为文化圣地,就越能为国民提供博大精深、震撼人心的文化传承。应该让博物馆成为“文化的乐园”、“精神的福地”。
然而,在有些地方,“买得起马却备不起鞍”,建了博物馆却无钱开放,让博物馆成了摆设。这提醒我们,投资巨大的文化建设、博物馆建设,仅仅注重硬件建设、面子工程,是不够的。硬件,仅仅是个基础和开端,是必要的文化保障。要想让博物馆真正成为“精神休憩地”、“群众的福音”,还应该在博物文化的普及和提高方面多做文章。
其一,地方政府应该纠正“文化发展是配搭”的政绩思维,将文化发展提升到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关于“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将群众的文化饥渴放在心上,将群众对博物馆文化的强烈期盼放在心上,让文化发展、“文化反哺”成为基层政府的重要的常态行为,而不能像过去一样,当作软任务。
其二,基层政府必须对各级各类博物馆给予充分、足额的财政支持,让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工作人员有能力将博物馆开放得有声有色。
其三,各种展览应该有专人组织、讲解,提高游客的观赏趣味。不仅要静态展览,还应该动用声光电影等现代化方式,让观众“动”起来,在参与中提升参观质量,服务参观内涵。积极开发相应的博物馆文化、旅游产品,这种商业销售既可以作为博物馆的经济创收,又可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
其四,博物馆也应该有精细化的展览思维,人性化引导大众走进博物馆。比如台北故宫有一种宣介小册子,册子里,由一可爱的卡通人,用有趣的语言和图画,串连起故宫各展厅及有关须知。第五页如是说:“创作属于我的转心瓶。”(清乾隆霁蓝釉描金双凤纹交泰转心瓶,是台北故宫的一大珍宝。转心瓶图上特意留出空白)“请小朋友为转心瓶补画上内层图案!”第六页:“在儿童学艺中心我可以做什么?用心体验,动手操作,分享看法!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快乐学习!”第七页:“记得到服务台盖纪念戳章喔!我有话要说……把想说的话,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留出两个空白处,以便于小朋友盖戳和留下观感)在台北,一个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至成年,要去好多次故宫博物院。如此,博物馆就能“活”起来,走出闲置状态,走向开放,造福群众。(原标题:走出闲置走向开放 让博物馆“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