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2012年非遗保护 有进有退才有生机活力

2013/1/13 12:34:23 点击数: 【字体:

2012年非遗保护 有进有退才有生机活力

  2012年12月21日,济南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技能大赛开赛,125名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各显身手,图为一名手工艺人在核桃壳里制作面塑作品。郭绪雷摄

2012年非遗保护 有进有退才有生机活力

  2012年12月28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柘荣剪纸展览”在福建福州开幕,图为外国游客在参观展览。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2012年非遗保护 有进有退才有生机活力

  2012年2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在京开幕,图为吉林延边朝鲜族民间艺人在演奏长鼓。 (资料图)

  
    2012年11月25日,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期举行,申论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让许多考生感到十分意外,却让非遗领域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十分惊喜。其实,细细想来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国考”的申论题目历来紧贴党和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而非遗保护则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热点。

  
    2012年,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且呈活跃态势,各地相关的学术活动、非遗展演展示此起彼伏;在管理上开始引入“退出”机制,各地非遗中心的工作更加扎实细致,并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工作标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生产性保护实践工作逐步展开……

  
    科学布局、加强宣传, 让社会了解非遗的多重价值

  
    自国家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和传统节日、传统手工技艺的宣传展示活动,已让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2012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种规模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依旧如火如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1月7日,由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黄山开幕,自此实现了文化部将非遗特色品牌活动科学合理布局的目标——东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山东)、西有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有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一会一节一展,三大活动各有特色,呈鼎足之势带动了东中西部地区非遗的发展,这是文化部合理布局并和各地政府携手合作的结果。

  
    2012年,各地在非遗宣传展示上也大费苦心,希望能做出新意,以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比如,浙江省文化厅为了能让群众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非遗的美,启动了一系列宣传活动。1月,浙江省文化厅与浙江日报联手推出了“非主流——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选活动”,让百姓自己挑选出最感兴趣、最有美感的浙江非遗项目;9月,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等又发起了名为“人文浙江·传承非遗”的网络寻访活动,只要把高跷竹马、竹叶龙这些土生土长的浙江非遗项目拍下来、上传网络,就有可能拿大奖。

  
    这些声势浩大的宣传展示活动也让各地政府看到了非遗在维护社会和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潜在的价值,因此对非遗工作愈益重视,并纷纷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比如,这些年河北省财政拨付的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呈逐年递增之势,2012年从前些年的100万元增至300万元,2013年已飙升至1000万元。前不久,河北省非遗中心还应河北省政府的要求,提供了一幅河北省重点非遗资源的分布图,河北已将非遗纳入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保护区和基地建设方兴未艾,拉近非遗与百姓的距离

  
    为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和整体性保护,2012年,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传承基地和非遗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这些散布于大江南北的基地和非遗场馆,不但扮靓了城市和乡村,让非遗的传播与传承有了载体,也进一步拉近了非遗与百姓生活的距离。

  
    2012年5月,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挂牌,这是我国建立的第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一系列带有实验性的保护措施的推动,让许多非遗项目在这些区域逐渐恢复活力,但依然要警惕文化生态保护区异化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的危险。

  
    2012年,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传承基地的建设在各地也逐渐推向深入。比如,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命名了6个省级高校非遗研究基地、36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20个省级传统节日保护基地、12个浙江省中华老字号保护传承基地、62个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为了更好地将基地工作做好做实,2012年11月,浙江在海宁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来自全省62所学校的代表相聚在一起,交流了他们在校园传承发展非遗的经验。大家普遍认为,在学校里传授一些传统手工技艺、民间音乐等,也是教育界的一种责任。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被确定为非遗传承基地以来,教师和非遗传承人一起自编校本教材,并开启校企合作模式,与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联姻,聘请泥金彩漆老艺人教学,并输送优秀学员进公司工作,解决了职高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众所周知,缺乏大众关注和参与的非遗是无源之水,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生命力,大量非遗传承基地的设立则为公众了解与学习非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正是因为浙江拥有100多家传承基地,才让浙江从一个非遗资源大省,成长为一块满溢传统文化活力的热土。

  
    重在“保护”, 生产性保护工作成绩喜人

  
    生产性保护是指在不违背传统手工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保证其本真性、整体性、手工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的前提下,使一些项目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有效的保护。自文化部启动生产性保护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忽视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摒弃核心技艺而过度开发的现象。

  
    2012年2月,文化部与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共同主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大展总结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和做法,展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传达了正确引导生产性保护的声音。之前,文化部正式向41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入选的企业必须承诺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相统一、相协调。这也表明了文化部对于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态度,那就是其前提应为保护,而不是开发。

  
    2012年,各地文化厅局和非遗保护中心非常注重对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正确引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自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后,2012年山东省又评选命名了1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还适时出台了《山东省文化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鼓励传承人按照文化传承规律发展产品生产,并在手工技艺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传承基地和生产园区。如今,在山东省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柳编村”“草编村”“年画村”等特色村落在齐鲁大地不断涌现,其产品远销海内外。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3.5万多个,从业人员达105万余人,不但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自身活力,也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有“进”有“退”,才有生机活力

  
    2012年10月,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对天津市红桥区回族大刀队等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撤销的决定》,对天津市红桥区回族大刀队等9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对湖南省凤凰县龙玉年苗医药诊所等2个履责不力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提出批评与限期整改,撤销内蒙古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等6个履责不力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这标志着文化部在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动态化管理上有了实质性开端,接下来还将对121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退出机制进行积极探索。专家认为,有“进”有“退”,才能保护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纯洁性,才能有效改变当下有些地方“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才能使非遗项目最终焕发生机与活力。

  
    其实早在这之前,山西、江苏等地在非遗“退出”机制的实践上也做了一些探索。山西省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目前已发现非遗线索20余万条,地方戏曲剧种占全国剧种的1/6,搜集地方民歌2万余首,现存民间舞蹈200余种,传统酿酒、制醋、平遥推光漆器等技艺声名远播。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这些非遗资源,山西决定引入“退出”机制,请专家对一些重点非遗项目定期评估检查,以此提醒大家入选非遗名录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2012年7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提交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时,就明确提出对不认真履行义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保护机构实行“退出”机制。该《条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江苏则决定对代表性传承人建立“退出”机制。2012年10月,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听取关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时,与会专家强调,传承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明确其义务,拿到传承人称号并不意味着进了“保险箱”;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应做定期评估,若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摸索前行,任重道远

  
    2012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有很多困难、盲点。许多战斗在非遗保护工作一线的人凭借文化自觉和担当摸索前行,并将很多工作细化,以求扎实深入。比如,河北省在去年启动了河北重点非遗项目的价值研究,对这些项目的历史文化价值等一一进行解剖,寻找科学保护的措施和方法。山西省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默默躬行于田野,采集海量资源建设非遗数字博物馆,一般3个月才能完成一个项目的调查,十分艰辛,他们说:“我们来不及争论,也来不及探讨,只能拼命地与时间赛跑,多搜集一些资源,即使今天我们研究不了,可以留待后人完成,这是使命,也是对我们毅力的考验。”2012年12月,“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成为全球10项优秀实践名册项目之一,这是福建省文化部门、相关单位和传承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通过启动“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采用学校教育、师带徒、剧团培训等方式,提高了福建木偶戏的内在存续能力,改善了其生存环境。

  
    另外,为了鼓励传承人把手中的技艺传承好,多带传人、带好传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创性地在第7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向梅葆玖等60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以表彰他们在非遗传承中所做的贡献。在年终岁末之际,文化部又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498名,加上前三批已公布的1488人,共计1986人。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传承人呈年轻化趋势,“70后”就占到10余位,成为传承人队伍中较为年轻的成员。这也为我国2012年的非遗保护工作在年尾画上了漂亮的句点。(原标题:2012年非遗保护:动静相宜 进退有度)

   
    相关链接
 

  以歌传声送祝福

  元旦前夕,浙江省非遗网为全省非遗工作者送上一首《非遗工作者之歌》,我们借花献佛,将其敬赠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者:

  翻过多少山,

  越过多少岭,

  流过多少汗,

  走过多少村。

  寻找千年的记忆,

  寻找百年的传承。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

  保护非遗是我们的崇高义务,

  保护非遗是我们的法律责任。

  生活是一条奔腾的河,

  文化是水中道道的波纹,

  历史是一条流淌的河,

  文明是水中绚丽的倒影。

  要把文化的根脉留住在今天的日子里,

  要把文明的源头流传到明天的中国心。

  听过多少次,

  问过多少人,

  谈过多少话,

  写过多少本。

  记录华夏的回忆,

  记录祖先的传承。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

  保护非遗是我们的崇高义务,

  保护非遗是我们的法律责任。

  生活是一首响亮的歌,

  文化是歌中最动听的真情。

  历史是一首美丽的歌,

  文明是歌中最动听的声音。

  要把文化的根脉留住在今天的日子里,

  要把文明的源头流传到明天的中国心。

    记者 李 静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2013-01-04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